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门
刚刚于志说话, 一脸平静,可见并不避讳,云见山也不藏着掖着了。
不过于志拒绝了, 指着摊子说:“没时间, 要卖东西!”
一听有戏, 云见山掏出一张银票,拍在于志怀里, 十分豪气地说:“于兄摊子上的东西, 我包了!”
云见山眼神十分期待,这下可以安心吃瓜听八卦了吧。
于志低头看了一眼银票,一言难尽地说:“云少爷,不够!”
云见山拿起银票一看, 好家伙, 一两银子, 他再不食人间烟火, 也知道确实不够买一摊子的东西。
“误会,都是误会!”云见山又掏出一张银票, 特意瞅了瞅数额,方才塞到于志手里。
于志看了一眼,十两银票, 很爽快地收下银票。
“苏兄,收摊!”
云见山有些心急, 也跟着上前一起收拾。
徐晨星在一旁看着云见山胡闹, 也不阻止, 反而也跟着上前帮忙收拾东西。
有云见山和徐晨星这两拖后腿的, 苏恒和于志费了好一番功夫才把东西收在一个背篓,两个竹篮里面。
苏恒背着背篓, 于志挑着两个竹篮,云见山和徐晨星两手空空,四人在附近找了个茶楼要了一个包厢,好歹是于志的私密事情,大街上说也不太好。
待茶馆小二上完茶和茶点走出包厢后,云见山便按捺不住了,扯着于志的袖子问:“于兄弟,现在可否解惑了?”
于志扯开自己的袖子,摇摇头,一脸无奈:“云少爷,不急,不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于志自顾自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就着茶说起了往事。
说来,于志的父亲,是芸州城有名的富裕人家。
不过,比起富商的名头,他家的另外一个名头更为出名,那就是抠门。
于老爹这人,在抠门一道上,那可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于老爹扣到什么程度呢?那可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家里空荡荡的,家徒四壁就不说了,家里的吃喝用度和贫民无异,甚至还要差一点。
毕竟贫苦百姓挣了点钱或是遇到喜事年节,少不得打些酒买些肉来庆祝,这在于家可是从来没有的。
于家平日里,不是咸菜就是野菜,不是糙米就是粗面馍馍,用于志的话说,比之前膳堂的还要难吃。
于志提到这里就心酸,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云兄、苏兄、徐兄,你们是不知道啊,长年累月没肉吃,看见肉啊,眼睛都是绿的。”
外人看来,于老爹是个奇葩。
但在于老爹看来,于志才是那个奇葩,身为于家子孙,没有继承先祖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反而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真真是孺子不可教也。
于志反抗不了老爹,靠着自己的聪明脑子硬是活生生考上了书院的乙班生,虽没能进入甲班,但也是人人羡慕了。
读书本是光宗耀祖之事,再加上于志的三寸不烂之舌,于老爹才松口给于志交学费,供其念书。
只不过,于老爹抠门惯了,给的钱将将够学费和基本花销,于志其他花销都要另外想办法。
为了要钱,于志可谓是和于老爹斗智斗勇,但于老爹抠门的习惯深入骨髓,于志只能另外想办法挣钱自给自足了。
自入书院结识苏恒后,两人就一道做些挣钱的工作,或是抄书,或是摆摊卖东西,这些年总算拮据但又勉强的度过了。
最近书院停止了笔墨纸砚等东西的免费供应,苏恒还好,但于志可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正好乘着节前的休沐,苏恒和于志拿了些东西来城里卖,挣点钱贴补贴补。
说到最后,于志潸然泪下,拉着苏恒说:“这些年,多亏有苏兄陪我。那个家,我是真不想呆,没见过这么虐待孩子,我一定要考出去,离开这个家,再也不回家。”
在于志看来,家财万贯却让孩子衣食不济,就是虐待。
云见山给他递了帕子,于志接过抹了一把,语气发狠:“指望我光宗耀祖,他做梦!这于家就算有金山银山我也不稀罕,等我有了功名,离开芸州,天大地大,随便做些什么,总比在于家过得好。”
于志不傻,他年纪还小,若是没有功名,随意跑出家,不说危险,怕是也难自己养活自己。
苏恒也被勾出了眼泪,他家境贫寒,初入书院,见同窗大多家境富裕,心里怎么能够不自卑。
若不是心性坚强豁达的于志和他一起,他怕是早就左了性子。
苏恒紧紧握住于志的手,眼角发红:“于弟,为兄心里也十分感激你能一直陪着我。无论如何,只要我们兄弟齐心,总能度过一切的槛!”
“说得好!”云见山一拍桌子,心里十分激动,“于兄弟,万万没有想到,你求学之路竟是如此坎坷,见山佩服!”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