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武侠修真>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540章 招标大会!北方商贾的狂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0章 招标大会!北方商贾的狂喜!(1 / 2)

芦台盐场。

朱高炽以芦台盐场名义发出的经销商招标邀约,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迅速在天津及周边州府的商贾圈子里炸开了锅。

文书才送出三日,天津卫、北平府、河间府等地的盐商盐贩便已陆续动身,车马队伍沿着官道络绎不绝地赶往芦台——“财神爷朱高炽”的名头,早已在商人间传开。

这位胖殿下,可是大明商界公认的“福星”。

早年间,他力主在天津卫开辟工业区,打通南北粮米、布匹贸易通道,还设立商栈、规范税制,短短几年就让原本荒凉的天津,变成了漕运枢纽,南来北往的商贾在此交易,光是粮食转运一年就能赚上百万关税;后来又推动上海建港,引入海外香料、瓷器贸易,鼓励商人开展远洋生意,不少小商贩靠着在上海倒卖洋货,短短几年就成了家资百万的大商人。

他一手缔造了天津与上海这两个经济中心,不仅让两地市井繁荣、赋税翻倍,更让无数商贾跟着沾光——做漕运的,靠着天津码头的便利,运输成本降低三成;做海外贸易的,借着上海港的渠道,把大明的丝绸卖到东海诸国,利润翻了五倍不止。

多少人因为他的政策,从身无分文的穷小子,变成了良田千顷的大富商,所以在商人们眼里,“胖殿下”这三个字,就等同于“赚钱的机会”。

如今他要在盐场搞招标,打破以往江南盐商的垄断,让更多人有机会涉足盐业这门暴利生意,傻子才会错过!

要知道,盐业的利润比粮米、布匹高出十倍不止,以往大家只能看着江南盐商赚钱,如今有胖殿下牵头,能公平参与竞标,就算砸锅卖铁,也得凑够本钱去试试,毕竟这样的机会,一辈子可能就只有一次。

“听说了吗?胖殿下要放开芦台盐场的经销权,不管是大盐商还是小贩子,只要够资格就能竞标!”

天津卫的盐贩刘老三,背着鼓鼓囊囊的钱袋,一路催着车夫赶路,嘴里还不停念叨,“咱这辈子就指着盐吃饭,可以前连盐场的门都进不去,这次说啥也得抢个经销名额!”

同行的北平商人张万财也连连点头,脸上满是激动:“可不是嘛!盐这买卖,谁不想插一手?一斤盐从盐场出来才五文,卖到百姓手里就敢涨到三十文,中间的利润能翻五倍!要是能拿到芦台盐场的经销权,用不了三年,咱也能在北平买个大宅院!”

这话道出了所有商人的心思——盐业历来是大明最暴利的行当,一斤盐从盐场产出,成本不过三四文钱,运到各地售卖时,价格能翻五六倍,遇上盐荒时节,甚至能涨到二三十文一斤,利润堪比贩卖金银。

可长久以来,这块肥肉都被牢牢攥在徽商和江南大商人手里,他们凭借庞大的资本、成熟的商路,把盐业生意做得密不透风,其他商人连边都摸不到。

江淮地区的盐场年产盐量占全国七成以上,两淮、两浙盐运司管辖的盐田,连片绵延数百里,年产量动辄数百万斤,是大明盐业的“命脉”。

那些江南盐商,早在开国之初就与南方士林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盐运司的官员多是南方科举出身的士人,盐商们通过资助科考、修建书院等方式,与这些官员结下深厚交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