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找样衣师傅,这就是专业的一部分。
她必须自己解决。
赵小丽睁开眼,发动了汽车,桑塔纳平稳地汇入车流。
她一边开车,一边在大脑里搜索着关于羊城的所有记忆。
服装厂的流水线工人不行,他们习惯了速度,却失去了精度。
高级百货公司的驻店裁缝?那些人大多只改衣服,不做全新的样衣,而且规矩多,很难请动。
必须是民间的,隐藏在市井里的高手。
车子无意识地在街上转着,忽然,一段模糊的画面从她脑海深处跳了出来。
她之前去过一个很老旧的布料市场。在市场深处,一个拐角的地方,她好像看到过一家很小的裁缝铺。
铺子没有名字,只有一个破旧的木头招牌,挂在门楣上。
店里光线昏暗,坐着一个低头踩缝纫机的老师傅。
她当时只是匆匆一瞥,但印象很深。
因为那家店的橱窗里,挂着一件黑色的中式褂子。
在周围一片花花绿绿的的确良和棉布里,那件褂子显得格格不入。
它版型挺括,盘扣精致,有一种说不出的气场。
就是那里!
赵小丽猛地一打方向盘,车子拐进了一条岔路。
她记得那个布料市场,叫“人民布市”,在荔湾区。
一个小时后,黑色的桑塔纳停在了人民布市附近的一条小路上。
这里和文德路的安静雅致完全不同。
到处都是推着小车运货的人,空气里弥漫着布料、灰尘和汗水的混合气味。
赵小丽把车停好,锁上车门,一头扎进了喧闹的市场。
上辈子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她只能凭着大概的印象往前走。
一排排的布料档口,老板们大声地招揽着生意。
“靓女,睇下啦!最新款的港岛布料!”
“纯棉的,做衬衫最舒服了!”
赵小丽目不斜视,径直往市场深处走。
越往里走,光线越暗,人也越少。
这里的档口,卖的都是些更传统的布料,蓝印花布、香云纱、土布……买的人也大多是些上了年纪的阿婆。
她放慢了脚步,仔细地在每一个拐角处寻找。
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家没有招牌的店,一个低着头的老人。
她拐过一个堆满布匹的转角,脚步忽然停住了。
就是这里。
前方不远处,一个狭小的门脸,几乎被两边的档口挤得看不见了。
门楣上,确实挂着一块黑漆木板,但上面什么字都没有,只有经年累月的灰尘。
门是开着的。
赵小丽走了过去,站在门口,往里看。
店里很小,也很乱。
一卷卷的布料堆在墙角,地上散落着各种颜色的线头和碎布。
一台老式的蝴蝶牌缝纫机,摆在店铺最里面。
一个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师傅,正俯身在缝纫机前,专注地推着一块布料。
哒、哒、哒……缝纫机发出富有节奏的声响。
赵小丽的心,也跟着这节奏,一下一下地跳动起来。
她没有出声打扰,就这么静静地站在门口。
许久,老师傅停了下来,剪断了线头。
他拿起那块布料,对着光,仔仔细细地检查着刚刚缝好的线迹。
然后,他才像是感觉到门口有人,抬起了头。
老花镜后面,是一双浑浊但锐利的眼睛。
“买布,去隔壁。”
“师傅,我不买布。”
赵小丽走了进去,店里狭窄的空间,让她只能侧着身子。
“我想请您,帮我做一件样衣。”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