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别提了,我跟里面那家咨询公司有点小纠纷,不想让他们知道是我寄的材料。”
“你就帮个小忙,神不知鬼不觉地扔进去,对你没任何影响,还能赚十块钱,够你看好几场电影了,不是吗?”
他的语气听起来很诚恳,像是个遇到麻烦的普通生意人。
精神小伙犹豫了一下,可十米币的诱惑力实在太大,飞快地扫视四周,觉得这光天化日之下,只是投个信应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最终,他还是伸出了黑手,一把抓过钞票和档案袋,嘟囔道。
“行吧,就这么说定了,投进去就行,对吧?”
“对,投进去就行,然后你就走你的,忘了这事。”
克莱恩强调道。
“知道了。”
小伙子把十米币钞票塞进裤兜,手里捏着档案袋,左右看了看车辆,快步穿过街道。
他走到绿色信箱前,再次警惕地回头看了克莱恩一眼,克莱恩依旧站在街对面阴影里,对他微微点头。
见此,精神小伙像是扔垃圾一样,迅速将档案袋塞进了投递口。
做完这一切,小伙子像是完成了什么重大任务,立刻转身,拉上帽子,双手插兜,脚步飞快地消失在街道的另一头,连头都没回。
克莱恩看着精神小伙消失的背影,又盯着那个绿色信箱看了几秒钟,确认档案袋已经被投进去。
这才转身,压低帽檐,混入人行道上稀疏的人流中,很快也消失了踪影。
精神小伙不知道的是,在那个牛皮纸档案袋的右下角,一个极其不起眼的角落,用铅笔轻轻写着一个看似随意的数字组合——REF-739-x21。
而这个编号,将会在不久后,成为引爆中情局内部一颗重磅炸弹的引信。
次日的清晨,八点刚过,花生炖联合车站早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西装革履的商务人士、拖着行李的旅客、穿着制服的铁路工作人员…人潮涌动。
广播里不时传来列车到发的信息,夹杂着脚步声和谈话声,充满了大都市清晨的活力。
克莱恩再次出现了,今天他换了一身看起来更体面些的灰色西装,打着领带,手里提着一个常见的黑色公文包。
看起来就像无数个赶早班通勤火车进入花生炖的正府雇员或者律师。
他的脸上经过些许修饰,显得比实际年龄苍老一些,眼神也更加疲惫,完美地融入了周围的环境。
克莱恩没有在大厅过多停留,而是径直走向车站内相对僻静的一处角落。
这里并排设置着几个深蓝色的金属邮箱,邮箱上方有清晰的标识区分,“普通邮件”和“联邦机构邮件\/官方公务”。
后者由米酱邮政局专人负责收取和押运,中途享有免检特权,以确保正府机构间通信的安全和效率。
克莱恩的目光快速扫过周围,寻找着他的目标。
很快,他看到了一个符合要求的人,那是一个蜷缩在暖气通风口附近、裹着破旧毯子的老年流浪汉。
老人头发花白杂乱,脸上布满皱纹和污垢,眼神浑浊,身边放着一个装了几个空瓶子的塑料袋。
克莱恩走过去,从西装内袋里掏出钱包,再次取出了一张十米币的钞票。
他蹲下身,让视线和老人平行。
“早上好,先生。”
克莱恩的声音平和,甚至带着一丝礼貌。
老人被惊醒,茫然地抬起头,看到克莱恩手里的钞票,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渴望和疑惑。
“有个小忙想请你帮一下。”
克莱恩将钞票递到老人面前,同时从公文包里拿出另一个同样没有任何标记的牛皮纸档案袋,比昨天那个稍薄一些。
“看到那边的蓝色邮箱了吗?标着‘联邦机构邮件’的那个。”
老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点了点头,嘴唇哆嗦着,似乎想说什么。
克莱恩继续用缓慢清晰的语气说道。
“你帮我把这个袋子,投进那个联邦邮箱里,投进去,这十块钱就是你的酬劳。”
“很简单,对吧?”
老人看了看钞票,又看了看邮箱,最后目光回到克莱恩脸上,似乎在判断这是不是某种恶作剧。
十米币足够他吃好几顿饱饭了,甚至还能找个便宜的旅馆住一晚。
最终,渴望金钱的本能压过了疑虑。
老人伸出颤抖、布满老茧的手,接过了钞票和档案袋,紧紧攥住,仿佛怕它们飞走。
“投…投进去就行?”
老人的声音沙哑干涩。
“对,投进去就行,然后你就忘了这事。”
克莱恩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
“祝你今天好运。”
说完,他没有再看老人,提着公文包,像其他匆忙的旅客一样,快步向车站出口走去。
老人看着克莱恩走远,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东西。
他挣扎着站起身,裹紧破毯子,蹒跚地走向那排蓝色的邮箱。
他辨认了一下,找到那个标着“联邦机构邮件”的投递口,费力地将手里的牛皮纸档案袋塞了进去。
做完这一切,老人像是耗尽了力气,又慢慢挪回原来的角落,蜷缩起来,将那张十米币的钞票小心翼翼地藏进贴身的衣袋里,脸上露出一丝满足的神情。
老人投递的那个档案袋上,收件人一栏清晰地用打字机打着“中央情报局 信息分析处”,下方是一行编号。
“739”。
这个编号,并不是随意编写,而是中情局曾在某些内部指引或半公开渠道中隐晦使用过的、用于标识“高优先级民间信息”的特殊编码之一。
它就像一把特殊的钥匙,注定会开启一扇通往未知和风暴的大门。
两份来自同一源头、通过不同渠道、看似匿名投递的“礼物”,已然就位。
它们正静静地躺在各自的信箱里,等待着被收取、被发现,然后像两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
在中情局内部,乃至更广阔的世界里,激起无法预料的涟漪。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