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点头:“这个思路对。职业教育关键是要和产业结合,教出来的学生能直接上手干活,这样才能真正帮到地方发展。”
考察途中,王明对虞元国的进步连连表示肯定:“短短几年能有这样的发展,不容易。从之前依赖援助,到现在能自主推进项目,他们在您的指导下的确做得很好。”
“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朱昭熙说,“牧民们愿意配合,干部们踏实干事,当然,更离不开虞国在技术、人才上的支持。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不会这么快走上正轨。”
“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本来就该互相支持。” 王明话锋一转,“但也要看到,外部那些资本主义国家不会甘心我们发展壮大。他们之前搞经济制裁没成功,接下来说不定还会有其他手段,你们得提前做好准备。”
“我们已经在做了。” 朱昭熙说,“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也在巩固国防。边境巡逻队增加了人数,还引进了一些新的通讯设备,能更快应对突发情况。另外,我们也在培养自己的军事人才,选了一批年轻人去虞国的军事院校学习。”
代表团在虞元国停留了整整一周。这期间,他们不仅考察项目,还和政府官员、企业家、普通民众都做了深入交流。
在部落里,他们和牧民一起喝奶茶,听牧民讲这几年生活的变化;在工厂里,他们和工人一起吃工作餐,了解工人的收入和工作条件;在学校里,他们和学生聊天,听学生们对未来的规划。
离开那天,朱昭熙去火车站送行。王明握着她的手说:“这次来虞元国,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也感受到了大家干事的劲头。谢谢你为两国友谊做的一切。李怡同志特意让我转告你,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虞国永远是您的后盾。”
“替我谢谢她。” 朱昭熙说,“我会继续在这里做好工作,帮虞元国稳定发展。她现在主政虞国,有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她的路,需要她自己走,我们这些老同志能做的,就是不添乱、多支持。”
火车离开之后,朱昭熙立刻返回办公室,召集朱见明、刘志远等核心团队成员开会。
会议一开始,朱见明就拿出了一份项目清单:“虞国这次承诺的援助项目,我已经整理好了。我觉得我们要制定一个清晰的计划,把援助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比如钢铁厂的技术改造,还有农产品加工厂的追溯系统,这两个项目关系到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应该优先推进。”
刘志远接着说:“除了项目推进,思想工作也得加强。现在还有一些牧民对社会主义不太了解,觉得只是换了个说法,日子没什么本质变化。
我们得多组织宣讲,用身边的例子告诉大家,社会主义到底好在哪里 —— 比如孩子能免费上学,生病能去医院报销,这些都是以前没有的。只有让人民真正理解了,才会真心支持我们。”
“你们说的都对。” 朱昭熙点头,“经济发展是基础,思想坚定是保障。我们不仅要让牧民们过上好日子,还要让他们明白,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是能让南熙洲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唯一道路。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南熙洲的赤化,让更多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