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深知,这或许是元神寄托天道难以避免的代价,道心逐渐贴合天道无情至公的特性。
但这种行事风格的急剧转变,也开始显现出了强烈的负面效果,西方教内部因此人心浮动!
那些曾经团结在“大兴西方”大旗下、更亲近姜云的弟子与长老们,面对圣人的冷漠处世,开始感到迷茫、失望,甚至出现了分裂的隐忧。
姜云心中对二圣的做法很不满意,作为教中的三号人物,自己的化身怎么着也是代表了自己的脸面,出了事情,两位教主不加维护,反倒是任凭元始将他的化身囚禁在道场灵竹山中,这简直就是把自己的脸面往地上踩,同样的也是没将西方教放在眼里。
就这样,二圣还无动于衷,别说临走前姜云还拜托了两人照看一下自己的化身,就是没有他们两位也不能袖手旁观啊!
看样子这两位在心中有些忌惮姜云在教内的权势了,另外姜云混元大罗金仙的身份与他们这帮天道圣人也有着一条鸿沟,再加上姜云所行之道,屡屡阻碍天道大势,这几桩夹在一起,才最终形成了这样的结果。
想到此处,姜云斩断心中的羁绊,眼神中唯余决断后的坚定。
“既是如此,那就从眼下开始,先在西方教内独立出来,与须弥山划开界限。”
直接和西方教分道扬镳那倒不至于,双方之间还没有太过分的事情,没到那个程度,但是已经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姜云自己的道越走越深,与西方二圣的分歧也会越来越大。
天道和人道,不是你压倒我,就是我压倒你,二者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
这次二圣的不作为,恰好给了他挣脱桎梏、另起炉灶的绝佳契机。
自己走的路,也与须弥山二圣的路线截然不同,要实现当初定下的万界收束计划,他需要属于自己的力量,属于自己的班底。
姜云既然有了想法,也不耽搁,直接传念给化身灵葫,让他正式于灵竹山立下自己的道统,独立于西方教须弥山一脉,另起炉灶。
灵葫收到消息后,也没有做什么大动作,而是以论道大会的形式,将一些亲近的师兄弟,以及当初在洪荒之中结交的一些盟友们邀请到灵竹山,待到论道完以后,在众人的见证下,宣告西方教灵竹山一脉建立起来,与须弥山一脉划分界限,彼此独立开来。
就这样,灵竹道统就这么低调的立了起来。
估计西方二圣也乐得如此,并没有做出任何阻拦,反而还开了方便之门,那些有心来投灵竹山的门人弟子们,都由得他们。
二圣如此通情达理,倒是让灵葫有些诧异。
要知道原本的剧情中,西方二圣为了壮大西方,可以放下圣人之尊,亲身下场抢人度化入教,为了壮大教派气运,甚至可以让出尊位给如来,让大乘、小乘融合为一。
或许是当时他们还身负复兴西方的大愿在身,为了完成宏愿不得已而为之,而这一世,姜云早早助他们完成了宏愿,两人也因此变得不同,没了宏愿带来的压力,心思都用到了其他地方去了。
姜云首先将灵竹山灵地自己培养出的那些人手收入道统之中,灵犀、高守他们也都成了护法神将,蓬玄洞天中的诸多生灵成了自身道统的教众,今后可以为自己去诸多世界中宣扬教化。
随着灵竹山论道大会结束,消息传出以后,灵竹山一时间成了另一个“截教”,万仙来朝。”
消息传回须弥山,首先就在西方教内部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对许多中高层弟子和长老而言,这是一个早有预料的结果,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没过多久,或许是已经与二圣做了交代,数道流光冲破须弥山禁制,以最快的速度向灵竹山方向遁去。
首批抵达的,正是与姜云素有情谊且性格鲜明直率之辈:三霄仙子——云霄、琼霄、碧霄联袂而至。
云霄笑着向灵葫道人稽首一礼:“大师兄,吾姐妹三人感念大师兄昔日援手点化之恩,今日你独立门户,开创灵竹山一脉,吾等心向往之,愿脱离西方教须弥山一脉,转投灵竹山门下,追随师兄左右,共创大业!”
琼霄与碧霄亦齐声道:“愿追随师兄,共创大业!”
紧接着,一道五彩神光铺天盖地而至,孔宣的身影显现。
他向灵葫道人微微颔首:“
道友,吾心慕众生道之教义,亦感念道友昔日恩义。
西方教道场虽好,非吾所愿久留之地。
今灵竹山初创,孔宣不才,愿入山门,以手中五色神光,与诸位开辟新气象。”
随后,赵公明骑着一头黑虎风风火火赶来,声若洪钟:“
哈哈,大师兄,吾赵公明来也!”
等看见三霄和孔宣的身影,他又笑道:“我说在须弥山怎么没找到三位妹妹,原来是先我一步至此,你们可是不厚道,也不知道等我一起!
孔宣道友也来啦!”
...........
来人基本也都互相熟识,大家在一起谈天说地,好不热闹。
有如此多的同道之人,大家的心情都很不错。
灵犀、高守负责主持山门大阵与接收事宜,大家交谈一阵过后,自去寻他二人登记造册,在山门中安顿下来。
灵竹山道统正式开山,展现出一派蓬勃的朝气与高效的执行力。
当然,有三霄、赵公明、孔宣这些一早投奔过来的人,也会有人持观望或中立态度。
地藏、紧那罗、日光、月光等人因为当初同在轮回之中任事,关系逐渐亲厚,慢慢团结到一起,他们并未表态,选择静观其变。
对他们而言,轮回之地才是他们的归宿,他们一心只想在幽冥世界求道,洪荒之中的那些事以及西方教内的那些事,他们通通不想理会,也没兴趣管。
而以药师、弥勒为代表的部分核心弟子,尽管与姜云个人关系尚可,但深受准提、接引二圣器重,情感与立场更偏向于须弥山正统,他们收到消息后或默然叹息,或选择向二圣表露忠心,没有与灵葫往来。
对教内的反应,姜云通过灵葫的汇报已然了如指掌。
他对此结果并无意外,也并无不满。
有三霄、赵公明、孔宣等一批志同道合的精英汇聚到灵竹山,这第一步已然坚实迈出,足以支撑后续发展。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