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127 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每一次纳米……
数学界目前大热的猜想便是千禧年猜想, 是2000年5月M国克雷数学研究所公布的七大难题。任何人只要解决其中一题,就可以获得克雷数学研究所提供的一百万美元奖金。
MAD族存在性特定猜想并不属于千禧年猜想,但它也绝对不是冷门猜想。尤其是去年D国两名学者将这个猜想的婴儿版解开之后, 更是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
但时至今日依旧也没有人能够解出这个猜想, 证明MAD族是否存在。
能够在A大进行教学任务的老师基本上都已取得国际公认的重大研究成果,他们基本上知道这个猜想的含金量。听到周成行这句话后, 他们不由睁大了眼睛, 不可置信地再次重复了一遍:
“你说谁?”
“连景?”
“等等,快让我看看。”
很快一群老师围在了周成行的身边, 周成行块头很大,胳膊上都是肌肉,是一个十足十的猛男。但此刻被这么多人围在中间时, 他还是明显感觉到那种久违的紧迫感。
他不由替连景担心起来。
他话说得是不是太快了, 或者应该谦虚一点,先请这些老师看看。
但话都说到这里了,周成行也不是认怂的人。更何况, 他相信自己和连景。这样想着,周成行道:“你们也太着急了些,我把他打印下来, 你们看看?”
“直接放投影上吧,我们可以讨论讨论。”
这些老师性子太急了, 尤其是这篇论文还牵涉到连景身上, 他们可还是记得连景“一个月, 发表三篇顶刊论文”的言论。
他们现在可就在吃瓜第一现场,怎么能不着急呢?
数学办公室有一个巨大的投影和白板,平时都是用来研究某篇顶刊上的论文,却不曾想这一次用在了自己身上。
周成行的动作也很利索, 他本来就干过了这行政类的事项,不过一分钟,便将连景这篇论文给投影了上去。在论文投影上去后,所有老师都停止了说话,有一些老师还极为郑重地戴上了自己的眼镜,开始阅读起来。
看着看着,他们时不时点头,又摇头,渐渐地,他们开始低声讨论起来。整个过程持续时间很久,久到有老师到了上课时间,才舍得离开。
当这些老师站在讲台上时,看着底下同连景差不多大的学生时,他们的内心不由充满了希望。
万一,他们的这些学生里也有好苗子呢?
也因此,这些老师的神色难得变得温柔了起来。然而很快,他们发现,这些学生简直就是“朽木不可雕也”,怎么连一个复变函数都学不会!
“你们简直太让我失望了,看看你们看看连景!”
底下的学生:瑟瑟发抖。
他们就说今天的老师怎么这么严厉,原来是因为连景。
但连景又干了什么啊?
然而他们的老师可不会替他们解答,在教授完这些学生后,这些老师便头也不回地回到了办公室。此时此刻,办公室里剩下的老师已经对连景论文中的数据和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较于去年D国那两位学者的证明过程,连景的过程是在各种模型分析上,引用拉姆齐性质和不变函数与等价关系,从而证明MAD族猜想并不存在。”
“这篇论文确实挺完善的。我还以为连景这小子在吹牛,没有想到真被他写出一篇论文了,就是……”
这名老师拉长了声音,引得周围其他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周成行有些紧张地看着对方,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这名老师笑眯眯地开口说道:“这连景的英文是不是不行啊,我怎么看到有好几个语法错误了。”
听到这句话,所有老师都笑作一团。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连景爱国啊。”又一名老师强行给连景挽回些颜面。
“这可不行啊,到时候连景在国际数学会议上做报告,开头就语法错误的话,那就丢我们A大的脸了。到时候,他们都说我们A大教数学行,教英语不行啊。”
说完这句话后,这名老师又转头看向周成行笑着说道:“连景胆子是不是很小?等这篇论文发表后,让他在A大报告厅做一场报告,要全英文的。”
连景胆子小吗?
当然不小。
他能在众目睽睽之下说出那样的豪言壮语,足够说明他的胆大。但是周成行也知道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后者,让连景在A大报告厅做报告,足够说明A大的态度。
哪怕连景最后没能发表三篇顶刊级的论文又如何?
他就是我们A大的学生,A大给他做靠山。
连景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被A大的老师们笑话,他这段时间确实没有将精力花在英语上。他光是写论文的时候就用了大量的专业词汇,所有英文放在一起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的。
他根本就没有发现有语法错误!!
直到他的英语语法被周成行老师一行一行修改过来后,连景这才感觉到心虚。他将这篇论文重新修改完毕后,便按照周成行老师的建议,发在了《M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邮箱里。
做完这些后,连景的注意力这才落在面前的芯片研究上。
在上了三四天的课程后,郑成果然按照王陆所说的那样让他们自由组队,人数限制在2-3人左右。
连景本来只跟王陆组队,他们两个都是数学专业,可以一起对算法进行优化,反正按照郑成说的那样,只要对现有芯片的其中一项进行优化,便算成功。但是他没有想到,方逾棋就这样跟在了他的身后。
“你不组队?”
方逾棋盯着连景看了好一会儿,那双深蓝色的眼睛就这样定定地看向连景,随即在连景的注视下,他慢吞吞地说道:“我不认识他们,没有人跟我组队。”
连景:?
他看了一圈周围,有不少人看向方逾棋所在的方向跃跃欲试。连景可以肯定,一旦方逾棋里离开了他,他肯定就被其他实验员围住了。
方逾棋见连景没有答应,又慢吞吞地补充道:“他们看我跟你一起,所以不愿意跟我组队。”
还怪我了?
连景简直要被方逾棋的这句话给气笑了,但他没有拒绝对方,反而再次开口朝着对方确认道:“这次内容关乎芯片改进,我们小组现在已经有3个人了。如果你加进来的话,没有人能对你的材料学提供任何帮助。”
“但我不需要帮助。”连景的话音刚落,方逾棋便开口说道。直到这个时候,他好像才展露出自己的锋芒,他看向那些时不时将目光落在他身上的实验员里,目光微冷,“我从来靠的都是我的脑子。”
“跟我同专业的,也并非谁都能成为我的队友。”
一旁的王陆听到方逾棋这句话时,微不可察地后退了一步。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方逾棋并非没有锐气。
此刻两人的磁场叠加,周身的锋芒映射,非但不会成为彼此的阴影,反而变成相互折射的光芒。
王陆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觉,他好像见证了什么了不起的历史画面。
“行。”
连景果断地答应了方逾棋的组队。有方逾棋在,他们注定能在材料学上有所创新。既然如此,一个小组,两个创新方向,这让他们同其他小组相比,更能脱颖而出。
……
……
28n的芯片它的核心便是晶体管,其工作原理是基于半导体物理中的载流子输运理论,涉及电流驱动公式、制程相关的关键技术公式、延迟公式和功耗公式等。
无论是28n还是14n的芯片,它的芯片制程其实不直接决定算法,但会影响硬件架构对算法的支持。
对目前28n的芯片制程来说,可以通过数据局部化优化、计算优化、并行化与任务调度等多方面进行调整,采用轻量化的方案,利用成熟工具链,从而在28n芯片的硬件限制下,将算法性能提升2-5倍。
在这样的情况下,连景和王陆可以在两个星期内将28n的芯片算法进行改良优化。
而方逾棋那边则更加清晰,他可以将芯片的衬底与隔离结构进行创新,将顶层Si厚度减至10n以下,埋氧层减至25n,抑制短沟渠效应……
方逾棋说了一大堆专业术语,连景听得很认真,但也一知半解,但从方逾棋这百无聊赖的语气中不难看出,这些内容并没有太大的难点。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