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鹤很清楚,崇祯皇帝派遣吴牲前来陕西,除了主持开仓赈济饥民难民,还另有目的。
而这个目的,便是让吴牲亲眼看看陕西的具体情况,以及庆贼在陕西是否真如锦衣奏报的那般,已势成尾大不掉。
崇祯皇帝能在文华殿奏对时提到锦衣的奏言,说明皇帝相信锦衣情报,要比林延禄的御前狡辩更多。
其他人或许对吴牲不太了解,他却是清楚此人。
吴牲此人自诩清流,虽然喜欢钱财,但眼中更不容沙子。
其人到陕西,发现事实与林延禄所言不符后,必然如实禀报皇帝,而不可能跟着他们一起扛下此前的种种罪责。
所以,在其他人打算对吴牲进行贿赂时,杨鹤却在此时存了死志。
吴牲一到,陕西的局面便再难遮掩,且一定会呈于御前。
杨鹤没有去提醒其他官员将领,以免有人让吴牲“落水”。
陕西人已经的局面,已经证明他的招抚之策不可行,需更有才之人顶上才行。
庆贼之势,容不得拖延了,必须让朝廷知晓真相,然后倾大明之力对秦义军展开围剿。
否则的话,整个陕西,必将沦为贼巢,乃至最终败坏国事!
到时,他杨鹤就是纵容贼寇第一人,甚至明亡的罪魁祸首。
所以,他杨鹤宁愿一死以全名节,也不愿落得个亡国之臣的骂名。
而让杨鹤没想到的是,秦义军竟然没有对固原城发起进攻,反而直接绕过固原,直扑平凉府而去。
这让做好了等死却偏偏死不了的感觉,让杨鹤更加说不出的难受。
秦义军绕过固原城后,直接来到平凉府城下。
平凉府一名由来,乃前秦建元十二年置平凉郡,取“平定凉州”之意,在六百多年后的金天会九年,改为平凉府。
明洪武三年,平凉府列为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五府之一,统辖泾州、静宁州等属州。
在洪武六年,洪武皇帝让指挥使费聚重修平凉府城,形成周长九里余三十步,高四丈,城池深四丈,设四门的格局。
平凉府四座城门,东门名“和阳”,南门名“万安”,西门名“来远”,北门名“北定”。
秦义军来到平凉府城所在,只见城南为南山,北跨柳泉去泾里许,东离浚谷百步左右,西为乾河溪流。
其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不过,连年的干旱,使得周围的一些河流、溪流几近干涸,天然屏障失去了作用。
当秦义军将数百门火炮,在平凉府城的城北排列开,城头的明军顿时陷入一片恐慌。
那漆黑的炮口,仿佛死神之眼,冷冷注视着城内每一个人。
守城士兵手抖得几乎握不住长矛,许多人面色惨白,连最基本的号令都听不真切。
一些明军更是躲在垛墙后瑟瑟发抖,仿佛寒风不是从北面刮来,而是从那数百门火炮的炮口吹出。
还有一些士卒,鼓噪着要开城投降,言庆贼所部从不屠城,只杀贪官劣绅、地主豪强等人,军民不抵抗者可保性命。
守城将领拔剑怒斥,愤而斩杀几名鼓噪士卒,这才勉强稳住了局面。
不是军官们不想投降,而是秦义军杀的贪官劣绅、地主豪强等人中,就有他们或亲族在其中。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