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历史军事>再度沉沦> 第0019章 片儿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019章 片儿川(2 / 2)

跟挤着一汪水似的,半分不显愁态。

因为只招待他二人,不出一会老板娘便从厨房里端出两碗热气腾腾的片儿川面,像是怕时瑜吃不饱,等待中途温荇清又去隔壁店铺各买了份锅贴和蟹粉小笼。

“太多了。”

时瑜看着桌上摆成一片,除了老板娘免费送给他们的那碟凉拌菜外,无一是素的。

“面食消化快,上午不到又会饿了。”还不是看人太瘦,从指骨掌骨到腕骨,没有一处不凸显骨头的,温荇清默默腹言,边哄边抻筷夹了个蟹粉包放在他盘里,“尝尝味道。”

时瑜小声说谢谢,拿起一旁筷子夹起笼包咬了一口,不料里面还带着汤汁,顺着嘴角就要往下流,他来不及拿纸擦拭,只能用手背赶忙挡住下巴。

“忘记告诉你里面还带着汤,没烫着吧?”温荇清抽出两张纸巾递过,先帮他快速在嘴角抹了下。

时瑜摇摇头接过纸巾蹭干净,低头看向洒在盘子和桌面上的几滴汤汁,觉得怪可惜。毕竟馅儿好,想来这包子也不是一块两块就能买来的。

“之前,我母亲教给过我一个吃汤包的办法。”温荇清摘下眼睛叠好镜腿放在一旁,从小屉里用筷子小心拨起一个。

时瑜只见他放在唇边轻轻咬了一小口,紧接着吮在包口处,微微仰头将汤汁喝了下去。

“先把里面的汤汁喝掉再吃,这样就不用担心会撒出来。”温荇清笑着落筷,微一擡下巴,“你再夹一个,按照我说的方法,看看是不是很好使。”

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只是自己以前很少吃汤包,所以也未曾讲究过什么技巧,时瑜听话地将盘子里剩下的包子吃完,再望向蒸屉里时忽而有些发怔。

“阿姨,一定是个很温柔的人吧。”

温荇清去拿汤匙的手蓦地悬停一瞬,继续垂眸挑选了两只莹白的瓷勺,确认没有什么瑕疵缺口可能刮伤口腔后,才缓缓开了口。

“是很温柔。”

将其中一只递给时瑜,温荇清并没有迎向他的目光,只说,“母亲,应该都是温柔的人吧。”

时瑜一怔,这句话听起来不像是陈述的口吻,感觉温荇清的语气平淡中又有种说不出口的奇怪。

心里胡乱猜想一通,最后沉默半晌只点了下头,随后咬口新夹起的笼包。

擡头去看温荇清,小心地去探查对方脸上情绪,却很快同他对上视线。

“怎么了?”温荇清停下手中筷子看他,脸上又浸了以往的笑容,“面搅一下吧,不然一会就该坨了。”

看不出什么端倪,仿佛刚才的对话就是随口一侃而已。。

时瑜轻哦了声,视线在桌面上扫视一圈,伸手拿过一瓶醋。吃面加上一些醋是他由来已久的习惯,觉得这样会更增进口感。

一屉蟹粉小笼统共六个,个头不算大,温荇清说自己不太喜欢吃蟹肉,便多匀给了时瑜一只。锅贴俩人对半分,加之一人一碗面下肚,这顿饭吃得够饱也够足。

离此处最近的是几座寺庙,其中灵隐寺最属名气旺盛,来到不去实在有些可惜。

从面馆到北高峰索道的路程并不多远,打车不过十分钟的距离。透过车窗听一路人声喧嚷,道路两旁绿荫遮盖,阳光透过密密匝匝的树叶将往来人车皆度上一层斑驳。

车窗开了一条很小的缝隙,一直有种很淡的清香味不时透进来,时瑜用鼻尖轻嗅,突然回想起刚来的时候总能见到道路旁栽植的这种树,总能闻到同样的香味。

后来听同事说这叫香樟,平时防虫的樟脑以及香料便是从这种树上提取的。

现在并非是旅游热季,加之是周五工作日,人虽不少但总归不是那么拥挤,抵达北高峰后排队一直进入候车厅,直到登上缆车。一辆缆车搭载六人,时瑜挨在紧靠窗户的位置,还是第一次乘坐缆车,不免有些紧张地蜷起手指。

“怕高吗?要不要和我换下位置?”

时瑜将视线从窗外抽回,对着温荇清笑着摇摇头,“没有,就是……头一回坐。”

“一会可以看看窗外的风景。”温荇清口气一如平常温和,试图缓解时瑜的紧张感,“相机也可以拿来拍照,从高处看到的和地面上会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听到他提及,时瑜忙掏出相机便要还给温荇清,却被他用手轻轻挡了回来,“你来,我教你怎么调节。”

