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武侠修真>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250章 朝为田舍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0章 朝为田舍郎(1 / 2)

经过曾瑞等人的初审,吴熙和其他优异士子的答卷,很快就被送到了江瀚的案头。

“大帅,这些答卷是我和几位阅卷官共同审出来的,请您过目。”

“此外有三人当为一甲,分别剑州吴熙,南部县陈安,阆中周德福。”

“两位是明廷秀才,一位是保宁府衙的工房老吏。”

贡院衡鉴堂内,江瀚端坐于上首,随手接过曾瑞递来的卷子,一脸诧异:

“哦?还真有吏员能进一甲?”

“本以为开放吏员上升,只是做个千金买马骨的姿态,没想到里面还真有人才?”

曾瑞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谁说不是呢。”

“这周德福的卷子我看了,农桑以兴修水利为切入,环环相扣,一看就是个干实事的。”

“其他两道钱粮和刑名题,答得也还不错,所以我就把他的卷子提到了一甲,给您过目。”

江瀚快速扫了一眼周德福的试卷,满脸欣慰:

“嗯,不错,可为一方县令之选。”

“这帮人你还别说,一手台阁体写的漂漂亮亮的,一个墨点都没有,乍一看和印刷出来的一模一样。”

“其他两人呢?”

曾瑞凑上前去,翻起另外两张试卷:

“这两人都是秀才出身,都是因家中贫困不得不回乡务农,养家糊口。”

“两份卷子的作答也各有千秋,只不过下官认为,还是剑州吴熙更胜一筹。”

江瀚接过两份卷子,一一对比起来:

“是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曾瑞杵在一旁,指着卷子解释道:

“从第一题农桑来看,两人都颇有见解。

“一个提出了轮种养地,一个提出了选种增产,可谓是不分上下。”

“但区别就在第二题,剑州吴熙看出了您题目中的小心思,而且还特意做出了批注。”

“而南部县的陈安,则中规中矩的写出了答案,没有提出异议。”

江瀚默默点头,目光扫过两份工整简洁的卷子。

如曾瑞所说,在钱粮一题上,这个叫做吴熙的士子更胜一筹。

最后,他的目光停留在刑名题上,尤其是关于大将处置那段。

看到“戴罪立功,以观后效”几个字后,江瀚重重地点了点头。

“好,有见识,懂进退,更重要的是分得清立场。”

他屈指在吴熙的名字上重重一敲,

“此人当为今科状元。”

“他现在在何处?带他来见我,我要面试一番。”

曾瑞屈伸一揖:

“此人家中困苦,盘缠不够,正在锦屏书院暂住。”

“我这就派人去找他,那其他两位呢?可要一并带过来?”

江瀚摇摇头:

“不用,先把他带过来,我有事要交代。”

州衙后堂,江瀚亲自召见。

很快,睡眼惺忪的吴熙便被带了过来。

他被引进来时,强自镇定,但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出卖了他的紧张。

这么晚了,突然把自己从书院叫来,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曾瑞口风很紧,只说是大帅召见,丝毫不肯泄露丁点消息。

搜过身后,吴熙低着头,跟着曾瑞缓缓走进大堂。

看着上首那位搅动川北风云的叛军头子,吴熙深深一揖:

“学生吴熙,拜见大帅!”

“免礼。”

江瀚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仔细打量着吴熙,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儒衫,身形有些瘦弱,但脊背挺直,眼神里有种被贫困磨砺出的坚韧。

“剑州团石村人?”

半晌后,江瀚开门见山地问道。

吴熙恭恭敬敬:

“回大帅,正是。”

“家中.听说颇为艰难?老母卧病,弟妹年幼?”

江瀚的语气平淡,却让吴熙心头一紧。

“是”

吴熙声音低沉,带着一丝苦涩,

“家父早逝,全赖学生耕种糊口。”

“这次有幸得闻大帅的招贤令,便想破釜沉舟,换个活法。”

江瀚眼中精光一闪,

“换个活法?”

“不错,本帅要的就是野心家。”

“我且问你,你这卷子上的农桑一题中的轮种法可是真的?你亲自上手试过吗?”

吴熙定了定神,条理清晰地回答道:

“回大帅,学生家贫,自幼随父耕作,深知地瘠之苦。”

“家父去世后,更是年复一年劳作在田间地头,对轮种法可谓是烂熟于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