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5章 机会(2 / 2)

端起酒杯说道:“陈主任,今后咱们就长期合作吧,来,先干了这一杯!”

当晚两人越喝越醉,越吹越捧。

第二天清晨。

刘光天径直来到四合院,直奔林祯而来。

关于进货渠道的事,林祯一贯不过问。即便刘光天决定从陈主任那里进货,也完全不必特意告知。

然而,这次陈主任的报价比市场价低了整整十个点,这等好事让刘光天觉得有必要与林祯分享。

听完刘光天的来意后,林祯沉思片刻。

忽而嘴角微扬:“行啊,不过老供应商暂时别中断合作。你得亲自去陈主任的公司考察一番。他的货呢,最多先支付5%的定金就行。切记,你现在是建筑公司的总经理,可不是路边摊贩,可别只图便宜。”

林祯并非怀疑陈主任为了与自己合作甘愿降价十个百分点的真实性。

陈主任素来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

若真为了争取像林祯这样的大客户,别说降十个百分点,就算降二十个百分点,他都可能贴钱垫进去。

林祯不相信的是,陈主任有实力经营一家建筑材料公司。

开办这样的公司不仅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还需要广博的人脉网络。

而这两方面,陈主任似乎都欠缺。

如果说他在离职半年后创立一家小型公司还说得过去的话,那么仅仅离职几天便能创办一家货源充足、种类齐全且配送迅速的大公司,简直如同刚离职几个月就拿出超前皮卡设计图一样不可思议。

林祯面对这不合常理的情况,自然不敢大意。

遗憾的是,张麻子的手下全被他派往外地搜寻古董去了。

而他自己近来事务繁忙,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查探陈主任的底细,只能嘱咐刘光天多留意。

要是陈主任真的借助朋友之力成立了一家正规的建材公司,和他合作也不是坏事,毕竟价廉物美。

但若陈主任心怀其他不良企图,林祯必定让他损失惨重。

“光天,抽空去他公司转转,所有证件都得仔细检查。要是打算从他那里进货,合同之类的事情倒还好谈,不过货款方面必须盯紧,最多先付5%的定金,并且要在看到货物后才支付。”

刘光天回应道:“林哥,有您这招,我就胸有成竹了。希望能从陈主任那儿得到优质的建材,价格还合理。唉,最近那些供货商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总说缺货,而且还有提价的趋势。”

林祯笑着说道:“没办法啊,谁叫他们不缺买主呢?只要陈主任的货不出问题,我们就长期合作。实在不行,我们自己开个建材公司,搞自营直销。”

刘光天有些犹豫地说:“这个领域太复杂了,虽然我们资金充足,但在人脉上还是欠缺。”

林祯说道:“所以你这次去,好好考察陈主任公司的资质,了解他的进货途径,同时准备好备选方案。”

“明白啦,等我处理完手头的工作,明天下午就出发!”

陈主任的公司手续齐全,没有丝毫问题。

然而,他经营的内容却显得不太对劲。

李副厂长设了个两头空手套白狼的圈套。

早在南城新区一家新成立的建材专营公司就进入了他的视线。

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是个精于算计之人,早年曾在国营建材单位任职。

他察觉到全国范围内的建筑热潮即将到来,嗅到了建材行业的巨大机遇。

凭借人脉资源,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以民营企业身份从原单位直接采购货物,再转手卖给 ** 建筑商。

当前建材紧俏,大部分供应优先提供给国营建筑队伍。

剩下的余货才轮到 ** 建筑商选购。

而林祯之所以能避开限购政策,全因高层领导特别关照。

其他建筑商就没这般幸运了,像雷大头,手下虽有建筑队,却常因材料短缺被迫停工。

这家民营企业的老板早已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赚得盆满钵满。

李副厂长经由朋友引荐,结识了这位民营企业家。

他坦言也想从事那种依靠人脉、轻松获利的生意。

对此,民营老板不屑一顾。

不过,李副厂长自有其一套说辞。

“老板,您的生意固然安逸,可发展速度太慢。我这次来找您合作,正是给您一个迅速崛起的机会,一年之内便可跻身百万富翁行列!”

这个时期的投机者,无一不是敢于孤注一掷之人。

而这名民营老板更是一个贪心不足的人,正琢磨着如何扩展业务。

“李厂长,不妨详细讲讲。”

“我这么说是有原因的。那些来你这儿进货的大多是些小私人施工队,虽然数量多,但规模小得可怜。就算他们整天排着队来拉货,又能拿走多少呢?”

“我也希望可以直接给国营施工队供货,但人家都是直接找我的老单位洽谈合同,我哪有这个资格和领导们谈生意呢?你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渠道?”

李副厂长笑了起来:“这个嘛,没人能做到。我是建议你应该把目光放在大商人身上,而不是这些不起眼的小施工队。”

“可北京城的大商人能有几个呢?”

“我只认识一个,以前轧钢厂的技术员,林祯,他打算在东乡建个大型工厂,整个项目投资不少于百万。他还计划建更多工厂,这家伙是我的老部下,我对他的情况很了解。他的岳父娄半城在 ** 可是位亿万富翁。”

“嘿嘿,你不是和他闹僵了吗?听说你最近还被警察追着跑呢?”

