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启程
阿风骑着他那匹枣红马风影,在山林间疾驰。风在耳边呼啸,他的眼神中满是对未知的渴望。这一路,他访名山、探奇境,听闻丰山有诸多奇异之事,便决定前往一探究竟。
风影是阿风从小养大的良驹,通体赤红如燃烧的火焰,唯有四蹄雪白,宛如踏云而行。它不仅能日行千里,更通人性,是阿风最忠实的伙伴。此刻,风影似乎也感受到主人的兴奋,四蹄生风,在林间小道上飞驰,鬃毛在风中飘扬,宛如一道红色闪电。
阿风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面容俊朗,眉宇间透着坚毅与好奇。他出身书香门第,却不愿囿于书斋,自弱冠之年便离家远游,立志踏遍天下名山大川,探寻世间奇闻异事。他腰间佩着一把祖传宝剑,剑鞘上刻着古朴花纹,虽不华丽,却锋利无比,陪他度过数次险境。
连日来,他们已行经数座山脉,每至一处,阿风必细细探访,记录当地风物传说。他的行囊中,一本厚厚的笔记已写满大半,里面不仅有地理风貌的记载,更有各地民间传说的搜集。正是这些传说,引领他走向丰山——那座在老人口中神秘莫测的山峦。
“风影,再加把劲!日落前我们应当能抵达丰山脚下。”阿风轻抚马颈,风影会意,速度又加快了几分。
远山如黛,云雾缭绕,丰山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金红色的光芒,宛如仙境。阿风勒住缰绳,风影长嘶一声,缓缓停下。他望着丰山,心中充满期待。这座山与他之前所见的任何山峦都不同,它不似华山险峻,不似泰山雄伟,却自有一股神秘气息,仿佛隐藏着无数秘密等待发掘。
二、初入丰山
刚踏入丰山的地界,阿风便感受到一股异样的氛围。四周的树木郁郁葱葱,多是榖、柞、杻、橿之类,这些在其他地方寻常的树木,在这里却长得格外高大茂盛,枝叶交错,几乎遮天蔽日。林间弥漫着淡淡的雾气,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形成道道光柱,如梦似幻。
阿风下马,牵着风影漫步,欣赏着山间的景色。地上铺着厚厚的落叶,踩上去软绵绵的,几乎听不见脚步声。林间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却不见飞鸟踪影,更添几分神秘。
越往深处走,林木越是奇特。阿风发现许多树木的形态与他处大不相同:有的树干扭曲如龙蛇,有的树根裸露在地表,盘根错节形成天然拱门,有的树上结着从未见过的奇异果实,散发着淡淡幽香。
风影似乎也有些不安,不时喷着鼻息,耳朵警惕地转动着。阿风轻拍它的脖颈,安抚道:“别怕,老伙计,有我在呢。”他嘴上这么说,手却不自觉地握紧了腰间的剑柄。多年的游历经验告诉他,越是美丽的地方,往往隐藏着越多的危险。
忽然,一阵奇异的香气随风飘来,似兰非兰,似麝非麝,闻之令人心神一振。阿风循香望去,见不远处几株奇特植物正开着紫金色的花朵,花瓣在微风中轻轻颤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是……金蕊兰?”阿风想起古籍中记载的一种灵草,据说只生长在灵气充沛之地,极为罕见。他正欲上前细看,风影却突然不安地刨着蹄子,发出低鸣。
阿风立刻警觉起来,他深知风影通灵性,对危险有着超乎寻常的感知。他紧紧握住腰间的佩剑,目光锐利地扫视四周。
林间寂静得可怕,连先前偶尔可闻的鸟鸣也消失了,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和自己的心跳声。雾气似乎更浓了,视线所及不过数丈距离。
三、雍和现世
就在这时,一道黄影从左侧树林中窜出,快如闪电!阿风侧身一闪,这才看清来袭之物:状如猿猴,却比寻常猿猴大上许多,站立起来几乎与人同高。它通体黄毛,赤目赤喙,獠牙外露,一双血红的眼睛中闪烁着凶光。
“雍和!”阿风心中一惊,想起古籍中记载的这种怪物。据《山海经》所载,雍和出现,国家会有大恐。这是一种极为不祥的征兆。
雍和怪叫一声,声音刺耳难听,再次朝阿风扑来。阿风挥剑砍去,却被它灵活避开。这怪物速度极快,在树林间穿梭自如,时而攀援树枝,时而落地疾奔,让人眼花缭乱。
阿风一时间有些招架不住,只能且战且退。雍和的利爪几次险些抓中他的面门,带起的劲风刮得他脸颊生疼。风影在一旁焦急地嘶鸣,前蹄扬起,似乎也想加入战团。
“风影,退后!”阿风喝道,生怕爱马受伤。他一边躲避雍和的攻击,一边冷静思考对策。多年的游历和习武经历让他养成临危不乱的习惯。他注意到雍和虽然凶猛,但攻击方式颇有规律,每次扑击前,眼睛会瞬间瞪大,露出一丝破绽。
阿风故意卖个破绽,佯装脚下踉跄。雍和果然中计,猛地扑来,双眼圆睁。就在这一刹那,阿风瞅准时机,身体突然侧转,手中长剑如毒蛇出洞,直刺雍和右眼!
