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喉咙感觉一阵干燥,手心渗出了汗。
在没有启动加力燃烧的情况下,只凭借常规动力,在12000米的高空,实现了1.5马赫的持续飞行。
超音速巡航。
这个只在鹰酱的幻想计划里出现过的名词,今天,他做到了。
这意味着这架飞机可以在不大幅消耗燃油的情况下,长时间长距离地保持超音速突防,这对战机的作战半径和战场主动性,是一种颠覆性的提升。
第二次试飞,机动性测试。
这一天,王威获准进行了一系列高G机动动作。
他驾驶着战机,高速平飞,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猛然向后拉动驾驶杆,同时踩下脚蹬。
他准备做一个标准的殷麦曼翻转。
他曾经用歼-7做过无数次这个动作,每一次都是在失速的边缘。
但这次不一样。
在他向后拉杆的一瞬间,他肉眼看到座舱前方的两片鸭翼和主翼、垂尾形成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角度。
庞大的机身仿佛撞在了一堵无形的墙上,巨大的过载力瞬间压遍全身。战术显示器上的G值瞬间从1G飙升到了9G。
他眼前的景物变灰,但他依靠强大的身体素质死死地扛住了。
而座下的战机,没有任何多余的晃动,就像是一个完美的陀螺,在空中完成了一个极小半径的暴力机头指向。
指向性精确,干净利落。
一个同样观摩测试的老飞行员,用望远镜看着这一幕,手中的望远镜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
“它的过载能力……”
王威在机舱里大口喘着气,但他的声音里满是掩盖不住的兴奋:
“太恐怖了!它的操控响应能力比我的神经传导速度还快!”
地面指挥中心里,只有余宏脸色平静,他在记录本上写下数据。
飞火推一体系统,它把人类的意志,通过电传系统,无损地传达给了飞机的每一个控制面。
它不再是你驾驭的一块钢铁,而是你身体延伸出去的一部分。
第三次试飞,是足以被载入人类空战史的一次模拟。
那一天,王威再次驾驶天枢02号升空。
同时,基地里起飞了两架作为陪练靶机的歼-10。
这是宋文的得意之作,是三代机的标杆。
然而,空战从一开始就不存在。
王威低头看了一眼他的主显示屏。
屏幕上根本就不是一个传统的雷达扇面,而是一个清晰的圆形360度战场态势图。
他,就是圆心。
早在150公里外,他的屏幕上,就已经出现了那两个歼-10的光点,并且被系统用一个红色的倒三角框稳定地标记着,旁边还有高度,速度等详细参数。
他甚至都没有打开自己机头的主动雷达。
是遍布机身的被动传感器和通过北斗数据链传来的地面雷达情报,为他勾勒了整个战场。
地面指挥塔里的年轻参谋官嘴唇都在颤抖,他大声对着通话器报告:
“报告,塔台主雷达,扫描不到天枢02!重复!雷达屏幕上是干净的!”
这句话通过公用频道,也传进了两名歼-10飞行员的耳机里。
一瞬间,两人脸上的骄傲变成了无法理解的惊骇。
我们明确知道那里有一架歼-20,但地面雷达却说那里没东西?
这是他们第一次亲身验证那个传说中的性能。
隐身!
而王威只是在140公里外,轻轻用手指在屏幕上点了一下,锁定了一个目标。
武器系统提示音响起:【导弹已完成数据装订,允许发射】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