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正好,阮家上上下下都忙的很,这人上午就陆陆续续来了,按着官位由小到大,夫妻俩尽心的招待。
贺知州杨夫人到的时候,彼此是第二次见,王慧珍特意给人送到正厅交给王氏,王氏在帮着招待华氏等人,作为邻居来的都早,最后到的就是赵夫人,孔知府没跟着。
“大人一早上收到信说是有事要忙,就让我带了礼过来,阮大人和慧珍不要介意。”
赵夫人一脸和气,阮青瑜忙道:“不敢不敢。”
王慧珍搀着人往里走:“夫人这话说的就见外了,公事重要,您能来就是赏光蓬荜生辉了。”
知府夫人的位份是最高的,就是王氏这个主家老夫人也要跟着行礼。
“好了,今天是阮大人家的喜事,可不能多礼,这是阮夫人的母亲吧。”
王氏嘴里应着:“是。”
“我一见你就有缘,今天你是主家,我是客,客随主便,就不要客气了。”
把人让到上座,王慧珍也陪着说话,中途还把阮一元叫出来,见见各家长辈小辈,当然各家这见面礼少不了。
这赵夫人确实热情,一顿饭的功夫快把阮家的底都问出来了,王氏不知不觉说多了话,王慧珍做小辈的也不好拦着人,不过想着家里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就随她去了。
她也跟杨氏多聊了几句。
“家里这小子就是调皮,我看夫人家的孩子养的就是好,夫人可别吝啬,给我指点几句。”
杨氏被捧的心情好,自然是愿意多说几句:“这小子从小长在我跟我家大人膝下,是大人手把手教出来的,三岁就拿笔练字,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没有一日休息的时候,也是辛苦呢。”
“那大公子可真是有毅力,怪不得看上去沉稳有度,我家那个皮猴,今年四岁多了,拿着笔也就会画圈,原先我家大人在蔚县忙不过来,也没有时间管教,这下闲下来才有时间管着。”
杨氏听了这话心里一动:“可不是,从前忙起来的时候顾不上,府里有孔大人管着,风调雨顺百姓安康,以前从未想过还有这么清闲的时候。”
可算是聊到一起了,两人真情实切不少,那边赵氏突然看过来:“杨夫人和慧珍聊什么?这么开心。”
王慧珍作为主家先回答:“回夫人,我和杨夫人说到家中孩子,我见贺家长子教养的实在是好,就问问杨夫人有什么秘诀,您刚才也看见了,我家里是有个调皮的。”
阮一元一看就是活泼好动的,赵氏宽慰:“原来是说孩子,我看元哥是个好孩子,你这当娘的也不用过于严苛。”
“夫人说的是,只是我头一次当娘,难免有些患得患失,看见好孩子就忍不住请教教孩子的法子。”
这话题打开了,场面上就开始讨论教养孩子的事,除了王慧珍剩下的都是熟面孔,也没有陌生。
阮青瑜这边男客,孔知府没来也有好处,他跟贺知州还有下边的推官各司的官员聊的也是热闹。
话语里有时也含着几分意思,都是笑笑闹闹过去。
贺知州走的时候拍拍人肩膀:“阮大人有趣,往日来往的少,真是不知,以后咱们两家还要多来往。”
“我与大人一见如故,自是求之不得。”
跟着告辞的官员都看见了,阮青瑜和贺知州很是聊的来。
赵夫人是最先走的,她走了剩下的也陆陆续续告辞,一场宴请就结束了。
“黄芩,你带着人看着收拾完,我去看看二爷。”
前边也散了,阮青瑜看着喝的不少酒,端了一碗汤去找人。
阮青瑜在书房迷迷糊糊的,王慧珍把人叫醒:“二爷,喝碗醒酒汤再睡,要不明天该头疼了。”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