剑尖精准地刺中目标,雍和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退后几步,黄毛竖起,显得更加狰狞。受伤的怪物暴怒异常,疯狂地扑抓撕咬,攻势比之前更加猛烈。
阿风沉着应战,剑光如练,在身前形成一道防护网。雍和的利爪与剑锋相碰,发出刺耳的刮擦声。几个回合下来,阿风渐渐摸清了雍和的攻击套路,开始转守为攻。
他利用树木作为掩护,引诱雍和撞击粗壮的树干;他声东击西,假攻实守,消耗怪物的体力。终于,在一次雍和全力扑击落空后,阿风抓住机会,一剑刺中其肩部,紧接着又是几记迅捷的劈砍。
雍和再遭重创,知道不敌,发出一声不甘的嚎叫,转身窜入密林,很快消失不见。
阿风喘着粗气,汗水已浸透衣衫。他检查了一下,发现自己左臂被雍和的利爪划出一道血痕,所幸伤口不深。风影凑过来,用鼻子轻触他的手臂,眼中满是关切。
“没事的,老伙计。”阿风拍拍风影的脖颈,取出金疮药敷在伤口上。他望着雍和消失的方向,心中仍有余悸。雍和的出现是否真如古籍所言,预示着天下将有大乱?这个念头让他心情沉重。
四、清泠之渊
稍事休息后,阿风决定继续前行。雍和的出现在他心中投下阴影,但也更加坚定了他探索丰山的决心。他相信,这座山中一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越往山中走,雾气越发浓郁,几乎伸手不见五指。阿风不得不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进。奇怪的是,尽管浓雾弥漫,他却能清晰地感觉到前进的方向,仿佛有什么在冥冥中指引着他。
不知走了多久,眼前豁然开朗。浓雾突然散去,展现出一片令人惊叹的景象:一泓清泉静卧在山谷之中,水面如镜,倒映着周围的山色树影。泉水清澈见底,可见各色鱼儿悠然游弋。这便是清泠之渊。
渊畔生长着各种奇花异草,散发着淡淡清香。几株不知名的树上开着银白色的花朵,花瓣飘落水面,随波荡漾,美不胜收。这里的气息宁静祥和,与方才遭遇雍和的紧张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阿风不禁为之震撼,牵着风影缓缓走到水边。他蹲下身,掬起一捧泉水饮下,只觉清甜甘冽,沁人心脾,连日的疲劳似乎也随之消散。风影也低头饮水,欢快地喷着鼻息。
正当阿风准备坐下休息时,渊中突然泛起奇异的光芒。最初只是点点微光,如同夜空中的繁星,渐渐的光芒越来越盛,将整个清泠之渊照得通明。
阿风警觉地站起身,手按剑柄,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面。只见光芒中心,一个身影缓缓浮现。那是一个高大威严的身影,周身散发着柔和而神圣的光辉,面容庄重,眼神深邃如渊,仿佛能看透人心。他身着古朴服饰,头戴冠冕,手持一柄象征权力的玉杖。
阿风立即认出这便是古籍中记载的神耕父。他不敢怠慢,恭敬地行礼道:“凡人阿风,拜见神尊。”
神耕父的目光落在阿风身上,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直接传入心中:“你不该来此,此山多有凶险。”
阿风拱手回应:“我听闻丰山奇异,特来一探究竟。还望神祗指点。”
神耕父微微点头,神情略显凝重:“这丰山有其定数,雍和出现预示着灾祸,而我出现则意味着国家将败。你既已遇见雍和,便要小心。”
阿风心中一震,果然如古籍所载。他沉思片刻,问道:“神尊,天下大势,果真早有定数吗?”