李副厂长的老脸一下子红了,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我前阵子确实做得有点过分,成王败寇,谁让我在轧钢厂的事上失败了呢。要不然我现在也不至于在这儿跟你谈生意了。现在政策开放了,只要能推动经济发展,也算是在为国家作贡献了,那些不太光彩的手段,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这么说你是想重新开始?”

“不止是重新开始,我还想彻底摆脱过去,让自己清白起来呢,嘿嘿,所以我才来找你。”

“可我觉得没必要帮我啊。”

“我可以让你直接向林祯供货。他一个人的需求量就能顶得上十几个施工队的。而且他完全不缺钱,以后需求还会越来越多。和他合作就跟和国营施工队合作一样,你能赚得盆满钵满。”

“我去联系他不好吗?为何非得通过你不可,再说你俩之间还有些过节。”

“嘿嘿嘿,你只看到表面,没摸清底细啊!”

看出民营老板内心已开始动摇,李怀德便明白此事已有七成把握。

“第一,林祯有自己的供货渠道,他的条件跟国营建筑队相差无几,既不限购也不限量,唯一的问题就是比国营的略贵,你自己贸然去找他,说不定会得罪其他单位,而林祯这个人向来小心谨慎,如果不是熟人,他绝不会轻易与你见面。”

“第二,我和林祯没什么交集,但我早年的一位下属陈主任,从轧钢厂辞职后开了家经营建材的公司,这公司名义上是他开的,实际上由我掌控。陈主任与林祯关系尚可,而林祯建筑公司的总经理刘光天则是陈主任多年的老搭档,所以这件事归根结底还是他们两人之间的往来。”

“第三,你只需以稍微优惠的价格将货批发给我,我就能让陈主任直接把货送到刘光天的工地,这样一来,你就相当于对接了一个国营建筑队,而且规模庞大。我不过就是牵个线搭个桥,你能吃肉,我也能喝口汤。”

民营老板自然察觉到了李副厂长的皮包公司操作。

不过他自己当初又何尝不是如此?

如今靠关系在厂里做点小账就能发财、开公司的人数不胜数。

他认为没什么值得抗拒的,如果真能与实力雄厚的林祯达成合作,让李副厂长分一杯羹也未尝不可,毕竟做生意讲的就是人脉,有人脉就有财路。

尽管这位民营老板表面上答应了李副厂长的合作提议,但他转身就立刻叫来了公司的业务员。

小魏接到指令,立刻前往轧钢厂周边探查工程师林祯的住所,直奔其家门商讨建材供应事宜,务必确保李厂长不知情。

“放心,我这就去办。”

然而,小魏并未如约拜访林祯,而是径直去了李怀德所在的雅间。他顺手拿走了李怀德交给他的六千元现金,这笔钱足抵他两年薪资。

直至当日下午,小魏才回到公司,随即向民营老板诉苦:“老板,您真难想象,这林祯不仅本人架子大,连他手底下的人也是目中无人。一听说我是私企业务员,压根就不愿转达我的消息,我根本没见到林祯。后来我又去了建筑公司找经理刘光天,嘿!结果依旧不见面,人家只认熟人。”

民营老板听罢叹了口气,“唉,早就料到了,他背后有人撑腰,自然瞧不上咱们这样的小企业。罢了,让李厂长赚点中介费也无妨,毕竟我们也没吃亏。”

对于李副厂长而言,说服民营老板不过是举手之劳。

他唯一顾虑的是,民营老板会不会绕过自己直接联系林祯。由于那位老板整日忙得脚不沾地,又高傲自满,不愿低声下气攀附权贵,所以必然派遣专职业务员去找林祯。于是,李副厂长不惜重金收买这名业务员。

如此一来,他那空壳公司便有了运作的基础。

与此同时,陈主任已经成功搞定刘光天。

只待刘光天采购完成后汇款,却不曾收到货物。而那些货物已被他以低价转售至别处。

这般操作,两头获利,无需成本,卖出一份货品却能收回双倍收益。

届时带着这笔巨款,他便可逍遥远遁。

不得不说,他的计划相当周密,这种大规模骗局绝非寻常的小偷小摸可比。

林祯、刘光天及那位民营企业家对背后的真正谋划全然不知。

陈主任正沉浸在一夜暴富的幻想中,未来会遭遇怎样的结局,没人能预料。

李副厂长今日与民营企业家商谈时,仅带上了棒梗。

沈翠珍被他留在原地核算账目,余司机则接到了新的差事外出执行。

支付完业务员的酬劳后,他便携棒梗返回据点。

他们在一处旧式居民楼内租赁了两间房。

到达楼下时,李副厂长笑意盈盈地说:“棒梗,今日好事成双,这一百块你拿去饭馆挑几样菜,再买几瓶酒,咱们今晚好好庆祝一番,我先上楼了。”

“好的李厂长,我这就去,多余的钱我会带回。”

李副厂长摆手说:“不必,多余的部分你就自己收着吧。”

棒梗高兴地答谢:“多谢厂长,这几 ** 给了不少零钱,我都觉得过意不去。”

“无妨小事一件,去吧。”

棒梗离开后,李怀德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殆尽。

他踮起脚尖,快步上楼。

来到房门前并未急着推门,而是将耳朵贴近门缝。

屋内传来沈翠珍与余司机的谈笑声,还有让李怀德十分恼火的话语。

李副厂长眼中闪过寒光,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

随即转身悄无声息地退出门外。

下楼后,他再次换上和蔼可亲的表情,转身往饭馆方向去找棒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