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灵异恐怖>致我最恨的你> 第337章 雨纷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7章 雨纷纷(1 / 2)

城市的雨夜遍地潮湿,雨坑上反射着霓虹灯影。

在荒废杂草横生的角落。

一只布偶兔忍着污脏路面,四肢着地蹦行,一条白蛇紧随其后,在地面扭曲爬行。

细雨蒙蒙。

在垃圾桶木板碎成渣渣,阿斗造成破坏力十足的环境中,蛇紧紧缠绕布偶兔,就在他追了她不知道多久,耽误了多少事情,想要将她勒死之际,他突然发现有什么在动。

鲜活,跳动,如生命降生于大地时。

在距今最遥远的尼古拉吸血鬼血族群栖居地,布尔斯帝国,每逢诞生新生儿,大地草木皆会受其滋润,就连空气天空都会受其影响,降下可以令人类身躯强壮百倍的血雨。

血族孕育不易,百年已是幸事,千年更为寻常。

Viper尘封万年的脑海记忆闪过血雨降临的景象,与眼前细雨重叠。

他情不自禁化身人类,伸出手迎接“血雨”降临。

白皙皮肤,晶红竖瞳,人类少年十九二十岁模样,低垂着头看掌心凝聚的雨水,痴痴呆呆不知作何感想,那雨水和正常的别无两样。

这是布偶兔所见,她觉得极为怪异,不过正合她意。

趁着那可恶的毒蛇突然傻了,她小心翼翼抬脚,一步两步,准备三十六计先走为计。

真正拥有凡胎肉体的高等进化动物,岂是一只连真正身体都没有的布偶兔可以衡量其对声音入耳标准的。

不过风吹草动,Viper猛然惊醒,看向掌心,嘲弄一笑。

都数万年过去了,他还是忘不了布尔斯帝国。

仰起头任由雨滴滴落在面庞,冰冷,熟悉的陌生。

你,还活着吗?

Viper浅浅歪头,看向逃窜中的布偶兔,只是吹灰之力,他便闪身到她面前,弯腰抓住那两只耷拉的耳朵,想到什么又改为双手。

一手托住脚,一手抓脖子固定。

这次已经不知道第多少次,布偶兔无计可施,直接蔫儿了,她不做挣扎,他省了功夫,才有耐心问话,“兔子小姐,你肚子里的孩子是谁的?”

布偶兔一脸懵。

她怀蛇蛋了?

嗯……

哪次怀的?

不可能啊怎么可能,她连真的身体都没有。

直升机降落在干枯草坪上。

梯子展开,头发花白,容貌为中年,身体佝偻驼背形似老年的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走了下来,一路走到老旧别墅前,从衣兜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丝绒首饰盒,打开盒子拿出一把钥匙。

左顾右看哪怕没人也避着,在钥匙插入门锁前,他从袖子里滑出另一枚擦得锃亮的钥匙顶替盒子里的钥匙,用这把打开了别墅大门。

门开,灰尘味令他咳嗽了许久,用其遮掩让钥匙回到衣袖内,而后颤抖着手把假钥匙光明正大放进盒子内。

进入别墅内部,踏上落了厚厚几层灰的地面,环顾四周见到处都是蜘蛛网,并无崭新处,在失落的同时也感到庆幸,因为这里除了他没人进来过。

他满意极了,转身把别墅门关上,熟练找到整个别墅的开灯处,随着按下一层层灯光亮起,点燃了大厅中央的餐桌,红酒烛台,餐盘。

蜡烛燃灭成液体干涸在烛台上,餐盘里的食物呈现灰黑色,已然是空壳虚无,他却对这些东西露出留恋不舍的表情,伸手拂过餐桌,酒杯,餐盘,最后停留在其中一把座椅上。

留下的不过灰尘味,连余温都不剩。

他自认叱咤风云一辈子,经历过大风大浪,在他眼中什么事都已是平常,却在这里眼红了一次又一次。

“咳,咳咳。”

他止不住地咳嗽,说不清是想到尘埃落定的往事,还是只有愧对和漫长等待的余生。

再一次。

他的身影踏遍了别墅的每一个角落,用这副每来这里一次,就会老去一分的残缺身躯。

走完了,停下来气喘吁吁。

不过四十九岁的年龄,却已经落得如此地步,接下来已不知还能再来几次。

江启怎能认命。

他看向地下室门口唯一灰少,比其他处算得上干净的黑板,一次次重回故地,等待这上面出现几个字,哪怕一个字一个符号也好。

可是,什么都没有。

什么都没有。

越看越心灰意冷,江启突然把目光转移到地下室的门,死一个,总比死两个好吧?!

进去看一眼就一眼,万一能救下一个人呢?内心蹦出这个想法,令江启本人都大为震撼。

他是疯了不成,居然会想害死兄弟。

但是。

二十多年了。

他的身体检测结果已经是七十岁高龄老人,他已经支撑不了那么久了,他等不到她回来了。

江启心一狠,拿起拐杖,撑起身体,用拐杖把黑板敲下来敲到地面后,一步步走向地下室大门……

河水市,龙湾山。

整座山被雾气环绕,山中更是如飞龙潜下,雾气腾腾似腾云驾雾,让采药人极易迷失方向。

说到采药人,当地发展不易,山中常有飞禽走兽,但草药众多,因此采药人是这一带百姓的普遍职业。

不过要想在三季雨多,山势险阻,茂密树林铺天盖地,偶有异兽的地带采药,就要预想到会遇到各种灾害。

但是拿命赚钱在这一带多为平常,因为离了这块地更不能养家糊口,多数百姓没得选。

好在近几年被圈为改造地带。

陆陆续续涌进许多商户,想要收购他们的草药,房屋等等,好心的多,骗子也越来越多……

要说好人也仅有两处。

慈善堂和青荷观。

前者是龙湾山山下最有名的草药堂,从市里进货,亏价出售,救世济民,让这里依山傍水而活,出山入山都需翻越层层叠叠山峦的百姓能吃得起药,看得起病,有劲活。

为这一带百姓省了很多开支,负担,民生整体向上发展。

后者前身是破旧道观,后一群女子脱俗入世入此观,为当地治病,引路,祈福,送斋,指点迷津。

宛如海中灯塔,山中救命之地。

山下,有人去慈善堂买了伤药回家,路上偶遇村民同好,便寒暄一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