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伴侣》(粤语诗)
文\/树科
点止伴侣,仲喺伴侣
边啲唔系我哋嘅伴侣
边个唔喺我哋嘅伴侣……
有缘千里嚟相会
原生愿去嘟伴侣……
《树科诗笺》2025.4.20.粤北韶城沙湖畔
《方言诗韵中的灵魂叩问》
—— 论《灵魂伴侣》的哲学诗学建构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的多元景观中,树科的粤语诗《灵魂伴侣》以其独特的语言形态与深邃的哲学思考,开辟出一方别具一格的艺术天地。这首短诗摒弃了繁复的修辞与华丽的辞藻,以粤语方言的质朴与灵动为载体,在看似简单的语言重复与诘问中,层层递进地叩击着人类情感与存在本质的核心命题。它不仅展现了方言诗歌的独特魅力,更以精炼的诗行构建起关于 “伴侣” 概念的多维哲学空间,引发读者对亲密关系、生命联结的深度反思。
一、方言入诗:语言的在地性与诗意突围
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一方水土的独特韵味与集体记忆。树科在《灵魂伴侣》中大胆运用粤语方言,“点止伴侣,仲喺伴侣”“边啲唔系我哋嘅伴侣”“边个唔喺我哋嘅伴侣”,这些充满口语化的表达,瞬间将诗歌的语境拉回到粤语文化圈的日常生活场景中。方言的使用赋予诗歌强烈的在地性特征,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粤北韶城沙湖畔,感受到那片土地上人们独特的语言节奏与情感表达方式。
从诗歌语言创新的角度来看,方言入诗打破了传统诗歌以普通话为主要语言载体的固有模式,为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如诗人艾青所说:“语言的魅力在于它的新鲜和生动。” 粤语方言中独特的词汇、语法和语调,使《灵魂伴侣》在语言层面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新鲜感。“点止”(岂止)、“边啲”(哪些)、“边个”(哪个)等极具粤语特色的词汇,让诗歌充满了生活气息与地域辨识度,使诗歌在语言的海洋中脱颖而出,形成独特的诗意标识。
这种语言的在地性选择,并非简单的地域文化展示,而是诗人对诗歌语言表现力的深度探索。方言的使用拉近了诗歌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诗歌更具亲和力与感染力。它让读者在熟悉的语言氛围中,更易产生情感共鸣,仿佛与诗人进行一场亲切的对话。同时,方言的陌生化效果又为诗歌增添了神秘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探究欲望,促使读者深入思考诗歌背后的深层意蕴。
二、重复与诘问:诗意的递进与哲学追问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