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6日
今天早晨吃过饭,我忽然想出去走走。母亲见我站在院子里发愣,笑着说:“要不你去镇上转转?别老闷在家里。”
她的话像一股推力,把我从迟钝的日常里推了出来。我骑上自行车,顺着乡间的公路往镇子去。春天的风已经没有冬日那般刺骨,空气里带着一点泥土和青草的味道。路两边的油菜花刚开,黄灿灿的一片,像一块铺开的地毯。
我心里慢慢生出一种说不出的安稳感。
镇上的街道依旧不算热闹。因为疫情的缘故,人们出行谨慎,大多数店铺门口挂着“暂不营业”的牌子。偶尔有几家小摊摆出来,卖的不是蔬菜就是生活必需品。
我推着车走在街边,不知为什么,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最喜欢逛的地方——旧书摊。
那时候,镇上的邮局旁边有一个卖旧书的老头,摆着一张破木桌,桌上摞着厚厚薄薄的书,封面大多泛黄,有些书页已经缺角。但对我来说,那些书就像是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往邮局那边走去。远远地,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一个戴着灰色帽子的老人,面前摆着几箱旧书,果然还是那个摊位。
我走过去,他正低着头整理书,听见脚步声抬起头,眯着眼看了我一眼,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
“挑书啊?”他声音沙哑,却和记忆里的几乎一模一样。
我愣了愣,点点头:“嗯,好久没见您了。”
他没认出我,只是摆摆手:“随便看,喜欢的拿走就行。”
我蹲下来,一本本翻看。旧书的纸张散发出淡淡的霉味,却让我莫名心安。这里面有小说,有散文,也有一些泛黄的杂志。手指滑过那些书脊,我忽然像是触摸到了自己的过去。
有一本封面破旧的散文集吸引了我。封面上印着几个字:《海边的日子》。我心里一颤,把书抽出来,随意翻开。里面的文字简单,却带着一种温柔的调子,讲的就是一个人在海边生活的点滴。
读到一段写海风的描写时,我的眼眶微微发热。那种风,我在不久前才亲身感受过。只是当时,我的心里满是空洞与悲伤。
现在在字里行间再遇到它,仿佛变得不一样了。文字把那份冷烈转化成了可以咀嚼的诗意,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安慰。
我抱着书发呆,老人走过来,看了我一眼:“喜欢就拿走吧,五块钱。”
我点点头,把书放在怀里,像是抱着一个久违的朋友。
继续翻下去,我又看到了几本旧的练习册,上面密密麻麻写着陌生孩子的字迹。那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在院子里写作业的画面,墨水在纸上晕开,母亲在旁边催促我快点写完。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