和对面那位耐心叮嘱小孩父亲的口吻如出一辙,时瑜有些局促却也没拒绝。

从结构到怎样调节模式,温荇清都一一告诉了他,时瑜一直点头嗯着,直到缆车升到高处时才发觉已经启动。

阳光是仲夏的不可或缺,虽然强烈,好在被玻璃弱化了些许光线。时瑜沐浴在光里,视线和心都被缓缓升腾的景物所揽去。

确实如温荇清所说,入眼的风景完全是另外一种感受。

俯瞰群青,碧玉森森中偶有一片绸带或民居嵌入,成为点缀其间的异彩。百里苍郁再不是遮蔽人于脚下的高大巨人,而是一块织秀地毯,上面是伸手可触的湛蓝和白云,风吹云动,就像是白色的巨型游鱼。

时瑜大胆去想,要是能像一朵云一样无忧无虑就好了,为风动摇,为群山所翩翩。

随着缆车越升越高,车身开始左右轻晃,视线所及处能眺望到西湖远景,折射光线的湖面泛着粼粼白光,宝石一样横陈在那里,总忍不住想伸手去触摸。

北高峰山巅那坐落着一座灵顺寺,又为天下第一财神庙,说是始建于东晋,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的历史。

既然来到,便没有不去一看的道理,时瑜说来庙里,其实并不懂得寺庙里的规矩,但逢神便想着拜上一拜。

随人潮往上行,温荇清一直默默跟在他身后。抵达财神庙时从售票木亭那还需买两张票进入,时瑜眼疾手快付了零钱,让正要掏出手机的温荇清怔住一番,无奈摇头一笑。

里间不断传出悠远钟声,再行不过十多步,又见茂密参天的古树旁一口悬挂于亭中的撞钟,四周是几根金龙盘旋的支撑柱,更外围则挂满了密密麻麻的许愿带和同心锁。

时瑜停下脚步看一群人排队撞钟,正听着钟声出神时,胳膊被人轻轻碰了碰。

“要去试试吗?”

温荇清俯身偏过头询问,握着的手机已然停留在解锁界面。

“可别。”时瑜忙伸手扯住他胳膊,拉着温荇清从售票亭里正瞧望他俩的售票员面前快步穿过,而后才将人放开。

“怎么了?”温荇清眼梢带笑,看到时瑜挂着一脸严肃。

“其实我想来庙里,无非是求心安理得,心诚也灵,没必要花费太多钱。”时瑜摇摇头,擡头看了眼庙宇正门,“在神像面前真挚许愿的话,一样会被听到。”

噢,说到底是怕他乱花钱。温荇清笑着点头佯装答应,心里却寻思总要带点什么纪念物回去,总不能离别后一点挂念都不留下。

路过撞钟后入眼一座山门石牌坊,上刻“东晋古刹”四个金字,穿过一道高高耸立的铁塔,便是弥勒与韦陀菩萨的金身塑像前后立于庙门正前,在神像面前,心里就突然充满了敬畏,四周往来穿梭的游客也多有收敛,不似别处那般喧嚣吵嚷。

每经一座神像前,都会有人虔诚双手合十,闭目躬身,诚恳一拜。毕竟是财神庙,无非是许愿发财或生意兴隆,运开时泰。

可自己又需要什么呢?时瑜闭上眼时心里却是没有落愿的,他不渴求发财发迹,也没有什么值得兴隆的生意,那便拜身边这个人工作顺意,事事称心。

财神庙并非别的庙宇那般规模宏大,不见香火缭绕。一方露天的途经地悬挂满了祈福愿景的红绸布,从倒悬莲花中竖直垂落,每束里少说不下数十条。时瑜停在原地仰头看了一会,只能勉强看到

阳光透过成片的红绸和莲花,错落的阴影从上头打落,好似给地面铺设了层花纹,影影错错。

庙里虽然不能烧香,却可以自带香火交由回收之人手里,最后良辰吉时再帮香客们统一奉上。

时瑜他们来前并没有做足准备,只记得进来时亭子旁有处商店,应该可以买来香条。温荇清便让他等在原地不要乱跑,说自己一会就回来。

等待间隙,正好见一队夕阳红旅游团走进来,陆陆续续停在之前两个佛像的位置,导游身带着扩音器,手里举着小红旗清点好人数便开始了讲解。

不过隔着十米远的距离,等温荇清回来也一定能看得到他,时瑜便凑上前去,背手围在几个老大爷身后蹭讲解听,才得知灵顺寺是五灵之一,庙里供奉的是“五显财神”,宋徽宗赵佶赐名灵顺庙,后由明代书画家徐文长留匾“天下第一财神庙”。

他擡头望去,随着人群所指才看到房梁顶端正挂的那块匾额,飘逸着徐公七个大字。之前进来时并没有注意到,现在算是跟着查缺补漏了。

旁边大爷叹了句好书法,伸手在半空跟学临摹了几遍,时瑜也忍不住用手指在大腿上比划一番。

他想起以前高中时曾经学过一段时间小楷,讲究运笔秀巧端庄简洁,不似这般肆意放纵,狂野洒脱。

那时自己只习得皮毛,之后辍学一直没再提笔练过,字体一直不好也算不上潦草。

上学时的光景离现在已太过遥远,想想总是充满遗憾。

只是这遗憾劲头未过,一道声音在背后响起,“在这干嘛呢?小老头。”

【作者有话说】

灵隐寺上年底刚去过,微博上还留有图片 ,等之后忙完面试会发文章更新动态和不时掉落的小剧场,有兴趣的宝可以关注下~鞠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