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铉与认识的学子一一交谈。学子们看到名扬天下的卫都督随口叫出自己的名字,且对家里情况了如指掌,都是异常激动。再加上卫铉毫无架子的温言抚慰,更是让他们心神激荡,恨不得立刻完成学业,入军为大都督开疆拓土。
之后,卫铉以学院为单位,分别向学子们阐述了文、武、兵、法、农、医、工、算、纵横、测绘、艺术等科目的重要之处。最后对所有学子朗声道:“新时代的人才讲究全面发展,人才与人才之间是综合实力的较量。综合实力不仅包括君子六德、六行、六艺,还要知民生疾苦、懂军事战阵。望诸君与我卫铉共勉。”
“门下遵命。”众人轰然应命,声震四野。
卫铉望着一张张稚嫩、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忽然热血上涌,大步走到一面白色的告示墙下,冲一边的教学博士招手道:“笔墨!”
学院是学习的圣地,也是抚琴吟诗、舞文弄墨之所,教学博士、学子为了记下偶得佳句,一般都会携带一支“韬笔”
“韬笔”就是“铅笔”,“铅笔”源于中华。虽然出现的时间无法考证,但即使是最晚,那也是出自汉朝,其原理和后世铅笔没有区别,通常是用炭芯、墨条为笔芯,外面包上两片竹片或木片,以防“笔芯”折断。
卫铉此时对着白墙说“笔墨”,他要的自然不是“铅笔”,几名博士立即捧来一套文房四宝。
卫铉一手拿着毛笔、一手捧起满是墨汁的石砚,走向面前雪白墙壁……
官员、博士、学子兴趣大增。他们虽然没有看到卫铉写过诗词,卫铉也没有什么诗词传出,可是卫铉的、风靡天下的《三字经》和《弟子规》有大儒的水准,即便那些声名远扬的饱学大儒也写出不来,所以他们知道卫铉并不是不通文墨的武夫。
眼见卫铉要在墙壁之上题“诗”,齐齐走到身后站定。未免影响卫铉,大家都是屏息敛声
卫铉看了看白墙大小,又暗自估算一下,随即手起笔落,雪白墙壁上墨迹淋漓,遒劲秀逸的字迹宛然。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國,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國少年,与国无疆!’”(注)
文,豪气干云、酣畅淋漓。
义,充满智慧、哲学奥义。
字,银钩铁划、气势雄浑。
尤其是前一段,更是让列于前方的官员、博士叹为观止,惊为天人!
孔灵龟看着墙上纵横捭阖、气象千万的句子,一句一句的诵读出来,只感心神震荡,几乎来了一场精神洗礼!
一个激动,把颌下美须都扯断了一把,然而他浑然忘我,不断嚷道:“此文妙在有独到思想、大胆立意,气势宏大,感情饱满,却又能以极美语言畅快表达,好文、千古雄文。”
“琅琅上口,字字珠玑!读之如观沧海,只觉胸中激情如潮,奔腾而来;堪称是魏晋以来雄文之典范。”杜皎、范宏、温子昇、邢劭、陈元康等人亦是赞不绝口,不吝赞美之华章。
“……”
“……”
斛律光和段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觉得读起来很爽,可是憋了老半天,愣是想不出一个赞美的词汇。
蓦然之间,两人心有灵犀的相视一眼,却如同触电一般的扭开头去。然后对着文章摇头晃脑,一脸的高深莫测。
孔灵龟一边捋着胡须、一边面红耳赤的问道:“都督,此雄文何名?”
“《少年中國说》”卫铉头也不回的答了一句,然后将“少年中國说”写了上去。
孔灵龟激动的说道:“好,好一个少年中國说。此雄文一旦传出,天下学子便有了目标,再也不会浑浑噩噩。”
“承先生吉言。我也希望如此。”卫铉还回笔、砚,笑着说道:“孔先生若有志同道合、郁郁不得志好友,不妨书信一封。只要他们来了,我就有安排。”
“稍后就办、稍后就办。”孔灵龟连连点头,他是一个比较纯粹的人,读过这篇文章之后,觉得自己更加了解卫铉了。而卫铉教育天下、革除敝帚自珍的陋习的雄心,与先祖和自己推崇的“有教无类”的主张不谋而合。此后别说是呼朋唤友了,便是赌上身家性命也无妨。
上党行台的礼曹等于是礼部,其职责是掌管五礼之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张承作为礼曹之首,敏锐的发现这篇文章有巨大的教育效果,立刻建议道:“主公,《少年中國说》发人深省,有醒世之效;卑职认为此文可以纳入郡学、乡学。”
“你来安排吧。”卫铉看了看装模作样的斛律光、段韶,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转而叮嘱道:“张礼曹,县学、乡学的孩童未必了解其中含义,你们像对待《三字经》那样,给这篇文章附上释义、解读,以便学子、孩童理解。”
《三字经》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理念,其核心思想又包括儒家六德、六行。只是其中蕴含的道理对于孩童来说,实在过于深奥。卫铉为了方便孩童了解,让人把《三字经》涉及的典故写成了小故事,这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还能让孩童们在听故事的时候有所收获。
《少年中國说》要想普及出去,且能深入人心,也该如此。
“是。”张承应了一声。
“都散了吧,我去校园走走。”卫铉把孔灵龟等人、以及随行官员打发走了,然后率领一支小队入校巡视,然后来向宽敞敞亮的饭堂。
从门口看去,上党学院的饭堂和大学的食堂一模一样,区别的是学子需要自带碗筷。
一个肥胖青年跟在卫铉身边,此人就是当初的都伯庞陵了。他既不想从政,也不想从军,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做生意、管理商队。
卫铉人尽其才,令他入校掌管学子们的吃喝拉撒、安全稳定。而这种事,孔灵龟等人又是最不擅长的。他到了这里之后,一下子就把自己的才华迸发出来,将上党学院打理得井井有条。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