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山雨欲来(1 / 2)

山雨欲来

“臣颜宁凯,参见陛下!”颜宁凯着大紫官服受召入宫,在殿前等候。

殿门缓缓开启,其内走出几位大臣向侯爷行见礼,而后纷纷离去。待人走完后,殿内走出一小太监道:“侯爷,陛下召您进去。”

颜宁凯这才起身进入殿内。

“臣颜宁凯,参见陛下!”颜宁凯行礼道。

“爱卿平身。”曦晟帝的声音从头顶传来,不徐不疾,未过知天命的年纪,他头发已经白了大半,“来人,为镇北侯赐座。”

一张椅子放到颜宁凯面前,他坐下。

曦晟帝开口道:“刘本善的事情,如今已有结论。爱卿可看了?”

这话说得!萧瑞承从墨县传讯回来,肯定是要先到皇帝这里才行,他颜宁凯怎么可能看过!他道:“回陛下,臣未曾看过。”

“看看吧。”曦晟帝从满桌奏折中挑出一本,让太监递给颜宁凯。

颜宁凯恭恭敬敬地接过,看了又看。

“卿对此有何看法?”

“回陛下,北氏‘果圣’多年来一直是我大兴之心腹大患。然,刘本善知情不报,私自包庇祸患多年,到如今这一地步,倒也是自作自受。但,刘本善其人,臣是知晓的,他乃当朝大儒,儒家提倡有教无类,游历各国多年,刘本善或许是想感化那‘果圣’也说不定?”

“感化?”曦晟帝冷笑,他们萧家都有着一张祖传的能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脸,尤其是笑起来的时候,凉得瘆人,“卿怎的不说,那刘本善在外游历多年,早就通敌叛国了?”

颜宁凯即刻起身,跪在地上:“臣斗胆,为刘本善作保,他绝不会是通敌叛国之人!”

“何解?”

颜宁凯斟酌片刻,道:“刘本善若通敌叛国,天下再无良臣!”

曦晟帝从桌后走出,道:“良臣,未必是忠臣!”

“陛下所言甚是!”颜宁凯沉沉地一点头,“但这上面还提到了另外一个人,北氏宣宁王郭齐天。”

“爱卿以为当如何?”曦晟帝走到桌边,将手中朱笔放下,靠着桌子。

小太监在此刻进来,道:“陛下,田相和杨尚书到了。”

曦晟帝将颜宁凯扶起,道:“宣。”

两位老者毕恭毕敬地走进来,一高一矮,都很清瘦。

高的那位背部微驼,头部略微前倾,眼睛很小,看人看物总是眯着,便是当朝宰相田忻。

矮的那位,还不如旁边尚未长开的小太监高,他嘴总是撅着,此人眉眼间距较大,看起来总是很不高兴,随时随地就像有谁欠着他几百两银子一般。这人,便是当朝户部尚书杨勇。

二人一起上前行见礼,曦晟帝让他们平身后,便都给赐座。

“二位爱卿来得正好,朕方才正与颜宁爱卿谈及北氏宣宁王之事。”曦晟帝已经坐回桌后,手里继续把玩着朱笔,“不知对此,二位爱卿有何看法?”

二人对视一眼,又看向稳坐一旁的颜宁凯。此人乃是镇北侯,镇北军主帅,手握重兵,为曦晟帝所忌惮。多年被埋藏,此刻受召觐见,不由得让人再三揣测曦晟帝的意思。

田忻率先开口,他的口音有些奇怪,部分音节惹人发笑,但说话神情,相当严肃:“陛下,臣以为,刘本善通敌叛国,实乃我大兴之耻。然民间不少举子都坚信刘本善不是那样的人,其中必定是有人对其构陷。而此次,太子殿下所查出刘本善之死与北氏宣宁王有关,既如此,臣建议,顺水推舟,就让那宣宁王受了此罪。”

颜宁凯自田忻道刘本善通敌叛国起,就一直在心里念叨刘本善是良臣,面上更是不给其一点儿好脸色,此刻直接道:“田相说得倒是轻巧,如今北氏国丧过后,宣宁王便要即位成为北氏新任国主,您倒是说说,难道咱们还要向北氏讨要他们的新国主吗?”

田忻道:“侯爷这是何话?我大兴一向律法公正,况且北氏只是我大兴一附属国,难道说,我大兴还没有权力做他北氏的主了?”

还附属国!北氏之心,路人皆知!颜宁凯直接从椅子上跳起来:“你个田龅牙!你知不知道,你找人家要国主来认罪,要是他们不答应,可就直接开战了!”

“怎么,侯爷这是怕我大兴力不能敌么?”

“你——”若不是在天子面前,颜宁凯可能就直接指着田忻的鼻子骂人了。

曦晟帝静静地看他二人吵完,便看向一直不说话的杨勇:“杨爱卿,我朝可有一战之力?”

“陛下,战的话,终归是对民生不利的啊!”杨勇道。

曦晟帝笑了笑,抽出一本折子,道:“刑部递上的折子,上面记着北氏宣宁王,未来的北氏国主,在我大兴犯下累累血债。”

他将折子递给小太监:“看看。”

田忻接过折子,高高矮矮的三个人挤在一堆,看着折子上的内容,越看,脸色越难看。

“这宣宁王,简直——”田忻是个文人出生,他能骂出的语句不多,便卡住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