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清公主大部分都去蒙古和亲了,她的女儿未来人生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当然,她如果不想女儿和亲,就要好好计划了,毕竟她知道未来那个公主会和亲,结局会怎么样,知道历史,所以护住自己的女儿没问题。
何况,她相信照康熙对她的感情,她要求女儿不去和亲,康熙还是会答应的,这点自信她还是有的,计划耍手段,那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
就这样,八皇女出生后,日子就像按了快进键一样,过的飞快。
转眼间就到了孝庄崩世的时间点。
上辈子原主的记忆里,孝庄是1688年,十二月份崩世的,也就是在十一月份她就病倒了。
孝庄病倒后,康熙一个皇帝都衣不解带的照顾着,何况她一个皇后了。
所以在这一个多月里,佟佳紫涵和康熙基本不离慈宁宫,两人一直悉心照料这个经历了三朝的大人物孝庄。
孝庄虽然不喜她这张脸,可也没为难过她,该有的体面都给了她。
同样,她也不讨厌孝庄,不但不讨厌,佟佳紫涵还很佩服这个一心为老百姓,为大清着想的好女人。
孝庄的一生可以说是波澜壮阔的,她经历了丈夫不喜,儿子不理解,甚至和儿子闹到儿子要出家的地步,最后白发人送黑发人,把儿子送走!其中的痛心可想而知。
所以,走到这一步真的不容易,如果是一般女人早就支撑不下去了,可孝庄却又把孙子康熙带大,一手亲自教导出了个好皇帝。
所以孝庄的名声在现代也是为数不多响当当的人物,而且还都是好名声,不像慈禧太后,被骂的臭不可闻。
因此佟佳紫涵虽然没想着给她喝点灵泉水救救她,可也真心实意伺候着她。
你要问,为什么不救救她老人家?
那是因为孝庄的大限将至,就算喝了灵泉水也救不了她的命,最多多活个四五个月罢了,她的那些丹药又对这些大人物不管用。
所以,给孝庄喝了灵泉水,那不是给她自己找苦吃吗?多拖拉四五个月,那她和康熙就要衣不解带多伺候她四五个月,为了多活四五个月没必要。
而康熙除了亲自侍疾外,还率诸王,贝勒,贝子及文武官员,步行到天坛致祭。
他亲自撰写祝文,伏地祈祷,愿减自己的寿命,以延长太皇太后的在世之日,可想而知康熙对孝庄有重视,孝心令文武百官都感动不已。
可就算这样,也没留住孝庄的性命,一个月后,孝庄留下遗言闭上眼走了。
留的什么遗言呢?
就近安厝,不愿远赴盛京,与丈夫皇太极合葬,避免劳民伤财,打扰先帝陵寝,希望留在北京陪伴子孙。
康熙悲痛万分!
同时皇祖母的遗愿也把他给难住了。
最后康熙的处理方式是既想遵守遗愿,又不愿违背帝后合葬的祖规,所以暂将孝庄灵柩安放在了遵化昌瑞山的暂安奉殿(临时安放之所),期间按时祭祀,保持礼制。
这和上辈子一样……
最后孝庄入葬安葬还是在雍正即位后(1725年)在暂安奉殿原址改建,昭西陵,正式将孝庄入葬地宫,完成了入土为安,既遵遗愿又合祖制。
而康熙在孝庄崩了后,哭的泣不成声,割辫服丧,亲自为皇祖母料理后事,在慈宁宫守灵。到了除夕,群臣请他回宫休息,他都没有答应,直到后来悲痛过度晕了过去,才算完。
孝庄的死,让康熙真的是小死一遭!
直到四个月后,才缓过神来,这才振作起来,又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
而在原主的记忆里,佟佳紫涵记得孝庄崩世一年后,就是原主离开人世的时间点……
不过这辈子她不会早早去世,只会寿终正寝……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