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我来现代当明星> 第59章 苏明远婉儿访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章 苏明远婉儿访古(2 / 2)

汽车在盘山路上颠簸了整整一天,才到达那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村落。寨主热情地接待了这两位“从北京来的文化学者”。

夜幕降临,寨中空地点起篝火,村民围着火堆唱起古歌。酒过三巡,一位百岁老人颤巍巍地站起来,用苍老而有力的嗓音唱起一首歌谣。

苏明远手中的竹杯突然落地。

“怎么了?”林婉儿关切地问。

“《劝农歌》...”苏明远的声音几乎听不见,“这是庆朝官府为鼓励农耕所作的《劝农歌》,我曾在宫中听乐工演唱...”

他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字正腔圆的古音与老人的歌声交织在一起。

老人停下来,浑浊的眼睛突然睁大:“你...你怎么会唱天上的歌?”

“天上的歌?”林婉儿好奇地问。

寨主解释道:“我们世代传说,这歌是从天上来的,不是凡人所作。”他命人取来一个木匣,从中捧出一件青铜酒器,“和这个一样,都是祖先传下来的宝贝。”

苏明远接过酒器,手指抚过上面的纹路——正是云雷纹,与祭天台上的如出一辙。

“文明密码...”他喃喃道,“原来它一直在这里,等待着被重新发现。”

那晚,苏明远与老人们聊到深夜,将歌词一句句翻译解释。林婉儿看着他在火光中的侧脸,忽然明白了他坚持要来做田野调查的意义。

最后一站是敦煌。

莫高窟前,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正在临摹壁画。 aong the,一个染着蓝色头发的年轻人格外显眼。他不用传统的矿物颜料,而是用荧光颜料在画布上创作,飞天的衣带变成了炫目的光带,背景不是祥云而是星空。

“这是在破坏传统!”一位老学者气得胡子发抖。

年轻人却不慌不忙:“老师傅,您看这飞天的表情,是不是和宇航员很像?都是对未知的探索,对自由的向往。”

苏明远走上前去,仔细端详那幅画。传统与创新在画布上奇异地融合,不但不突兀,反而生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美感。

“古人画飞天,我们画太空漫游,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年轻人继续说道,“人类永远向往着更高更远的地方。”

苏明远若有所思:“正如李白诗云:‘欲上青天揽明月’。”

年轻人眼睛一亮:“对对!就是这种心情!您懂我!”

夕阳西下,游客渐渐散去。苏明远和林婉儿坐在鸣沙山上,看着月光下的莫高窟。

“这一天,我想明白了很多事。”苏明远抓起一把沙,任由细沙从指缝流走。

“比如?”林婉儿靠在他肩上。

“我曾经以为,文明是宏伟的宫殿,是精美的器物,是典籍中的文字。”他缓缓道,“但现在我发现,文明是匠人手中的凿子,是母亲教给孩子的歌谣,是节日中的仪式,是年轻人笔下的创新。”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有些哽咽:“它从未离开,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存在。就像那条暗河,在地下静静流淌,在某个意想不到的地方重新涌出地表。”

林婉儿握住他的手:“所以你不再觉得自己是无根的浮萍了?”

苏明远转头看她,眼中映着星空:“我发现我的根从未断绝。从皇帝的殿堂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从过去的庆朝到现在的中国,文明一直在延续,只是我以前没有发现。”

远处,那个蓝头发的年轻人仍在作画,荧光颜料在夜色中发出淡淡的光芒,如同连接古今的星河。

苏明远忽然想起那日火箭发射的场景,云雷纹载着人类的梦想飞向火星。而在这里,在敦煌,古老的飞天正在变成太空漫游的宇航员。

文明从未停止前行,也从未忘记来路。

他握紧妻子的手,轻声道:“回家吧。我想开始写那本关于庆朝民俗与现代传承的书了。”

月光洒在沙漠上,如同铺开一条银色的路,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地球与星空。

在那条路上,文明永远年轻,永远在路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