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乌纱劫血墨山河> 第406章 盐铁围泉钉欲冻,共心引光化敌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6章 盐铁围泉钉欲冻,共心引光化敌来(2 / 2)

“活了!真的活了!”老周扑过去,小心翼翼地摸了摸桃苗的嫩芽,指尖沾到的露水竟带着盐香,“这苗是被佩玉的光喂活的!是耶律珠姑娘在护着望胡坡啊!”盐工们围过来,有的蹲在苗旁浇水,有的用粗布轻轻擦去枝桠上的灰,眼里的光比春日的太阳还亮。

小姑娘踮着脚,把手里的桃核钥匙往新桃核旁凑——两块核刚碰到一起,突然“咔哒”一声扣合,像把小锁对上了钥匙。合璧佩玉的金光瞬间暴涨,映得新桃核的纹路渐渐清晰:不是普通的刻痕,是张微型地图,标注着漠北的“盐山”,山尖画着个小小的狼头,与佩玉上的一模一样。

“是盐山的路!”阿鸦凑过来,银镯的光与桃核的光缠在一起,“姐姐当年去漠北,就是为了盐山!她说盐山底下藏着能让盐脉永盛的东西,原来就是这桃核里的地图!”

铁蛋挠着后脑勺,粗粝的手指摸了摸新桃核:“俺们漠北的盐山,是老辈人传下来的神山,山壁上刻满了盐纹,没人敢随便进——听说里面有盐灵,会把贪心的人困在里面。”他突然一拍大腿,“对了!俺小时候听爷爷说,盐山的入口有三扇门,要汉、蒙、漠北的信物才能打开!”

谢明砚心里一动,摸出怀里的三样东西:汉人的桃核钥匙、蒙族的狼头佩碎片(巴图长老特意让腾格尔带来的)、漠北的盐铁令牌(铁蛋刚塞给他的)。三样东西往桃核地图上一放,正好对应着盐山入口的三扇门,金光顺着地图的纹路往漠北方向流,像在指引着路。

“这就出发!”腾格尔翻身上马,甲胄上的血痂早被风沙磨掉,只剩下些淡红的印子,“俺去通知巴图长老,让他带着蒙族的兄弟在漠北边界等咱们!”

盐工们立刻忙活起来,有的往马背上装干粮,有的把暗盐库的粗盐装成袋——是准备给漠北百姓的,老周说:“三族要和,得先让漠北的兄弟尝着望胡坡的盐,甜滋滋的,才像一家人。”

小姑娘抱着新桃核,把脸贴在上面,突然抬头笑:“桃核说,盐山里面有娘的味道!还有……还有盐灵在等咱们,它不害人,是在等能护住盐脉的人。”她把桃核往谢明砚手里塞,“娘的字在里面,俺能看见,说‘三族心齐,盐灵自现’。”

谢明砚接过桃核,指尖能摸到里面细微的震动,像有个小生命在里面跳。合璧佩玉的光映在桃核上,果然显出几行淡字,是耶律珠的笔迹:“盐山非山,乃盐脉之魂,三族信物启门,共心之念唤灵——盐灵现,则脉永盛,三族永安。”

刚要出发,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是巴图长老!他带着蒙族的骑兵赶来了,马背上的汉子们举着套马杆,杆头缠着红布条,像一片流动的火:“谢大人!俺们蒙族的兄弟都到齐了!漠北的路,俺熟,俺给你们带路!”

队伍很快凑齐了:汉人有谢明砚、小姑娘、老周、张婶(伤好得差不多了,非要跟着);

蒙族有巴图长老、腾格尔;

漠北有阿鸦、铁蛋,还有十几个盐铁帮的汉子,手里扛着铁铲——是准备帮着开盐山的。

马队往漠北走,共耘碑的桃苗在风里晃,新桃核的光顺着队伍的方向飘,像个小小的引路灯。

走了三天,终于到了漠北的盐山脚下。山壁果然像铁蛋说的那样,刻满了盐纹,阳光照在上面,泛着银光,像铺了层碎雪。山脚下有三扇石门,门楣上分别刻着汉人的“耕”、蒙族的“牧”、漠北的“盐”,与桃核地图上的标记正好对应。

“该咱们的信物上场了!”铁蛋把盐铁令牌往刻“盐”的石门上按,令牌刚碰到门,门楣上的盐纹突然亮了;腾格尔把蒙族的狼头佩碎片往“牧”门上按,蒙纹也亮了;谢明砚拿着桃核钥匙,往“耕”门上的凹槽里插——“咔哒”一声,三扇门同时“吱呀”作响,缓缓打开。

门后不是黑暗,而是一片泛着金光的盐洞,洞壁上的盐晶像星星,顺着洞道往深处延伸,能听见细微的“滴答”声,是盐泉在滴。小姑娘突然拽着谢明砚的袍角,佩玉碎片的光往洞深处指:“盐灵在那边!它在唱歌!”

顺着洞道走,越往里走,盐晶的光越亮。走到洞底,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愣住了:洞中央有块半人高的盐柱,柱身上刻着汉、蒙、漠北三种文字,写着“三族共心,盐脉永盛”,柱顶坐着个小小的盐塑,像个梳着双丫髻的姑娘——是耶律珠的样子!

“是姐姐!”阿鸦扑过去,指尖刚碰到盐塑,盐塑突然“嗡”地发亮,化作一道光,钻进合璧佩玉里。佩玉的金光瞬间变亮,映得洞壁上的盐纹渐渐连成一片,显出一行大字:“盐灵非他,乃三族共心之念,今念已成,盐脉永盛——此盐柱,乃盐脉之心,护三族,佑太平。”

谢明砚看着盐柱,又看了看身边的汉、蒙、漠北兄弟,突然明白:所谓的盐脉之心,从来不是什么神物,是三族放下隔阂、携手守护的心意。他把桃核钥匙、盐铁令牌、蒙族佩碎片往盐柱上按,三样东西刚碰到柱身,就化作三道光,融进盐柱里——盐柱的光更亮了,顺着洞道往望胡坡的方向流,像条金色的河。

“成了!盐脉保住了!”铁蛋欢呼着,伸手摸了摸盐柱,指尖沾到的盐晶甜滋滋的,是望胡坡盐的味道。老周蹲在盐柱旁,抹了把脸笑:“耶律珠姑娘,您放心,望胡坡的盐,三族会一起守着,甜甜蜜蜜的,让百姓都有盐吃。”

就在这时,合璧佩玉突然飘起来,悬在盐柱上方,金光映出最后一行字:“三族盟约,始于盐,终于心——望胡坡的桃,漠北的盐,草原的马,从此共日月,同春秋。”

佩玉的光渐渐淡了,落在小姑娘手里。她举着佩玉,往洞外跑:“俺要去告诉共耘碑的桃苗,盐脉保住了!以后它再也不会枯了!”

队伍跟着往洞外走,盐山的石门缓缓关上,山壁上的盐纹还在亮,像在目送他们。走到漠北的草原上,远远看见望胡坡的方向飘着炊烟,与漠北的盐雾、草原的马尘缠在一起,像幅活的画。

谢明砚勒住马,回头看了看盐山,又看了看身边的兄弟姐妹们,突然笑了:“走,回望胡坡!咱们煮一锅盐粥,就着漠北的饼、草原的奶酒,好好庆祝庆祝!”

马队的蹄声在草原上响着,伴着笑声,飘向望胡坡的方向。只是没人注意,盐山的山尖,悄悄冒出了一缕淡金的光,与共耘碑桃苗的光,遥遥相望。

那是三族共心的光,是盐脉永盛的光,是太平日子的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