神耕父目光深远:“天地运行,自有其道。盛极必衰,否极泰来,本是常理。然定数之中亦有变数,人心向背,亦可转危为安。”他的话语中蕴含着无穷智慧,令阿风陷入深思。
就在这时,山间传来一阵清脆的钟声。钟声悠扬悦耳,似乎来自四面八方,又似乎源自心灵深处。每一声都清晰可辨,余音袅袅,久久不散。
阿风好奇地问:“神祗,这钟声从何而来?”
神耕父答道:“这是九钟之声。它们非金非石,乃天地灵气所化,深藏于丰山之中,知晓霜降,每逢霜降便会自鸣。”
阿风惊叹不已:“钟声能预知时节变化,真是神奇!”
神耕父缓缓道:“天地万物,皆有其性。九钟感应天地之气,故而能知时节更替。这丰山中,奇异之事不止于此,你若有缘,自会知晓。”
言毕,神耕父的身影渐渐模糊,最终化作点点光芒,消散在清泠之渊上。渊水恢复平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阿风站在原地,久久不能平静。与神耕父的相遇虽然短暂,却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他意识到,丰山的神秘远超出他的想象。
五、九钟之谜
神耕父消失后,阿风在清泠之渊畔静坐良久,回味着刚才的奇遇和神耕父的话语。国家将败的预言让他心情沉重,但九钟的神秘又激发了他的好奇心。
决定探寻九钟的秘密,阿风起身沿着渊畔行走,试图寻找钟声的来源。风影跟在他身后,不时低头嗅闻地面,似乎也在帮助主人寻找线索。
钟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响起,每次都是九声,不多不少。阿风注意到,每次钟声响起的方向似乎都有所不同,仿佛九钟并非固定在一处,而是在山中不断移动。
这增加了寻找的难度,但阿风并不气馁。他细心记录每次钟声传来的大致方向,渐渐发现了一些规律:九钟似乎沿着某种特定的路径移动,每次钟声响起的位置都与前一次形成某种几何 pattern。
随着太阳西斜,山中气温逐渐降低。阿风感到一丝寒意,这才意识到已是深秋时节。忽然,他灵光一闪:神耕父说过,九钟知晓霜降,那么它们的移动是否与节气变化有关?
阿风回忆起自己研读过的历法知识。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天气渐冷、初霜出现。九钟作为感知天地灵气的神奇之物,它们的鸣响和移动很可能与天地之气的变化相应和。
正当他沉思之际,一阵山风吹过,带来刺骨寒意。阿风不禁打了个寒颤,同时注意到风影的鬃毛上结了一层薄薄的白霜。他猛然抬头,发现周围的草木也都披上了一层银装。
“霜降!”阿风恍然大悟。原来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霜降时节。
就在这时,九钟之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清晰洪亮。阿风凝神细听,发现这次钟声似乎来自同一个方向,而且距离不远。
他立即牵起风影,朝着钟声传来的方向快步走去。越往前走,气温越低,白霜越厚,但钟声也越发清晰。
穿过一片密林,眼前出现一座石峰。石峰陡峭,表面光滑如镜,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光芒。令人惊奇的是,石峰上悬挂着九口钟,这些钟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的古朴厚重,有的精巧别致,但它们都不是金属铸造,而是某种玉石般的材质,通体透明,内中有流光闪烁。
九钟无风自鸣,每一次振动都发出悦耳的声音,同时散发出柔和的光芒。钟声与光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妙的韵律,仿佛在演奏天地之交响。
阿风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他远远驻足观望,不敢贸然靠近,生怕亵渎了这神圣的景象。
仔细观察,他发现九钟的鸣响并非同时进行,而是有先有后,形成一种复杂的序列。这种序列似乎蕴含着某种深奥的规律,与天地运行之道暗合。
阿风心有所悟,盘膝坐下,闭目凝神,用心感受九钟的韵律。渐渐地,他感觉自己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能感知到气候的细微变化,能体会到四季更替的节奏。
这种体验玄之又妙,难以言传。当阿风最终从冥想中醒来时,发现东方已现鱼肚白,一夜不知不觉过去了。而石峰上的九钟不知何时已停止了鸣响,静静地悬挂在那里,内中的流光也暗淡了许多。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