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愣了愣,半晌才低声回答:“想明白了,人不能光想着往前跑。跑得再快,也有东西追不上。”
赵楠点点头,眼神认真:“你说得对。咱们这代人啊,总想出人头地,可到头来,能陪你走到最后的,还是家里人,还有那些不离不弃的朋友。”
那一刻,我心里像被触动了一下。倩的影子再次浮现,可这次没有让我崩溃,而是带来一种缓慢的心疼。
下午,赵楠带我去镇上,说是有人在修旧礼堂,缺几个人手。我跟着去了。
礼堂是我们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的地方。那时夏夜里,院子里挤满人,大人们搬着小板凳,小孩们趴在前头,眼睛亮晶晶地盯着幕布。可这些年,它荒废了,屋顶漏水,墙壁斑驳,早就成了闲置的破房子。
这次村里打算重新修缮,说以后可以用来办集体活动。
我看着那一堵堵破墙,心里涌起奇怪的情绪。那不仅是一栋房子,而是我们童年的记忆,是无数夜晚笑声和掌声的承载。
我没多想,拿起铁锤就跟大家一起干。我们拆掉旧木梁,抬走碎砖瓦,又重新钉上新的木架。汗水浸湿衣背,手掌磨出小泡,可我没有退缩。
赵楠在一旁大声喊:“小浩,你这劲头比以前打篮球还猛啊!”
我哈哈大笑:“那时候是瞎跑,现在是干正事。”
大家都笑了,笑声在旧礼堂里回荡,仿佛把那份久违的热闹重新唤了回来。
傍晚收工,夕阳透过破旧的窗框,把礼堂里照得一片金黄。我们坐在台阶上歇气,风吹过,带着尘土和木屑的味道,却让我觉得心里异常宁静。
赵楠点燃一根烟,递给我,我摆摆手:“我早戒了。”
他笑:“那更好,活得清爽。”
我看着他,又看着眼前渐渐修复的礼堂,心里忽然有一种久违的踏实感。仿佛这些简单的劳作,把我从失落的深渊里,一点一点拉回了生活。
晚上回到家,母亲见我满身灰土,皱眉说:“你一天到晚跟着他们瞎折腾,累坏了怎么办?”
我笑着说:“妈,我觉得挺好,累点心里反而轻松。”
母亲愣了愣,似乎也看出我脸上久违的笑意,叹口气:“那就好,只要你好好的,怎么都行。”
我点点头。
躺在床上,我想起今天的重逢,想起那些笑声和劳作,心里没有了前些日子那种窒息感。倩的影子依旧存在,但不再是撕扯我的幻觉,而是温柔地提醒我:生活还在继续。
我忽然觉得,也许这才是最该珍惜的——不是拼命去忘记,而是学会带着遗憾继续走下去。
而这一切,竟是从一次老同学的到来开始的。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