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强点头附和:“对,你这几天写东西也好,干活也好,至少不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等。”
我低头吃饭,心里却慢慢涌起一种力量。也许他们都看在眼里,只是没有说破
午后,我独自走到村后的老屋。那是爷爷留下的,早已空置,墙壁斑驳,门板歪斜。推开时,一股陈旧的木头味扑面而来。屋里静得出奇,只有梁上的燕子偶尔扑翅。
我在那张旧木桌上坐下,手掌摩挲着布满划痕的桌面,像是能触到许多年前的声音。小时候,父亲常在这里修农具,母亲在旁边缝衣服,而我趴在桌上画一些乱七八糟的涂鸦。
那时的日子简单到只剩下晨昏与四季,心里从未有过今天这样的重量。可回忆并没有让我更悲伤,反而让我想起:哪怕风雨再大,家一直在。
我把这些写进笔记本:“第二十一天,旧屋里的影子提醒我,时间带走了笑声,却没有带走陪伴。土地和家,就像沉默的信件,早已在我身边。”
傍晚时分,天边的云被夕阳染成一片深红。父亲还在院子里忙活,母亲坐在门槛上择菜。我帮着点灯,灯光照亮屋子,也照亮了我的心。
吃饭时,父亲忽然说:“等这阵子忙过,你要是想出去走走,就去吧。家里不用担心,随时能回来。”
我心里一震,看着他那双布满皱纹的手。父亲很少说这样的话,他的沉默往往比任何劝慰都厚重。那一刻,我心里涌上一股暖流。
夜深时,我再次翻开笔记本,把今天的所见所感都写下来。灯火摇曳,我的心却出奇平静。我写到最后,添了一句:
“等待并不孤单,旧日的影子一直在我身边,提醒我:走出去也好,留下来也罢,我都不会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写完这行字,我放下笔,窗外的虫鸣与风声像在回应。心口那股压抑,慢慢散了些。
我知道,明天还是要继续等。
但这份等待里,已经有了家的温度,有了旧日的影子,有了能让我前行的力量。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