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章
初七为人胜, 明渠江畔起了高楼,软红涌银光,深翠偎江流。圣人t登临朱雀台开登高宴, 华盖如云,丹旗引凤,朱檐碧瓦反衬天光,照出辉煌灿烈的气象。
金箔彩胜截住浩荡丛云, 簪在谢神筠鬓边, 她忙了数日,夜里又没睡好,白日里就显得有些懒倦,此刻跟着圣人剪彩也在偷偷躲懒。
谢神筠对剪彩这种手艺活做得不精细,手边的人胜才剪了一半,就被人拿了起来。
圣人拎着那圆滚滚的小胖子, 不由感叹:“你这手艺, 倒是年年都没有进步。”
谢神筠不以为意道:“我若样样拔尖, 可不就显不出蕙姐姐她们的好处了吗?”
皇后身边伺候的女官便都笑起来。
皇后今日难得放松, 点了点谢神筠额角,道:“她们的好处也不需你来衬。”
“那姑母帮我剪。”谢神筠说,“我自己剪的戴不出去。”
“你自己剪。”皇后把人胜塞回她手里, 不为所动道。
谢神筠将人胜拿回来, 左右看看也没有再下手的余地,便剪了金箔彩纸贴上去,权当凑数。
李璨蹭过来, 悄摸摸地把谢神筠没剪完的人胜和自己已经剪好的来个偷梁换柱, 说:“阿姐,我和你换。”
他剪这些小玩意儿也很上心, 上面还沾了金粉彩绘,说不出的好看。
谢神筠却没和他换:“你自己留着吧。”
皇后见状无奈摇头,她手里也捏着个没剪完的人胜,两剪子下去就给那人胜穿了身花衣。
“凝之,来。”她唤陆凝之近前来,把人胜贴在她鬓边,“这吉利,最该凝之来讨。”
陆凝之已经显怀,冬日的宫装掩盖住身形,倒是并不显得臃肿。
她柔柔拜过,道:“谢过圣人。”太子妃手中的花胜也剪好了,便到谢神筠面前送给她,“阿暮,我的给你。”
谢神筠这次倒没拒绝,只是随手接过放在了一旁,自己还和那小胖子较劲。
宫人上台来,道:“圣人,前头的诗宴开始了。”
登高该有赋诗宴,这是今日的重头戏,今年吏部也有铨选,太子广邀二馆学士并士子在琼林开诗宴,长安文气皆汇聚于此。
圣人最惜文才,自然要去。
谢神筠还有些倦,不想动弹,圣人起驾之后她也没走,坐着将手里的人胜剪完,又吃了两口七宝羹。
皇后将身边的女官留给她,见台上风势渐大,便轻轻提醒道:“郡主,台上风大,不宜久留。前头的诗宴您要不要去看一眼,卢家和秦家的几位小娘子今日也都在呢。”
听着卢七娘也在,谢神筠不由问:“她们怎么也来了,七娘不是最瞧不上这类宴饮吗?”
卢氏七娘卢思吟才情动长安,去年的曲江宴她待到一半便走了,说宴上士子所作的诗赋平庸得很,听多了会影响自己的灵气,这话一出便叫当日赴宴的士子擡不起头来,有那不服气的当街拦下了卢思吟的马车,却反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文无第一,诗才谢神筠不好评价,不过要论骂人的功夫,她却能说卢思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不过卢思吟这个人待人一向一视同仁,除她之外皆是庸才,惯来是看不起所有人的。
她今日来赴登高宴倒叫谢神筠觉得稀奇。
女官便笑了笑,说:“圣人遣人送了抄录的几首诗回来,说是今年倒还有几个文采出众的,连王中使都说好,诗宴上很是热闹。”
圣人身边的女官里,文章和辞赋写得最好的是杨蕙,诗词最出众的却是王元秋,若连王元秋和卢思吟都说好,那必然是十分出色的。
谢神筠却没什么兴致,她没看那纸,只说今日乏得很,就不去凑热闹了。
她又坐了片刻,便起身说走。
明渠江水漫漫,御苑内的野湖结了薄冰,谢神筠过廊桥时看见荀诩独自站在湖边。
也是不巧,就这片刻的功夫便落起了雨夹雪,荀诩没有带伞,匆匆跑进廊下,这才看见谢神筠。
“阿诩,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谢神筠没看见素来与他形影不离的宣蓝蓝,“你是在等宣云望?”
