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科幻次元>秋光偷渡韶华> 第329章 雨夜·设计图与年少的心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9章 雨夜·设计图与年少的心事(2 / 2)

车子驶回学校附近时,林雪萍发现方向并非自己住的教工宿舍:“嗯?这是去哪?”

“去‘接’一下那两位‘艺术家’,”江明华眼中带着一丝促狭,方向盘一转,拐进了通向旧实验楼侧门的小路,“张妈下午熬了一大锅参茶,说天凉了补气,非让我带点过来,本来是要送去给你的。正好,分给他们点暖暖胃。”他拍了拍放在后座的一个大型保温壶。

旧实验楼侧门外一片寂静。顶层角落的那间教室果然亮着灯,隔着老旧的磨砂玻璃窗,能隐约看到里面透出的暖黄灯光和晃动的人影。这幢楼平时晚上几乎没人,他们的“秘密基地”倒也方便通宵达旦。

江明华提着保温壶,林雪萍跟在他身侧。楼道的声控灯随着他们的脚步声一层层亮起,昏黄的灯光在空寂的楼道里拉出长长的影子。空气中弥漫着老房子特有的、混着尘土和旧纸张的味道。

刚踏上顶层楼梯的转角,就听到那间教室里传来清晰的声音。

“……江韵华!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这个桥梁承重节点的比例和材质应力模拟要联动考虑!不能光图好看!”是许清瑶的声音,少了几分平日校花的清甜优雅,带着熬夜后的沙哑,但更多是的认真甚至严厉的批判。作为项目主导和美学担当,她对细节的要求近乎苛刻。

“许小姐!我的计算没有问题!模拟软件显示这样没问题!你是质疑程序还是质疑我?”江韵华的声音拔高了,带着被挑战后的烦躁和不耐烦,“按这个结构比例去激光切割,材料利用率最高也最稳定!现在时间来不及给你完全推翻重来画新的渲染图!”他在结构力学上有着天才般的直觉和实践验证的信心。

“时间不够不是妥协美学设计的借口!”许清瑶毫不示弱,“你那个方案支撑结构太粗笨了!像博物馆搬来的石柱子!我要的未来感、轻盈感和艺术张力呢?江韵华,你是不是只长肌肉不长审美神经了?”

“你!”

教室里陷入短暂而充满火药味的僵持。空气似乎凝固了几秒。

站在门外的林雪萍和江明华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了然的笑意。多么熟悉的场景啊——在极限的时间压力下,精确主义者与完美主义者之间爆发的冲突。林雪萍甚至从许清瑶的话语里隐约嗅到了一丝自己学生时代的影子……当年的自己,对学业似乎也是如此,寸步不让?

就在江韵华似乎要爆出一连串反唇相讥时,许清瑶的声音突然低了下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不易察觉的……软糯?

“而且……而且我画了好久的飞翼悬索的渲染图……我觉得很好看的……”那种突然放软、带着点委屈的声音,像一枚精准的消音器,瞬间打断了江韵华酝酿中的反击。

门外的林雪萍忍不住抿嘴笑了。这姑娘……有点手段。

果然,教室里面,江韵华沉默了。空气里的火药味被一种微妙的凝滞取代。过了几秒钟,才听到他用一种近乎无奈,但明显放缓了、压低了的声音说:“……把你的渲染图再给我看看。”

然后是纸张翻动的声音,隐约还能听到许清瑶小声解释某个设计元素的灵感来源。冲突似乎暂时平息了?从激烈争吵到某种无声的交流?不,或许是一种更私密、更……暧昧的磨合。林雪萍看向身边的江明华,两人都心照不宣地扬了扬眉。

江明华清了清嗓子,抬手敲了敲门。

“谁?”江韵华警惕的声音立刻传来。

“查岗的,送温暖。”江明华的声音带着笑意。

门从里面被拉开一条缝。江韵华顶着两个明显的黑眼圈和一头被他自己抓得乱糟糟的头发探出头来,脸上带着熬夜后的憔悴和被惊扰的不悦:“哥?你怎么……林老师?”当他看到江明华身后的林雪萍时,明显的愕然盖过了不耐烦。

“怎么,就许你们搞艺术的加班,不许我这个搞施工的来探班?”江明华不由分说推开他挤进半个身子,目光锐利地扫了一眼里面灯火通明、堆满设计图纸、模型材料和工具的“战场”,落在一脸惊讶的许清瑶身上,“还有我们精益求精的许设计师?”

