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河县县衙内,苏槿正与霍琮、周季洺商议军务,忽有亲卫来报,称门外有一文士,自称颍川荀澈,特来投效。
“荀澈?!”周季洺闻言竟失声惊呼,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可是那位着有《安民十策》、《平戎论》,名满天下,却拒了萧丞相三次征召的荀攸之荀文若?”
霍琮虽不谙文事,但见周季洺如此失态,也知来者绝非寻常人物。
苏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立刻道:“快请!”
不多时,一名男子缓步而入。
只见他身着半旧青衫,却浆洗得十分干净,身形清瘦,面容温润如玉,眉目疏朗,仿佛带着山水间的清灵之气。
即便一路风尘仆仆,略显疲惫,也难掩其周身那股宁静而渊博的气度。他步伐从容,对着堂上主位的苏槿,便是深深一揖:
“在下颍川荀攸之,久闻主公仁德之名,特来相投,愿效犬马之劳。”他的声音清越温和,如春风拂过琴弦。
他本为躲避萧丞相愈演愈烈的逼迫甚至暗杀,欲前往离郡投奔素有贤名的靖王。
途径金河县地界时,却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田亩井然,百姓虽忙碌却面色红润,眼中带着光。
更令他惊异的是,女子与男子一同在作坊劳作,在田间协助,甚至见到女子担任小吏登记造册,神色坦然自信,与外界截然不同。
一种蓬勃的生机与希望,弥漫在这片土地上。
他的随从曾低声劝阻:“先生,此地主公乃是一女子,势力仅有两县,强敌环伺,恐非久留之地啊。”
荀攸之却望着那些脸上带笑的百姓,轻声道:“女子掌权又何妨?能予民安乐,能开此新象,这才是我荀攸之真正该效忠之人。”
于是,他毅然改变了行程。
苏槿早已知晓此人大才,此刻见真人如此风姿,又主动来投,心中激动难以言表。
她竟直接从那简陋的主位上站起身,快步走下台阶,在荀攸之尚未反应过来时,一把握住了他作揖的手,亲自将他扶起,语气是前所未有的热切与亲近:
“能得先生不弃,千里来投,实乃苏槿之幸,金河金南百姓之福!先生快快请起!”
她声音清脆,带着少女特有的活力,却又蕴含着真诚的感激和巨大的喜悦。
荀攸之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弄得微微一怔,手掌被一双柔软却有力的手紧紧握住,他抬眼看向近在咫尺的苏槿,这才真正看清这位“主公”的容貌
——竟是如此年轻娇美的一位少女!
他眼中不由闪过一丝讶异,脱口道:“主公竟……如此年少有为。”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的赞叹。
然而,这“君臣相得”的感人一幕,落在后方霍琮眼中,却无比刺眼。
他刚刚因有名士来投而升起的高兴,在看到苏槿竟亲自下阶、紧紧握住那陌生男人的手、还语气那般亲昵地呼唤对方的表字时,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和怒火猛地窜上心头,让他脸色瞬间黑沉如墨。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