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真正的沸腾,是在整整半天后。
当厂区中心那个实验室内,信号接收机屏幕上的绿色光点精准定格的瞬间,整个351厂,爆了!
和京城大首长们那种高屋建瓴掌控全局的喜悦不同,351厂的狂欢,是无数个日夜的汗水、辛劳与期盼,在此刻找到了最终的宣泄口。
“出来了!成功了!定位精度小于一米!”
测试员的嗓音极度激动,划破了所有人屏息凝神的寂静。
不需要再有任何命令,守在门口的研究员一把拉开了实验室厚重的铁门。
走廊里早已挤满了各个部门赶来观望的技术骨干和工人。
铁门打开的一刹那,外面的人看见了屏幕上那个明亮到晃眼的绿色光点,它就像一颗点燃引信的火星。
噢!
无法形容的欢呼声瞬间冲天而起。
戴着厚厚玻璃镜片的老工程师,一把扔掉了手里记录数据的笔和本子,像个孩子一样跳了起来,跟身边的年轻人用力拥抱,拍打着对方的后背。
一些年轻的研究员,脸上还挂着加班留下的油污,此刻却涕泗横流,靠在墙壁上,任由眼泪不断涌出。
这个光点,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坐标。
那是他们亲手将最基础的零件、最底层的代码、最艰涩的理论,一步步堆砌起来,送上天际后,来自宇宙深处给他们的终极回应!
我们做的东西是世界上最好的!
在这一片欢腾的海洋中,余宏只是安静地退了出来。
他倚在门口的墙边,看着眼前一张张激动到扭曲的脸,心中的情绪却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是成就感,但更多的是来自后世的急迫感。
他不认为这是胜利,这仅仅是入场券。
真正的硬仗,现在才刚刚开始。
他转过身,向着那栋专门为芯片项目建造的超洁净厂房走去。
……
推开层层气密门,穿上从头到脚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防尘服,一股高效过滤系统独有的超洁净味道扑面而来。
这里是李杰的总工办公室。
他没有出去庆祝。
此刻,他正俯身在工作台上的一台高倍电子显微镜前,目不转睛地观察着一块刚刚流片成功的晶圆样品。
在他的视野里,无数密密麻麻规整无比的晶体管电路结构,在硅基上延伸。
余宏给他的技术,让他在这里创造了这个时代的人无法理解的奇迹。
鹰酱国内,英特尔和德州仪器正拼死拼活地在3-2微米的工艺上挣扎,军方最顶级的芯片堪堪摸到1.5微米,也就是1500纳米的门槛。
而李杰眼前的这片电路,其最窄的线宽,是500纳米。
整整三倍的代差!
正是靠着这500纳米的芯片,北斗卫星才能够如此精准的定位!
“李总工。”
余宏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李杰像是被惊醒,猛地抬起头,透过厚厚的防护面罩,他眼中的光芒亮得吓人。
“余厂长!”他献宝似的指着显微镜下的晶圆:“我们的RISc架构,五百纳米制程处理器,良品率……已经突破了30%!”
他挥舞着手里的报告。
“北斗成功了!我这边的主控芯片也能量产了!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他已经不再是单纯跟着余宏图纸施工的技术员,他现在已经能够举一反三,看清这条技术路线背后的恐怖潜力。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