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并未久坐于陈都。
他虽然已经安排人将蚩尤和轩辕的一举一动都记下,然后传递消息给他,但是这种办法始终比不得自己亲自下去,实地看一看,考察考察。
他深知,人皇之位,需德行兼备、能力卓绝,更要理解这广袤大地上的万千族人的根本需求。
他在位时期,聚焦的根本问题就是解决人族生存隐患。
一者是粮食问题,先前部落的食物来源基本都是通过渔猎,只有少量是采摘果实,但是渔猎活动大的危险性实在是太大,针对这个问题神农筛选适合人族种植食用的五谷,来代替肉食,减少因狩猎等行为造成的人员伤亡;
二者是伤病问题,无论是战斗还是非战斗导致的损伤,仅靠人族个人的身体自愈能力,终究是不够的,针对这些伤病问题神农尝百草意图梳理其中药性、药理,用以对症治疗病患,救死扶伤;
三者是防护问题,人族部落坐落于山野之间,与野兽虫豹为伍,一直以来都会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安全威胁,针对这个问题,对内他加强部落自身底蕴,进一步推行武道和仙道以及新生的神道,对外则是团结各方友好势力,以为外援,建立十二生肖、三瑞兽等守护模式。
人族在他的手中逐步消除了那些生存隐患问题,开始了快速扩张,在这个过程中,他已经察觉到,如今的部落形式实在太过松散,不利于人皇对这样广阔的疆域进行统一管理,这或许就是下一任人皇需要面对的考验。
带着这样的思考,他踏上了实地观察之路,他的第一站便是南方那以勇武闻名的九黎部落。
这会他内心其实还是很好奇,为什么突然之间,原本的平衡被打破,人皇印记果断抛弃了蚩尤,选择了轩辕作为下一任人族共主。
九黎之地,山峦叠嶂,部落依山傍水,寨墙坚固,岗哨林立。
神农化身为一位行游的老者,混迹于往来的人群中。
所见所闻,令他不由的点了点头,感觉非常不错。
九黎部落的一处训练场上,喊杀震天。
一位魁伟如山的青年,面容棱角分明,双目锐利如鹰,他正是九黎首领蚩尤。
这会他并没有站在高处指挥,反而是亲身下到
他演示的战斗步伐、劈砍的角度、格挡的技巧,简洁高效,带着一种极致的美感和战斗韵律。
神农仔细观察,这些技法绝非来自任何已知的仙人道统,更像是在无数次实战中生发、锤炼而出的本能,看起来真是不简单啊!
“看首领这一刀!看似简单,但发力时机和角度都妙到巅毫!”一个年轻的战士揉着被同伴看到激动处,用力拍打的肩膀,眼中满是钦佩。
“可不是嘛,”旁边的老兵接口道,“上月与邻近的磐石部冲突,对方仗着人多抢我们的猎场,首领只是让领队带着我们中的三十人,硬是破了对面百人的阵型,没杀一人,却让对方心服口服地退去了。
首领说,胜战在于击溃其胆气,而非一定要灭其身。”
神农默默听着战士们的言谈,觉得很有道理,过了一会他又隐藏自身行迹,将目光移向部落内部的议事之所。
此时恰好见到蚩尤麾下的一位令官在处理一桩纠纷。
两名猎人因一头猎获的巨型野猪归属发生争执,吵得面红耳赤。
“甲,你说你三日前已标记此兽行踪?”令官声音平和有力。
“是,首领!我在溪边大石上刻了印记!”猎人甲急忙道。
“乙,你于昨日在何处、如何猎杀此兽?”令官转头看向另一方。
猎人乙陈述了猎杀过程与地点。
令官略作思索,对二人道:“
山岩标记,风吹雨淋,三日后未必依旧清晰。
乙猎杀地点在更深处山谷,非甲标记溪流附近。
此兽应是甲标记后,自行迁徙入深谷被乙猎获。”
他手指兽蹄上新鲜的泥土:“泥色确是深谷红土。”
接着,他看向猎人乙:“
乙获此兽乃本领。
然甲确为先期跟踪,辛劳不能抹杀。”
按照首领定下的规矩,最终裁决:“兽肉各分一半,甲取一张最完整兽皮。
首领也有告诫,若遇到此类猎物迁徙迹象,应及时向上通禀,便于部落组织围猎,可减少冲突。”
众人心悦诚服。
有长老感慨:“首领虽年轻,定下的规矩却公平透彻,下属断事,依规即可,不看谁的声音大。”
更令神农意外的是,在部落边界的农耕试验地,蚩尤正带着几位年长者,用打磨的石器挖掘沟渠,试图引山泉灌溉一片较为干旱的坡地。
他们尝试不同的坡度走向,甚至将不同部落间交换来的几种耐旱野草种子,混种在改良后的田中观察。
“这样引水,水量似不够均匀。”蚩尤皱眉看着水流。
一位经验丰富的陶工建议:“或许可用中空陶管接引,分段控流?”
蚩尤眼神一亮:“好主意!你召集人手烧制,所需材料尽管提。”
他抬头望向远处更广阔的田地:“此事若能成,高地荒土亦可开垦,部落口粮能增不少。”
看着眼前之人,无师自通的内政管理、令人眼前一亮的军事见解、对现实民生的关注与推动……这一切,全都在蚩尤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
他像一块璞玉,未经雕琢却天然成型。
神农心中暗赞:如此人物,成长于斯,没有大能教导,却能摸索出这一套行之有效的部落治理与发展之道,其天赋才情、领袖气质,实属罕见。
还未继续考察轩辕,神农内心就已经开始有了倾向。
虽然心里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但是考察还得继续,不能半途而废。
告别九黎,神农北上抵达人杰地灵的北方有熊部落。
此地位于平原沃土,部落布局井然有序,耕田、猎场、居住区、议事广场划分清晰,显示出经过精心设计和规划的格局。
轩辕,这位被元始天尊看中、亲派玉虚宫首徒广成子代师收徒的天骄,正在部落首领居所旁新建的竹木高台上授课。
他身着素袍,气质温润如玉,却又隐含一股沉稳威严之色。
轩辕的声音清朗,清晰地传遍台下众人耳中:“
天行有常,星移斗转,观天象可定时节,分寒暑,利耕作。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