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2章 最后一站(2 / 2)

参观了一圈工作室,三位外宾都显得很兴奋。

“这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詹姆斯·安德森总结道,“中国年轻人的创造力和文化自信,超出了我的想象。”

“是的。”玛丽亚也很感慨,“这种自下而上的文化传播方式,比官方宣传更有说服力。”

陈美华教授点点头:“这些年轻人代表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听到外宾们的评价,林晓东很高兴:“其实我们能做这些,也要感谢市里的支持。周叔叔他们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创业环境。”

“政府具体提供了什么支持?”詹姆斯·安德森问道。

“首先是资金支持。”林晓东说道,“市里有专门的文创产业扶持基金,我们申请到了50万元的启动资金。”

“其次是政策支持。”周阳补充道,“我们简化了文创企业的注册流程,降低了税收负担,还提供了免费的办公场地。”

“最重要的是观念支持。”林晓东看着周阳,“以前,很多人觉得搞文创就是不务正业。但是周叔叔他们不这么看,他们认为文化产业也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点。”

李萍听着这些话,心情复杂。她想起自已以前对这些年轻人的看法,总觉得他们不务正业,整天搞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现在才发现,人家做的事情比她这个“专业干部”还要专业。

“周市长。”詹姆斯·安德森突然说道,“我想问一个比较直接的问题。您今天带我们看的这些,和一般的城市宣传完全不同。您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周阳想了想:“我想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的临海市。不是数据里的临海市,不是报告里的临海市,而是有血有肉、有历史有未来的临海市。”

“但是,这样的宣传方式,可能不会立刻产生经济效益。”陈美华教授提出疑问。

“经济效益?”周阳笑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难道不是经济效益吗?”

他指着林晓东他们:“这些年轻人的文创企业,去年的产值超过了2000万元。而且,他们的产品远销海外,为临海市赚取了大量外汇。”

“更重要的是,他们提升了临海市的文化影响力。”周阳继续说道,“现在,全世界有几十万年轻人通过他们的产品了解临海市。这种软实力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玛丽亚深有感触:“确实,我今天对临海市的了解,比看任何官方资料都要深刻。”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周阳说道,“它能够跨越语言障碍,跨越文化差异,直接触动人心。”

天色渐暗,一天的参观接近尾声。

“今天的行程让我收获很大。”詹姆斯·安德森真诚地说,“我需要重新审视对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看法。”

“我也是。”玛丽亚点点头,“我之前的报道确实有失偏颇。我会写一篇深度报道,重新介绍临海市。”

陈美华教授更是激动:“我想申请一个研究项目,专门研究临海市的文化发展模式。这对其他城市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听到三位外宾的表态,李萍心里五味杂陈。她做了这么多年的对外宣传工作,效果还不如周阳这一天的安排。

“李萍同志。”周阳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你有什么感想?”

李萍犹豫了一下:“周市长,我觉得我以前的工作方法确实有问题。我太注重数据和成就展示,忽略了文化内涵。”

“认识到问题是好事。”周阳说道,“关键是要改变。”

“我想学习。”李萍真诚地说,“能不能让我参与到这种新的对外交流模式中?”

周阳点点头:“当然可以。不过,你得从头开始学。”

“我愿意学!”李萍的语气很坚定。

就在这时,系统的提示音在周阳脑海中响起:

【叮!恭喜宿主!成功扭转国际媒体对临海市的【负面印象】,展现了城市的真正【文化魅力】!】

【《亚洲文化观察》主编詹姆斯·安德森的【震撼】与【认同】情绪值爆表!】

【斯坦福大学陈美华教授的【惊喜】与【赞赏】情绪值达到峰值!】

【《环球城市评论》记者玛丽亚的【感动】与【敬佩】情绪持续上升!】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萍的【羞愧】与【决心】情绪发生根本转变!】

【获得系统积分:+1000000!】

【恭喜宿主!获得超级奖励:【国际文化传播大师】称号!】

【说明:该称号可让宿主的文化传播能力得到质的提升,任何文化活动都能产生巨大的国际影响力!】

周阳满意地点点头。这一天的安排,不仅改变了外国媒体对临海市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让李萍这样的干部开始反思自已的工作方式。

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用来感化的。而真正的对外交流,不是展示给别人看的表演,而是让别人真正了解你的窗口。

三天后的上午,市委宣传部会议室里气氛热烈。

墙上挂着的大屏幕上,正在播放着各大国际媒体的最新报道。《亚洲文化观察》的头版文章标题赫然写着:“临海市:中国城市文化传承的典型样本”。

宣传部长王建国激动得脸都红了:“太好了!这是我们临海市第一次在国际主流媒体上获得如此正面的评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