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听后没再说什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仿佛心里也被触动了。
买完东西回村时,太阳已经升高。路边的槐树投下斑驳的阴影,牛车慢悠悠地晃过,车辙在泥地里留下深深的印痕。母亲走在前头,背影被阳光拉得细长。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这条土路不仅通往家,也通往一种稳稳的心境。
回到院子,我把买回的东西放下,母亲去厨房忙活。我坐在屋檐下,把笔记本拿出来,写下:
“第二十八天,等待像集市的喧嚣。看似嘈杂,却在其中能找到日子的实在。有人买布,有人卖兔子,有人只是走走看看,却都在这声声吆喝里感到自己还活着。”
写完,我合上本子,抬头望着院子外头。风吹过,豆子在竹匾里滚动的声音依旧清晰。那一刻,我心底生出一种久违的安宁
午后,阿强来我家串门。他把兔笼放在院子里,小兔子在里面乱蹦。他一屁股坐在地上,笑道:“你说这玩意儿能养活不?”
我说:“只要你细心,它们就能长大。”
他挠挠头,又说:“你写东西那劲儿,我是真比不上。不过啊,要是你真写成书了,可得写上我一笔。”
我被他逗笑:“你呀,少不了。”
阳光透过院子里的树叶,斑驳地落在我们身上。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这些闲话、这些笑声,正是等待里最好的陪伴。
傍晚,父亲回来了,满身是泥土。他看见院子里的兔笼,皱了皱眉,却没说什么,只是抽出烟袋坐下。母亲端来一碗热汤放在他身边,轻声说:“今儿集上买了点布,等有空给你做件新衣。”
父亲嗯了一声,眼神却柔和下来。
我在一旁默默看着,心里忽然明白:生活的分量,不在于多么轰烈,而在于这些微小的、真实的时刻。
夜里,我点亮油灯,写下今日所见。笔尖划过纸面,声音轻缓。写到最后,我停顿片刻,添上一句:
“等待并非空白,它像集市上的炊烟与吆喝,把每一个寻常日子填满。哪怕只是片刻的笑声,也能让人撑过漫长的黑夜。”
写完,我轻轻合上本子。窗外的风渐渐停了,夜空澄澈,繁星点点。我躺下,心里浮现出集市的喧嚣与黄花的坚韧,忽然觉得,这场等待,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孤单。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