“明华哥?林老师?”许清瑶也看到了他们,显然有些措手不及,飞快地理了一下耳边的碎发,脸颊微红,刚才和人据理力争的锋芒瞬间收敛了大半。

江明华像回到自己地盘一样,把手里的保温壶放在一张还算干净的桌子上:“喏,张妈熬的参茶,命令我必须送到,说天气转凉,让两个小家伙暖暖胃。都过来喝点。”他自动忽略了这壶茶原本的主要目标其实是林雪萍这个细节。

许清瑶眼睛一亮:“张妈真好!”立刻放下了手里的绘图笔和三角板凑过来,显然也渴了。

江韵华看了看哥和林老师,又看了看那个大保温壶,刚才那股子烦躁和不羁也消了大半,嘟囔了一句:“麻烦张妈了。”跟着走过来。

滚烫的参茶散发出浓郁略带药材气息的香甜味道,带着腾腾热气被倒进两个一次性纸杯。在这寒凉的初秋雨夜后,这一口热茶下去,驱散的不仅是身体的凉意,更有紧绷的神经和无端的火气。

江明华给自己也倒了一杯,慢悠悠地喝着,目光在摊开的大幅舞台立体设计效果图和旁边的结构草图上扫过。线条流畅,充满科技美感的悬空舞台和充满艺术张力的光影结构,即使只是图纸上的雏形,也透露出非同凡响的构思。

“这就是你们争论的焦点?”他用下巴点了点核心桥梁支撑区域图纸上被用彩笔反复圈点标注的部分。

江韵华立刻要开口辩解结构没问题,许清瑶也眼神一凝又要强调美学诉求。

江明华却抬手制止了他们,拿起那叠厚厚的结构图纸,手指指向一个关键的力学节点草图:“这里的支撑件受力方向,如果这样调整……”他拿起旁边一支绘图铅笔,在江韵华的原图上利落地勾勒了几笔,“把这里转一个45度角,主应力方向刚好能和飞翼悬索的侧向拉力耦合……材料强度利用会更均衡,视觉上也不会显得笨重……”他一边画着,一边用简洁明了的技术语言解释着原理。他可能不懂渲染配色,但在结构力学和空间优化上的经验和直觉,绝对碾压在座的两位学生。

林雪萍倚靠在门框边,安静地看着,眼神温柔。灯光下,江明华微微低头,专注地绘制着草图,眉头微锁,薄唇微启解释着要点,那种全神贯注于专业领域的男性魅力散发着成熟的光芒,充满了可靠感。许清瑶和江韵华围在他身边,眼神里的抵触和各自坚持在江明华专业而充满说服力的剖析中迅速瓦解、被吸引、最后变成专注的倾听和亮起的明悟。

许清瑶更是下意识地咬住了下唇,漂亮的眼睛里先是惊讶,随即是越来越亮的光彩。林雪萍甚至看到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抓住了一点江韵华的袖子下摆——这个动作被后者身体微微前倾的姿势挡住了大半,但林雪萍的角度却看得分明。而江韵华,似乎浑然不觉那微小的牵引,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哥哥笔下的草图和简练有力的解释上,眼中燃起跃跃欲试的光芒。

“怎么样?”江明华放下笔,抬眼看向弟弟,“理论上可操作,剩下的材料强度和具体切割尺寸比例,就是你的事了。视觉上……”他看向许清瑶,“应该能满足轻盈感和艺术表现的要求?”

“能能能!”许清瑶连连点头,脸上绽放出惊喜的笑容,那笑容冲散了熬夜的疲惫,明媚得仿佛将整个建模教室都照亮了几分,“这样改太好了!结构艺术感就出来了!”她忍不住侧头看向江韵华,眼神亮晶晶的,“对吧?”

