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穿越明末,我率先举起义旗> 第382章 攻下潞安府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2章 攻下潞安府城(1 / 2)

潞安府,辖长治、长子等八县,商周时期为黎国,秦改称上党郡,北周始称潞州,元代短暂改隆德府,明初复改称潞州。

其城墙依地形而建,周长十二里,高近三丈,城垣夯土包砖,结构坚固。

府城设有东潞阳门、西威远门、南德化门、北保宁门四座城门,城楼高耸。

四门皆设瓮城,便于屯兵与防守,城墙上设有炮台,箭楼。

城外有护城河环绕,宽三丈余,深一丈五,引漳河水贯连,设吊桥通四门。

秦义军在种光道和韩纪等人的带领下,将潞安府境内州县乡镇都过了一遍,才四面合围潞安府。

面对大军压境,城内的守军面如土色,惊惧交加。

潞安府各州县相继陷落于秦义军的消息,早就源源不断的传入了府城之中。

城中一些地主士绅,趁着秦义军还没到,连家财都不要了,携家带口仓皇出逃,躲进了山中。

但是,秦义军早就安排了眼线在潞安府城周围,知道一些地主士绅的藏身之处。

这些地主士绅藏身的山洞、密林,陆续被秦义军搜出,财物被尽数缴获,人员被看押起来,准备后续公审。

秦义军抵达潞安府城外十里扎营,然后探查城防虚实,打造攻城器械。

围困三日后,秦义军开始了进攻。

大军兵围东、西、南三门,留北门缺漏,是围三缺一之法。

在城下列阵完毕之后,六百多门火炮被推至三面城墙外,每面城墙都有两百多门火炮。

城内的守军率先打响了炮台的火炮,试图震慑秦义军,从而达到不战而驱敌的效果。

但是,秦义军丝毫不为所动,炮兵阵地上的火炮手从容装填火药与弹丸,然后等待发炮的命令。

炮口齐刷刷对准城墙,宛若金属怪兽露出獠牙,让人不寒而栗。

守军的十多门火炮,对秦义军的炮兵阵地造成了些许影响,但也只是损毁了几个炮架,伤了几名炮手。

随着秦义军发炮的命令下达,六百多门火炮的引信被同时点燃。

当引线燃烧进炮膛,炮身猛然一震,炮口吐出长长的火舌与浓密的硝烟。

炮弹在火光和硝烟中呼啸而出,如暴雨般倾泻在城墙之上,城墙震动,砖石纷飞,碎石粉末四散。

六百多颗炮弹,虽不是全部落在城墙之上,但也足够骇人。

有些炮弹击中垛墙,将砖石轰然击碎,断砖碎石夹着烟尘四处飞溅;有些直接飞过城墙落入城中,将城中屋舍砸塌或砸出坑洞;有的炮弹落在城内街道,蹦蹦跳跳的滚向深处。

守军哪里见过数百门火炮齐射的场面,那造成的动静,仿佛天地崩裂,山岳倾覆。

将守军吓得魂不附体,在城墙上惊恐大叫,胡乱逃窜,离岗弃守。

炮声停下,守将带领督战队上城墙,呵斥那些士卒立即归位,否则斩立决。

士卒们满脸后怕的回到原位,颤抖的手几乎握不住兵器,眼神呆滞惊恐。

约莫三十息的时间,炮声再起,第二轮齐射更为精准猛烈,实心炮弹几乎都是落在了外垛墙之上。

只见那垛墙摇摇欲坠,砖石松动,裂隙横生,有几处还直接被炮弹打出了缺口。

第三轮火炮轰然再响,三面城墙的垛墙,几乎尽数坍塌,砖石如雨坠落,或倒向内侧,砸中躲藏不及的守军,哀嚎四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