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澈不等他说话,便接着道:
“爸,炒股这方面你就放心吧,我不能说百分百赚钱,但每一支股票都是我和雅南精心挑选,慎重考虑过的。”
陈天宏闻言努努嘴,陈澈把秦雅南搬出来后,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再者木已成舟,陈天宏不准备说了,而是盯上了那笔回国的钱,说道:
“反正这些事我也不懂,你和雅南多注意就行了,都说炒股跟赌博一样,赢了最好输了也不要紧,千万不要冲动。”
口头教育提醒了陈澈一番,陈天宏行使完父亲的权利,接着假装随意道:
“对了,国内那笔钱你准备怎么用,我听说集团借了不少钱,能还完吗?”
————————————
如今陈天宏介入了华开集团,自然清楚知道最近集团在津门的动作。
针对广泰集团的计划,从陈澈去美国开始就正式开始了。
这几个月,华开集团用各种办法,贷款了将近500亿人民币,整个集团完全进入一个高度负荷运载的模式之中。
那些贷款,并没有按照过桥贷款和合同上写的那种,用在各个项目上。
而是注资到了华开集团旗下的一家皮包项目里,最后和城建银行合作,把这笔钱转移到了苏知玉手中进行整合。
区别于陈澈当初针对邦远集团,并购广泰集团的时间要比他预想中还长。
将近三个月了,苏知玉还没有完全整合完自己在集团里的股份。
不过不慌,陈澈这次在国外挣了钱,肯定会加速计划,尽快下一步让广泰集团在年底暴雷,然后一举吞下对方的资产。
话说回来,陈天宏虽然介入了集团,但并没有参与这次并购计划。
一方面是过于冒险,陈澈怕陈天宏畏首畏尾拖后腿,只让老爹熟悉集团。
另一方面则是鸡蛋不放一个篮子里,陈澈怕出意外,害老爹入狱。
并购计划,陈天宏知道的不多。
老爹只是知道集团在负载运行,已经来到了90%负债率的高风险状态。
别说是并购广泰集团了,稍有不慎集团自身就会崩盘破产。
不过这些在陈澈的预料之中,想要吞并一个比自己还大的集团,一点风险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这是很正常的事。
好在华开集团里陈澈是一言堂,只要资金链不出问题就没有风险。
如今,陈澈的公司在华开集团的股份不足50%,但他在股市里还有20%。
加在一起超过了70%。
上个月,陈澈停掉了港股IPO的计划,不准备再把集团赴港上市。
华开集团如今仍然在走钢丝,但之所以没有人举报,全因为股市的股份被陈澈把控着,股票里没有那么多散户投资。
可一旦赴港上市,陈澈为了增资就必须放手那些股份,全社会公开。
以前陈澈没钱,为了发展追求上市融资无可厚非,毕竟只有公司发展的好,手里的股份才值钱一直是他信守的准则。
可这次在美国席卷了千亿美金,未来陈澈又不缺钱,上市就没了必要。
一旦上市,他的股份放手是小,公开集团组织架构和财务才是他最在意的事。
这次回国,陈澈第一步要干的事,就是趁着并购广泰之前,集团进行私有化退市,完全把华开变成陈家的产业。
他现在有钱了。
有钱到不知道往哪里花的地步。
他的那些互联网公司,因为发展需求,所以引入一些战略合作上的股东进来,是非常有必要的,跟有钱没钱关系并不大。
华为之所以被针对,有一半原因就是因为它的私有化,美国资本进不去。
华为既中了老美狭隘的科技霸权,又恰逢华夏收缩自由资本市场,让美国在科技和金融方面的利益受损,不整他整谁。
也就是华为提前十几年布局,自身技术过硬,加上华夏的整体国力上去了。
否则就是下一个中兴。
陈澈的互联网公司暂时涉及不到被老美照顾的资格,可国内也有资本虎视眈眈,有自己的利益网和自己的圈子。
互联网公司,很难形成科技公司那么强的科技壁垒,孤军奋战的后果很严重,所以想要发展好,只能正常开放资本。
就算是有钱,也要进行融资。
而且大部分互联网,起码对于股东们来说赚钱的门路,都是IPO上市。
因为互联网公司仅靠业务赚钱的,不能说没有,而是又慢又少。
不是所有公司都是腾讯。
再者,腾讯也是创立了好多年才开始真正盈利的,没有金融市场腾讯早没了。
可华开集团,它是一个纯粹的地域性实业集团,完全不需要盟友,有陈澈的资本保驾护航即可,不需要开放公开。
假使华开集团以后,有幸成为一家跨国大集团,那再根据未来的情况再定。
反正现在,以陈澈和集团的情况来看,私有化退市更符合利益。
就拿这次把贷款借给苏知玉来说,对于一家上市公司,依旧是违法的操作。
也就是陈澈握着股市的股票,加上国家没有针对才看起来风平浪静。
陈澈以前没钱,只能捏着鼻子冒风险,如今压根没这个必要。
话说回来,如今集团负债累累,不过并购计划进行的还算是比较顺利。
这次陈澈把钱注入国内一部分,也是备着资金以防不测,为计划保驾护航,否则那些闲钱投进股市里赚的更多。
至于陈澈其他产业,原则上并不缺钱,就算缺钱他也有融资渠道。
如果非要说三个目前需要他继续投入资金的公司,那应该就是【华开集团】、【小象科技】和【汇新娱乐传媒】这三家。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