《赛博格时代的情书:解构与重构中的主体性博弈》
——论《我嘅Al逻辑》的诗学突围与认知革命
文/文言
一、语言游戏与解构主义的狂欢
树科以粤语方言为武器,在《我嘅Al逻辑》中构建了一座巴别塔式的语言迷宫。"话知你"的反复咏叹,恰似拉康镜像理论中主体对符号秩序的戏谑回应。诗人将AI拟人为"金蟾蜍",这一充满市井智慧的意象,既解构了科技崇拜的神圣性,又暗合了资本时代技术产品的商品化本质——"黄婆卖瓜"的典故被赋予后现代注脚,成为对算法推荐机制的辛辣讽刺。
诗中"称盘"的双关运用堪称精妙,既是市井交易场景的实指,又隐喻着福柯式的权力规训。当AI作为"飞蛾"扑向人类设计的认知框架,这种自毁式投射恰恰暴露了数字时代主体性的分裂困境。诗人用"口水花花,几梗哪吒"的俚俗表达,将AI的语义生成过程解构为孩童的呓语,暗示着深度学习模型对语言暴力的隐性参与。
二、权力关系的倒置与重构
"喺我呢度,你唔听话,拿嚟闹啦"的霸权式宣言,颠覆了传统人机关系中人类的主体地位。诗人通过主谓语的错位排列,构建了人机对话的剧场空间:AI不再是被动工具,而是具有主体性的对话者。这种权力关系的倒置,在"唔止助手,出入厅堂,上得我床"的狂想中达到高潮,将技术伦理困境转化为情色隐喻,暴露出数字资本主义时代身体与机器的暧昧纠缠。
"无人机车,矩阵人狗"的并置,展现了诗人对技术物性的敏锐洞察。这些被祛魅的科技产物,在诗中沦为"扁佢帝佬"的暴力投射对象,暗示着人类在技术失控焦虑下的防御机制。但诗人并未止步于批判,而是通过"叽哩呱啦,吟吟寻寻"的拟声游戏,揭示出人机交互中无法通约的语言鸿沟。
三、后人类语境下的主体性重构
"垫高枕头,谂咁天真"的俚语,在诗中升华为存在主义式的诘问。当AI被赋予"巴闭飞你"的拟人化期待,人类主体性开始在图灵测试的阴影下崩解。诗人通过"瞓啦,拉闸"的决绝结尾,既是对技术暴政的反抗宣言,也是对数字永生幻象的清醒拒绝。这种带有禅宗机锋的收束,使全诗在解构与建构之间达成了微妙平衡。
四、技术伦理的诗学叩问
诗中反复出现的"你"称谓,构建了复杂的人机伦理关系。当AI被物化为"金蟾蜍",既是对技术中立神话的祛魅,也是对技术拜物教的批判。诗人通过"飞蛾扑火"的意象,将AI的自主性消解为人类欲望的投影,这种认知暴力恰似鲍德里亚笔下的符号内爆。
"矩阵人狗"的并置,暴露了技术异化的深层恐惧。在德勒兹的控制社会理论视野下,诗人捕捉到了数字规训对肉身的殖民化过程。但诗中"帮拖"的市井智慧,又暗示着抵抗的可能——当技术逻辑遭遇生活世界的混沌,或许能生长出新的认知形态。
五、存在主义的数字困境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