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六年四月上旬,种光道与江瑶带着骑营、后军、女营三部,返回了平阳府。
他们回返的时间,比预计的要晚一些。
询问后才知道,陕西境内的起义,并没有因为他们秦义军和各部义军转战山西,而有所停歇,反而起义队伍数量更多。
只不过,起义队伍的规模有限,最多的一部也才万余兵力,其首领是绰号为“浪里翻”,击败过几次小股官军。
在洪承畴接任三边总督后,改抚为剿,派遣各边镇兵马在陕西境内大力围剿义军。
首领绰号为“大力农”的一部义军,被官军副总兵卢文善率军击败,率残部逃进黄龙山。
卢文善也率军进入黄龙山中,双方在黄龙山的、秦义军建立的后营村附近发生大战,正好种光道率部回返。
帮助“大力农”击溃卢文善部六千余官军,俘虏三千余官兵,缴获不少军械。
“大力农”感念此恩,主动率部三千余归附秦义军,成为秦义军的把总官。
其真名为程再兴,其身形高矮胖瘦都只能算普通人,但力气很大,加上农户出身,便有了“大力农”的绰号。
卢文善被秦义军击败后,与延绥巡抚陈奇瑜合兵一处,想再度进入黄龙山围剿。
种光道便率领各部与官军在洛川县城以西展开激战,骑营绕后突袭,官军大败溃逃。
在骑营的追击下,卢文善与陈奇瑜两人仅率数百骑逃走。
此战程再兴杀敌颇多,种光道率部回平阳府后,立即向嬴庆说起程再兴的事情。
这程再兴身上还有一段故事,其是汉中平利县人士,家中本有十几亩田地,且靠近山泉,即便连年旱灾、虫灾等,也够全家吃食。
怎奈当地的地主强行霸占其水源,程父登门去求饶,反被地主家护院打成重伤,不治而亡。
程再兴去告官,却被县令以诬告之罪杖责三十,判劳役一年,待其结束劳役回家,家中田地已到了地主名下,程母忧思成疾去世,幼弟也因贫病而亡。
于是,程再兴决定报仇雪恨,苦于没有武器,便跑进一处寺庙拿走神像上的凤翅镗,被寺中僧人发现起了争执。
程再兴凭着一身的力气,将数名武僧打伤后夺路而逃,却被一名老僧追上问罪。
而程再兴自是不肯就范,要与老僧搏斗,谁知那老僧极其厉害,只一招便将他擒住。
老僧询问程再兴因何到寺庙偷盗伤人,程再兴将家中遭遇如实道出,老僧听后没有太过怪罪,只以罚扫寺庙一月为由带回了寺庙。
原本老僧的想法是想通过佛法,化解程再兴复仇的执念,但没有成功,反而让程再兴的戾气更盛。
老僧见感化不得,又念在程再兴至孝,便亲自将程再兴送离寺庙,还准许其带走凤翅镗。
在离寺庙数里处,老僧担心程再兴复仇不得,反害了性命,便将一套镗法传授给了程再兴。
程再兴报仇之后,被官府通缉,便遁入山林为寇,因有老僧教的镗法,靠本领聚了百十号人。
后听闻各地闹反起义,他也跟随浪潮举起造反大旗。
半年间,程再兴聚众八千余人,然后被官军围剿,到处流窜,直至遇上秦义军,方得归宿。
嬴庆听完种光道的讲述,只感觉是在听《水浒传》鲁提辖的故事,寺庙那一段的内容,与大闹五台山的篇章大同小异。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