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嬴庆招揽的话语,韩纪垂目沉思。
片刻后,他忽而开口:“若能免百姓流离,韩纪何惜此身!”
“取酒来!”嬴庆喊了声。
很快有护卫兵斟满两碗烈酒。
嬴庆接过一碗,递到韩纪手中。
他自己端起另一碗,郑重开口:“本帅自举事开始,就一直以‘救苍生、安黎庶、兴万民、定乾坤’为志,还望韩先生出力相辅,与众兄弟完成此愿!”
端着酒盏的韩纪,目光盯着嬴庆,心中百念翻涌,终是下定了决心。
他面向嬴庆单膝跪地,将酒盏举过眉,神色坚定,声音铿锵有力:“韩纪愿随大帅,救苍生、安黎庶、兴万民、定乾坤!”
嬴庆伸手扶起韩纪,喜形于色:“好,韩先生以后就是我秦义军的第三位军师,韩军师,干!”
酒盏相碰,两人一饮而尽!
秦义军打扫完战场,嬴庆这才下令回返黄龙山。
于五月上旬,秦义军回到黄龙山,开始处理那些伤残士卒的安置事宜。
由于伤残士卒有数千人,安置起来极为不易。
而且,若将如此之多的伤残人员安置在黄龙山外,绝对会引起官府和明军的注意,从而给这些伤残士卒招来祸事。
经过商议,决定就在黄龙山中建立安义村,意为安置义勇的村子。,集中安置伤残士卒,并挖掘地道以防敌人来犯。
数个安义村都依山而建,又于水源之处开垦田地,以梯田为主,梯田的灌溉就只能靠挑水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黄龙山属于横山山脉,多为沟壑之地,水源匮乏。
伤残士卒要在黄龙山之中长住,若不给找些事情做,很容易多想其他事情,导致生出情绪。
而且,秦义军外出作战后,仅靠商人黄兴协调贩运粮草前来,是难以维系近五千人吃喝的。
先前建立的后营村,也还需要黄兴贩运粮草过去呢!
因此,黄龙山中安置的伤残士卒,需保证一定的粮食产出,才能长久维持。
他们并不是完全丧失劳作能力,多数人尚能从事劳作之事,大不了就是多人协作共耕。
而且,到时会有足够的牛、骡、驴留下,用于协助耕作、运输等。
嬴庆也会安排黄龙山外后营村的健全人员,在耕种、收割时节,进山来协助照应这些伤残士卒。
安置的房屋、田地等,在全部弄好之后,已然是崇祯四年五月中旬了。
这段时间中,工匠营已经将所有的铁料耗光,停止了各类武器的制造。
而秦义军的装备,也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骑营万余骑的甲胄,在宁夏镇时,就已经全部配备齐全。
秦义军五军的八万多步战兵、车战兵等,鱼鳞甲穿戴率,也达到了四成,其余战兵也至少有布面甲或扎甲。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