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炉中阵阵青烟从口子里倒卷出来,带着焦炭燃烧的呛人气息,李铁匠立刻上前,一手搭在高炉外壁,一手遮在眉前,眯着眼睛朝炉口里面看了看——炉膛深处,橘红色的火光正不断跳动,原本黑沉的焦炭已被烧得通红,连炉壁上的石墨石板都泛着温热的光泽。
他下意识地大声喊道:“这火……真旺啊!!!”
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的惊叹,连握着炉壁的手都微微发颤。
听见这话,在场铁匠们都是心头一颤,纷纷涌到高炉附近,有的学着李铁匠的样子朝炉内张望,有的伸手触摸炉壁感受温度,脸上的紧张渐渐被激动取代。
他们干了一辈子铁匠,最懂“炉火旺不旺”的意义——炉火旺盛,说明高炉的通风、燃料配比都没问题,至少这些新造的高炉是可以用的,能拿来炼铁。
先前所有的担忧、质疑,在这一刻都消散了大半,光是这一点,就足够让人心安了——毕竟他们赖以为生的手艺有了用武之地,一家子的饭碗总算是保住了。
“鼓风!”李铁匠没敢耽搁,立刻转身对负责鼓风的工匠下令,声音比之前更响亮,“把水力鼓风开到最大,别断了氧气!”
负责鼓风的工匠早就攥紧了操作杆,听到命令后,立刻扳动开关——连接着高炉的水力装置“哗啦啦”运转起来,巨大的风轮带着风箱,将源源不断的氧气压入炉膛。
随着氧气持续输送,高炉内的火势愈发凶猛,原本只是跳动的橘红色火焰,渐渐变成了刺眼的亮白色,甚至可以见到一大股火焰直挺挺地冲出了炉口,像一条腾空的火龙,在半空肆意张牙舞爪,将周围的空气都烤得发烫!
瞧见这一幕,所有匠人都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吃惊,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几个年轻匠人忍不住后退半步,嘴里喃喃道:“这火也太猛了……以前的土炉,烧一整天也出不来这势头!”
老匠人们则更懂其中门道,互相递了个眼神,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震撼——他们都很清楚,眼前这一幕,意味着炉内温度绝对够了,而且是远超旧炉的高温,别说把铁矿烧红,甚至有希望直接融化铁水!
要知道,旧土炉炼一炉铁,得反复添料、鼓风六个时辰,还未必能让铁料完全熔融,可这新高炉才烧了不到一个时辰,就有了这般威势,简直颠覆了他们对炼铁的认知。
站在人群后的周显,也收起了之前的审视,眼神里多了几分凝重——他虽不懂炼铁,但也能看出这火势的厉害,看来朱高炽这“折腾”,并非毫无章法。
朱雄英则走到朱高炽身边,低声道:“高炽,看这势头,出铁应该没问题了。”
朱高炽没说话,只是盯着炉口的火焰,眼中闪烁着笃定的光芒——他比谁都清楚,这只是开始,等会儿铁水流出来的那一刻,才是真正让所有人信服的时候。
李铁匠又上前查看了片刻,伸手摸了摸高炉出铁口的温度,转头对朱高炽躬身道:“殿下,炉温已够!再过半个时辰,就能准备出铁了!”
语气里没了先前的犹豫,多了几分对新工艺的信服。
周围的匠人也跟着附和,脸上的吃惊变成了期待,纷纷摩拳擦掌,等着见证这新高炉炼出第一炉铁的时刻——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遵化铁厂的历史,要改写了。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少说也有一两个时辰。
起初还围着高炉张望的人群,渐渐有些不耐烦——有的工匠靠在墙角打哈欠,有的官员低声议论“是不是炉温不够”,连周显都忍不住看了好几次日头,手里的账册翻来翻去,显然也在琢磨“这新炉子到底行不行”。
就在众人神色渐显焦躁时,一阵急促的惊呼突然从第一座高炉旁传来:
“我的老天爷啊!”
“这怎么可能?”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