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这他妈分明讲的是断袖!
璃月港的海风从开了一条缝的窗户里溜进来, 轻轻翻乱了桌面上的纸页,露出
不合时宜的风总是会扰乱人的思绪,多托雷的目光在那几张被翻乱的纸上停留了一瞬, 而后干脆利落地伸手关上了窗。
照璃月人的观念来算,愚人众的博士大人在某种程度上也能算是颇具仙缘。
大约四五十年前,多托雷曾在璃月游学。
那时他听闻青墟浦有一处无人能解的机关,璃月冒险家们都认为那机关之后定隐藏着珍贵无比的宝藏。出于好奇, 他雇佣了一位本地冒险家带路, 来到青墟浦的遗迹之中。
数日后, 他从遗迹中带走了一册残损的研究笔记。
那些冒险家们说得很对,在青墟浦无人能解的机关之后的确藏着珍贵的宝藏。甚至在多托雷看来,这几乎可以算得上是璃月全境最珍贵的东西也不为过。
他带走的笔记中记录了大量的实验数据, 实验目的十分明确:利用从坎瑞亚获得的技术对人体——或者说仙体进行改造,使其能够拥有更强的深渊力量适应性。这还仅仅只是众多笔记中的一册,在他解开谜题后发现的笔记几乎能够堆成小山, 在另几本上他还看到了有关深渊力量(笔记之中明确将其称之为虚界力)的转化与利用,以及利用光界力抵消虚界力的可行性分析等内容。
多托雷无法形容自己在看到这些笔记时的感受, 这些实验记录都有明确的时间标识, 横跨上千年。其中提出的各种猜想,有不少都与自己不谋而合。
他翻阅着笔记,恍然间错觉自己正站在时光的湍流中与这位研究者进行对话。
笔记的主人在实验记录的背面用近乎狂乱的笔触写下,无论人类或是仙人,一切有形体之物的本质都可以归结为器物。世上的器物很多, 而人类、仙人、魔神的躯体之所以更加精密,是因为它们相比普通的死物多了一项容纳灵魂的功能。
故而理论上, 容纳灵魂的容器可以进行改造,甚至可以从无到有地凭空制造。
或许是因为笔记的作者是一位仙人, 所以遣词造句都富有璃月古语的韵味,许多名词的使用也与他曾在教令院中接触到的大为不同。
但这并不影响这些笔记的质量。科学的语言总是相通的,不管它被用什么语言表达出来,其本质永远都只会有那永恒的唯一一个。
他都想见见这位作者,并与他友好地交流一下学术思想了。
多托雷原本想尽可能将所有笔记都带走,只可惜,遗迹之中有看守宝藏的恶兽。那恶兽在与他对话过后认定他不是什么好东西,一言不合就动手,险些杀掉他的一个分身。唯一被带出遗迹的笔记便是因此残损,且如果不是对方被封印限制,他甚至连残损的笔记都带不出去。
在护着怀中的笔记被扔出遗迹之前,他记住了那只凶兽身上最显眼的特征——灿金色的、耀眼又诡丽的重瞳。
在那之后,他又数度到访,却没能再找到进入遗迹地下部分的方法。只在遗迹深处的某处角落之中发现了一座石碑。
按照璃月人的风俗,封印恶兽魔神之地的石碑通常会刻下被封印之物的恶行,以警告世人使其远离。此处的石碑也同样,正面刻写着设下封印者对误入之人的告诫:
[十里青浦,帝子眠处,鬼神勿惊,闲人止步。]
但与其说这是为了告诫世人,倒不如说其实是为了护住此地的清净。
多托雷了然。
那凶兽原来不是凶兽,而是璃月的仙人,甚至于被冠以“帝子”的称呼。
那么这位的身份已经显而易见了。
魔神战争时期曾经追随岩神征战的仙人为数众多,能被称为帝子的只有那位民间颇为推崇的“妙法太子”。相传其身具五德、通晓六艺,武能冲锋陷阵,文能教化离民。在其信仰尚且蕃盛的年代,人们相信他能够消灾解厄、伏魔降妖、保佑兵将武运亨通,且呼名即应,是一位相当勤勉的仙人。
他并不在意这位如今被封印在此的仙人对自己到底是何态度,仙人的不友善与那些视他为怪胎的人没什么不同。他也不在乎为什么这位仙人明明做了和自己相似的研究,却还始终坚持着道德底线,认为这种行为并非正道。
事实上,如果璃月的仙人与他的道德观一模一样,那他反倒要怀疑一下岩神的识人能力。
闭门造车是学者的大忌,他当然十分乐于与一位志同道合者进行愉快且高效的学术交流。但如果这位与他进行了相似研究的学者困囿于道德的操守,而不愿意与他为伍,那么至少他要通过一些必要的手段,以最小的代价获取他所渴求的那部分知识。
故而半年前,当一位迷茫的愚人众新兵苦恼于自己的去处时,有人在他的面前提起了“璃月”这个地方。
数月后,执行官“公子”到达璃月,计划逼迫岩神现身时,“破坏青墟浦处的封印放出被镇压的岩神之子”这一提案与其他方案一起混入了他的案头。
而几乎是在奥赛尔被放出的同一时间,青墟浦的封印也被人为破坏,“帝子”的安眠最终还是被打搅。
现在,多托雷想。
该是时候正式向这位虽然有着极强的道德感,但却依旧喜欢一意孤行的仙人提出合作了。
他会同意的。
*
和裕茶馆的老板终于在白天堵住了自己的新摇钱树——某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爱来来不爱来就找借口不来的小爷。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