“……嗯。”江韵华低头仔细审视着那张经过寥寥几笔就焕然一新的草图,半晌才闷闷地应了一声,带着点被折服的别扭,但更多的是一种“原来可以这样解决”的兴奋。他抬头看了他哥一眼,飞快地说:“谢了哥。”

江明华只是笑笑,端起杯子喝了口参茶。

林雪萍走了过去,拿起那张被修改过关键点的设计图看了看,也由衷赞叹:“真是一举两得。明华这眼光……”她含笑看了他一眼。这声夸奖让江明华眼中的笑意更深了几分。

许清瑶也端起温暖的参茶,小口啜饮着,眼睛却瞟着旁边认真盯着图纸思考模型如何落地的江韵华。灯光下,男生专注的侧脸线条分明,微蹙的眉宇带着专注的魅力,额角渗着一点未干的细汗珠。

“对了,”林雪萍似乎想起了什么,对许清瑶说,“刚才在器材室,清瑶你把外套给我帮林凯盖着了,雨好像没完全停,你……”她注意到许清瑶只穿了薄薄的演出衬衣和略显单薄的校服外套。

“啊?”许清瑶一愣,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肩膀。教室里虽然开了灯,但老楼通风,夜风一吹,确实感觉到一丝凉意。“没事……”她话还没说完。

“穿我的吧!”旁边传来江韵华的声音,带着点不自在的强硬。话音未落,一件宽大的、带着汗味和自己独特气息的深蓝色连帽运动卫衣已经被他不由分说地塞进了许清瑶怀里。动作生硬,甚至没看她的脸,“省得着凉又抱怨。”

许清瑶抱着那件还带着男生体温的卫衣,脸上顿时飞起两朵红云:“谁……谁要抱怨了!”嘴里小声嘟囔着,可抱着衣服的手却没有松开,反而收紧了。她没有立刻穿上,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关心搞得有些手足无措。

江韵华塞完衣服就像完成了一项艰巨任务,立刻扭过头继续看图纸,耳根在灯光下泛着一点不易察觉的红色。这简单甚至略显粗鲁的举动,却比任何甜言蜜语更清晰地暴露了少年心事的悸动。

林雪萍和江明华将这两个年轻人之间无声的暗流看在眼里,再次交换了一个充满笑意和了然的眼神。少年心事的笨拙与真诚,总是如此生动可爱。江明华甚至轻轻捏了捏林雪萍的手背。

夜深了。两对情侣,一前一后地离开那间灯光通明、承载着年轻人梦想和朦胧情感的建模教室。

江明华和林雪萍撑着伞,漫步在细雨洗净后清爽、带着湿润水汽的校园小路上。月光和路灯透过高大梧桐枝叶的缝隙,在他们脚下投下细碎斑驳的光斑。林雪萍被温暖的参茶和刚才温馨的一幕熨帖了心绪,精神放松下来,忍不住讲起一件趣事:“清瑶那件校服外套口袋上,好像掉了一枚很精致的别针,是只展翅的小鸟形状。我看见江韵华刚才塞自己卫衣给她时,偷偷把自己桌上那个装模型零件的小塑料盒子里,最上面那枚很闪的银色齿轮纽扣压在那别针上了……那傻小子,以为没人看见呢。”

江明华低低地笑出声来,胸腔微微震动。路灯下,他侧头看着依偎在自己身侧的林雪萍,那双清亮的眼眸里盛满了温柔和宠溺:“随他去吧。青春年少的心事,就该藏着掖着笨拙着才有意思。总不能都像我们这样……”他顿了顿,更紧地握住她的手,将伞往她那一边偏了偏,“这样明目张胆,对吧?”

林雪萍耳根微热,却忍不住抬头望向他深邃的眼眸。月光溶溶,伞下的小小空间隔绝了世界,他的气息近在咫尺。她不说话,只是将头轻轻靠在他肩头,嘴角漾开恬静的、心满意足的弧度。十指相扣的地方,传递着源源不断的、足以驱散秋夜微寒的暖意。

细雨初歇,空气如洗。寂静的校园里,两行并肩的足迹无声地延伸向温暖的归途。身后那间顶楼的教室依旧灯火未熄,少年的心事在那片光明里碰撞、融合、悄然生长;而伞下紧握的手,在月色与灯影中,已然握住了最踏实的、不必言说的天长地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