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沉默了一会儿,只听见河水轻轻拍打石头的声音。我心里忽然觉得,阿强这些朴素的话,比很多大道理更实在。
午后,我一个人去了镇上。沿着熟悉的街道走到邮局口,那位摆旧书摊的老人还在。他正低头整理书,看到我时只是微微点头。我已经习惯这种默契,不必多说话,彼此都明白。
我挑了一本散文集,翻开时,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车票,票面上印着“武汉—孝感”。我愣了很久。那城市的名字让我心口微微收紧。
老人看我盯着那张票发呆,淡淡说:“别人留下的痕迹,你就当是一段故事。”
我点点头,把书抱在怀里。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傍晚的时候,堂哥来家里。他说最近生意有些清闲,想带我去铺子里帮帮忙。我笑着摇头:“等过阵子吧,现在还没准备好。”
他没有勉强,只是拍拍我肩膀:“慢慢来,急不得。”
晚饭后,我把白天在书摊买到的那本书放在桌上,翻到夹着车票的那一页。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文字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其实并没有那么远。每一本书,每一段话,都可能与某个陌生人的生命交错。或许我的文字,也能成为某个陌生人生命里的微光。
夜深时,我继续写。写白天看到的那张车票,写河边的水声,写父亲钉木板的样子。写到最后,我忽然在纸上加了一句:
“我希望有一天,能把这些零碎的文字,汇成一本属于自己的书。”
写完这句话,我愣了很久。以前从不敢想这种事,总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只是碎片。但如今,这个念头像是一粒种子,落在心里,生出一点点微小的芽。
合上笔记本,我走到院子里。夜色笼罩四周,远处的山静静矗立,偶尔传来狗吠声。空气里还有淡淡的泥香,让我觉得整个人被安稳地包裹住。
我轻声对自己说:“写下去,就当是一条路吧。”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