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照月楼
与花一两接头,再一同前往照月楼核验身份,这一路上的进展,都异常的顺利。
不得不说蔺泠亲自去迎的江湖友人,还是相当有头有脸的,也确为风月场所的熟客。
不仅同守在照月楼核验身份的管事极其熟络,还与门口迎客的姑娘们相谈甚欢。
听闻蔺泠扮作的“新雨姑娘”乃是他的修侣后,不敢冒犯,只以法器检验过需登台献曲的闻朝意,登记下“兰璟”这个化名后,便引着三人,入了楼中。
从客栈到城南,再折返回照月楼,一来二去,折腾了一两个时辰,这会儿日头已西斜,离黄昏时分不远了。
大多江湖人士也都选在这时登门,见到花一两,不免寒暄几句。
蔺泠不愧为见过大风大浪之人,将侠女这一身份扮演得相当不错。
而闻朝意,只需本色出演,将初入风月场所的震惊、无措、局促,以及对蔺泠这个引荐人的依赖和信任,不假掩饰地表现出来,即可。
像他这样被当作“贺礼”送入楼中的小公子,并不少见,或者说基本每一伙登门贺寿的江湖人士,都投辅国将军所好般的,带了一两位过来。
放眼望去,花枝招展,千娇百媚,似闻朝意这般拘谨怯懦的,根本不会吸引到旁人的目光。
当然,这也正是闻朝意想要的,没人注意他,便能以不留任何痕迹的天生天眼,一窥在场诸位的魂相了。
很快,他就发现了问题。
青楼女子多苦命,魂相也大多黯淡缥缈,因无父无母,亦无真心疼爱之人,而扎不住根,没有完整的因果,只有断续的尘缘。
管事老鸨重利贪财,魂相的铜钱味极重,分明腰缠万贯,却为金钱捆缚,无法脱身。
江湖人士浪迹天涯,满身因果尘缘,有救命之恩,亦有杀父、夺妻之仇,环环相扣,难得善解。
唯有送入楼中的“贺礼”最奇怪,凡核验通过,允许进入楼中的,皆魂相清透,修为平庸。
闻朝意不禁联想到,蔺泠曾说,“辅国将军好魂相清透之人”。
如此看来,利用寿宴挑选上供的“贺礼”,表面上是供达官贵人玩乐,实则恐怕是借助江湖人士的手,挑选魂相清透之人,作为炉鼎,炼制骨香。
毕竟自己找,哪有挑别人送上门的方便?
闻朝意心下一紧。
他不确定那管事手中的法器,究竟是只能检测出魂相是否符合作为炉鼎的要求,还是说,它能如天眼一般,清晰地看出在场的众人,究竟谁的魂相最为干净清透。
又或者说,偌大的照月楼,奇人异士无数,会不会有人,看出自己的魂相是整座楼中最为明亮耀眼的,并将此告知同在楼中的辅国将军?
他紧张得抱紧了怀中的桐木琴,正与花一两交谈着的蔺泠有所察觉,在他的左肩与肩胛上各拍了两下,像是在安慰。
可闻朝意却愣了一下,这是问君山弟子追捕邪魔时的暗语,意为“别担心,我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最为基本的一类暗语,即便小仙修不曾出山,也时常听师兄们提及。
这使得他略微放心了些许,虽对蔺泠有所怀疑,但对方没必要费尽心思将他带入照月楼,只为了让他被林家抓去做炉鼎。
何必呢?他本就是问君山养的炉鼎。
如是想着,闻朝意随蔺泠与花一两进了楼中。
按照规矩,“贺礼”并不能随宾客一同入座,应在献曲或献舞后,进入照月楼准备好的房间内。
若登台时被林家人相中,便会有专人记下该“贺礼”入楼时所登记的姓名,以及安排给他的房间名,而后,林家人会亲自“上门拜访”。
方才花一两与众人寒暄,耽搁了不少时间,三人被引入楼中时,上一位舞姬一舞已罢,按照登记顺序,下一个便该是“兰璟”登台。
蔺泠又拍了拍闻朝意的肩背,耳语道:“去罢,花兄都给你打点好了。”
闻朝意不明所以,抱着琴硬着头皮,怀揣着满腹疑虑与不安,在众人对舞姬意犹未尽的评头论足声中,登了台。
舞台很大,装点得相当华丽,地板上甚至散落着星点金箔,也不知是哪位舞姬伶人所留下的。
楼中小厮为他搬来了成套的桌椅,皆是红木。
闻朝意将琴置于桌上,深吸了一口气,刚想擡眸看向台下,舞台两侧忽地有淡红轻纱自穹顶落下,正正好好铺开在琴桌跟前,若隐若现地掩住了台下看客,看向他的目光。
这恐怕就是蔺泠口中的“打点”了,他心道。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