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历开封城-文化的传承
出了铁塔公园,便能看到一排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这里是河南师范大学的所在,其实我们更习惯喊它河南大学或者“老河大”。它的命运注定和开封的命运一样,曾经你有多辉煌,如今就有多落寞!
我本来不想进入“老河大”的,因为总是为她有些伤感。不过两个妮子却觉得里面的建筑很是漂亮,坚决要进去看一看。斗拱飞檐、古朴典雅的南大门;中西合璧、造型优美的十二斋;气势宏伟、独具匠心的大礼堂……“老河大”的建筑已经不仅仅是漂亮了,而是融入到了骨髓里的高贵气质!除了那些独具风格的建筑,“老河大”的校园也有参天的古木,曲折的回廊,还有精致的亭台……尤其是现在刚刚下过了雪,向四周望去,这哪里只是一个校园,这本就是醉人的风景,这样的学校即使放眼全国也不多见。纵使历尽了风雨,也安静,不浮躁!处处都体现了国人高雅的审美,点滴都彰显了智者不争的情怀,这才是一个大学真正该有的样子吧!我祝福着她,若有一天,整个国家再次强大了,她这样的小家碧玉总会再次成为大家闺秀吧!
终于离开了“老河大”,我带着两个妮子直奔书店街。这里是整个开封文化的缩影,对于这两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妮子来说,来这里是最合适不过了。书店街的所有建筑尽是古色古香,步入其中犹如梦回千年。青砖绿瓦的古朴色调、飞檐挑角的建筑结构、红木精雕的各式窗棂、世代相传的巨幅匾额……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极力体现了一种厚重的历史传承。街道两旁店铺的所售物品虽是琳琅满目,但又处处张显了文化气息。书籍、字画、古玩、刺绣、甚至中药都是一应俱全。两个妮子似乎特别喜欢这里的气氛,在各个店铺内来回穿梭着。最后古兰选择了一副精装版的清明上河图,说是要作为礼物送给自己的父亲。我自然是知道这位未来的老岳父是很喜欢舞文弄墨的,便爽快的买下了。馨蕊则从一家店铺的角落找出了一把青铜短剑,她说这把短剑让她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我告诉她这只是一件仿制品,大老远跑来这里买这样一个纪念品可不怎么实惠。馨蕊却坚信这把短剑不是我说的那般简单。我只是笑笑不再争辩,只要她高兴就行。
逛了半天的街市,虽然东西没有买几样,但却饱足了眼福。太阳已经偏西的很了,这才感觉肚子有些饿了。来到这里,自然是我说的算。我带着两个妮子出了书店街,稍稍转了个弯,就到了第一楼。第一楼是开封最出名的老字号餐馆,这里的小笼包远近驰名,据说省市里面的许多领导都来光顾过。
第一楼的门面也是古韵十足,门前摆放着一对威风霸气的石狮子,整个门脸气派非常。只看这门脸,便知道这不是普通的餐馆,那时敢以这种建筑风格做为门脸的餐馆是少之又少。我告诉两个妮子,这里的小笼包是当世一绝,直接就勾起了两个妮子的馋虫,推攘着我就往前走去。进了店内,我拿出来一本特别证件,这个证件是我们临行之前上官云给我的,他说有了这个就可以便宜行事,那时候没有这种特别证件确实寸步难行,也亏得上官云想的周到。为了让两个妮子真切感受第一楼包子的独特,我一口气便要了六笼各色馅料包子。只等了三五分钟,一屉屉的包子便是上桌了。打开竹制的盖子,一个个包子小巧可爱,晶莹剔透,色如美玉,把两个妮子看得眼睛都直了。我又给她们说了一下品尝开封小笼包的讲究:先开窗,后喝汤,满口香。说直白一点就是先轻轻提起汤包上面的褶皱,小小的咬上一口,然后慢慢的吮吸里面的汤汁,之后才是吃下这个灌汤包。两个妮子按照这个吃法尝了尝,果真赞不绝口,不多时六屉包子便都下了肚。我看两个妮子还是意犹未尽,干脆又多加了四笼包子,直到最后这两妮子吃的都站不起来了才算作罢。
“陈风,这个店我们以后不要来了?”古兰揉了揉圆鼓鼓的肚子委屈的说道。
“不好吃吗?我看你们两个吃的挺开心啊!”
“是太好吃了!我就是怕哪一天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把胃肠撑破了。”
“哥哥!我也是这样认为的。”馨蕊也在一旁揉着肚子附和道。
我还以为是老家的饭菜把她们怠慢了,真是虚惊了我一身冷汗!这大概是她们人生中的第一次囧态吧。
我们在店内休息了一会儿,待这两个妮子感觉舒服了一些,才终于离开第一楼。外面的天已经黑透了。我也没有提前告诉父母我今天回家,如果这么晚回去,他们二老肯定要手忙脚乱了。就和这两个妮子商量了一下,决定明天再回。
当然了,晚上还是老规矩。她俩继续同床共枕,我则继续独守空房!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