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港市的老城区,像一张被岁月揉皱了的旧报纸,每一条巷弄都写满了故事。
苏明玥拖着一个行李箱,拐进一条连导航都懒得标记的窄巷,停在一栋不起眼的灰色小楼前。
钥匙插入锁孔,转动时发出的“咔哒”声,像是为她的旧生活画上了一个生硬的句号。
房间里空空荡荡,只有一张床板和一张摇摇欲坠的桌子,空气中弥漫着尘埃与潮湿混合的气味。
但苏明玥的脸上没有丝毫嫌弃。
她放下行李,从箱子里取出一个巴掌大的黑色方盒,熟练地接上电源。
无形的电波屏障瞬间笼罩了整个房间,将这里变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信息孤岛。
紧接着,她打开一台经过深度改装的笔记本电脑,指尖在键盘上飞舞,一串串复杂的代码如瀑布般流淌。
前后不到十分钟,一个通过多重代理服务器跳转、无法被追踪的加密邮箱便设置完成。
她为自己选择了一个新的代号:E.M.(电磁)。
登录海外一家以匿名和高效着称的数据分析平台,她上传了早已准备好的基础数据包。
随着鼠标的点击,陆沉舟旗下三家看似毫无关联的空壳公司之间,那错综复杂的资金流向图,在她眼前如蛛网般展开。
数据是冰冷的,但苏明玥的目光却灼热如火。
她凭借着超乎常人的敏锐,在这张巨大的网络中精准地捕捉到了七个微小却致命的资金循环节点。
这些节点,就像蜂巢中隐藏的畸形巢室,是整个体系最脆弱、最见不得光的秘密。
她将这份刚刚建好的可视化数据档案,郑重地命名为:“蜂巢计划”。
与此同时,陆氏集团顶层会议室,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陆沉舟修长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光洁的桌面,每一声都像一记重锤,砸在核心团队每个人的心上。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刺骨的寒意:“是谁动了我的项目?”
无人应答。
技术主管李昂满头冷汗,硬着头皮上前一步,将一份报告投射到屏幕上:“陆总,我们连夜分析了那份匿名举报材料。对方的手法……堪称恐怖。材料里引用的数据模型,精准到了我们上个月才完成的第三次迭代版本。这说明,对方要么是我们内部的核心人员,要么……是拥有超强算力的外部黑客,通过我们留下的微弱痕迹,硬生生推演出了整个模型。”
“推演?”陆沉舟发出一声冷笑,那笑声里带着几分不屑,更多的却是被挑衅的兴奋,“能把数据玩到这个地步的,云港市找不出第二个。无论是谁,他既然敢出招,就一定想看到我的反应。”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这座金融帝国。
“那就放出饵料。”他的声音恢复了惯有的平静,却让在场的所有人背脊发凉,“下一轮‘星港城’项目的资产重组方案,我会故意留下一处逻辑上极难被察觉的财务漏洞。把这份方案‘不经意’地泄露出去,我要看看,是哪条鱼,能这么精准地咬住我的钩。”
会议结束,众人如蒙大赦,鱼贯而出。
陆沉舟独自留在会议室,目光落在墙上那幅苍劲有力的书法上——“纯净金融”。
他眼神阴沉,低声自语:“我不怕对手强,只怕有人……想打破我制定的规则。”
夜色渐深,谭疏影在一家隐蔽的茶馆里,见到了一位在监管部门工作的老同学。
对方冒着极大的风险,将一份举报信的副本残页递给了她。
昏暗的灯光下,谭疏影的视线被其中一段精妙绝伦的推导逻辑牢牢吸引。
那层层递进、剥茧抽丝的分析方式,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陆氏集团光鲜的外皮。
这个手法……太熟悉了!
谭疏影的心脏猛地一缩,她几乎是立刻就想起了多年前,苏明玥在剑桥时撰写的一篇未公开发表的金融风险模型论文。
那篇论文因为观点过于超前而被导师斥为“异想天开”,但其中展现出的思维火花,与眼前这份举报材料的内核,几乎如出一辙。
是她?真的是她回来了?
当晚,谭疏影的公寓灯火通明。
她推翻了所有的采访稿,指尖在键盘上敲出了全新的标题——《沉默者的武器》。
文章里,她没有提及任何人的名字,却用极具感染力的笔触写道:“有一种战斗力,它不咆哮于聚光灯下,不显赫于名利场中。它潜藏于海量数据的褶皱里,于无声处听惊雷。当规则的制定者成为规则的破坏者时,总会有沉默的守望者,用逻辑与数据,铸成最锋利的武器。”
文章一经发布,立刻在金融圈和舆论场掀起新一轮的滔天巨浪。
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若有若无地聚焦到了那个已经从公众视野中消失的女人——苏明玥。
“啪!”清脆的碎裂声在陆沉舟的书房里响起。
他将平板电脑扔在一边,地上是刚刚被他失手砸碎的骨瓷茶杯。
屏幕上,正是谭疏影那篇《沉默者的武器》。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