“云望约我去打马球,”荀诩看了眼天色,“这个时辰还没到,肯定是又睡迟了。”
谢神筠看他额发上沾了点雨雪,便递了帕子过去让他擦一擦。
荀诩脾气好,同谁都能好到一处。圣人开登高宴,宣蓝蓝自不会错过这等盛事,但他坐不住,事先约了一众贵胄打马球,临到点自己却还没来。
如今眼见天色不好,马球估计也打不成了。
荀诩白等了宣蓝蓝小半个时辰,也没有焦躁抱怨。
“谢谢暮姐姐。”荀诩擦干净脸,也不好意思将脏了的帕子还给她,便对她一笑,秀气的眉舒展开,瞧上去还只是个半大少年。
谢神筠从桥上过来时看了他一会儿,见他数次回望前头望江阁的赋诗宴,便说:“怎么不去看前头的诗宴?今日有场盛会。”
荀诩微有犹豫,却还是没有说自身:“云望这人心野,可不耐烦来听诗词歌赋。”
谢神筠了然,若荀诩说他想去诗宴,宣蓝蓝自然就会陪他去了,但——
荀诩的母亲是今上的胞妹永宜公主,他出身显赫,空有临川郡王之名,却至今没有出仕,也没有荫监。
才名不显,声望全无,这样的诗宴,荀诩很少参加。
但谢神筠记得,荀诩很喜欢读书。
谢神筠七岁时皇后便把她接来自己身边,让她在崇文馆进学。一开始在崇文馆听大儒讲书的除了太子就只有荀诩,他因父新丧,永宜公主一病不起,皇帝便把这个侄子养在了宫里。
荀诩幼时就是安静温和的性子,看书能看一天。
谢神筠不爱说话,荀诩也是,只有太子,左边关心完妹妹,右边又来对表弟嘘寒问暖。
正说着话,宣蓝蓝一行人也到了。
“言卿!”宣蓝蓝老远就看见了荀诩和谢神筠,哒哒哒地跑过来,“郡主也在。”
沈霜野和沈芳弥也在。
沈霜野解了氅衣给沈芳弥挡雪,宣蓝蓝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淋了满头的冰碴子,冻得他直哆嗦。
“暮姐姐。”沈芳弥将氅衣解下,她身上没沾雪,瞧着仍是怯弱,话也轻轻的。
沈霜野拿下氅衣掸雪,目光在谢神筠身上一触即分。
谢神筠面上一凉,情不自禁地摸上额间,仿佛触到了落雪化开的湿凉。
沈霜野气势太盛,纵不言语也能让人不容忽视。
“这帕子给我用用。”湖边风大,吹得宣蓝蓝打了两个喷嚏,他一眼瞥见荀诩手里的帕子,熟练地上手拿了过来。
荀诩无奈道:“那是暮姐姐的帕子。”
宣蓝蓝动作一顿,他看着荀诩先是问:“暮姐姐的帕子怎么在你手上?”
荀诩好脾气地解释:“我方才脸上沾到了一点雪,暮姐姐借我的。”
宣蓝蓝这下放心了:“你都已经用过了那暮姐姐自然是不会介意我用的,”他转向谢神筠,似是询问,但一双圆润杏眼格外天真纯善,明晃晃的写满笃定,“是吧?”
谢神筠道:“一张帕子而已,自然不会介意。”
宣蓝蓝得意地瞥向荀诩,末了看着手里那块丝帕,“郡主这帕子,也太素了点。”
谢神筠的帕子是最简单的白棉布,布料算不得好,没有花纹也没有刺绣,扔在地上都不会有人捡的那种,半点看不出是谢神筠这样的贵女用的。
宣蓝蓝擦完脸之后甚至下意识地重新摸了摸,担心自己的脸会粗糙刺痛。
宣蓝蓝道:“我新得了一批好料,回头差人给暮姐姐送去,你多做些衣物丝帕,也算没有白用你的东西。”
他这话没过脑子,说得不太合适,但宣蓝蓝一贯是没心没肺的样子,倒也并不让人觉得冒犯。
沈霜野闻言却语气稍沉:“宣云望。”
“还是算了吧,”沈芳弥看了一眼兄长的脸色,道,“料是好料,就是表兄的眼光……暮姐姐应当也是清楚的。”
宣蓝蓝不服气:“我眼光怎么了?我眼光好着呢。”
他说话当真硬气,像是全然忘了自己因为分不清黄绿闹出过的许多笑话。
连荀诩都忍不住默默扶额。
多亏宣蓝蓝是敬国公府的世子,身边不缺绣娘,否则荀诩每次同他出去都要担心自己的眼睛了。
谢神筠却仿佛来了兴趣:“是吗,是什么好料?”
“呃……”
说到这个宣蓝蓝却卡了壳,他一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废物,向来做惯了冤大头,又不是绣娘,哪里分得清什么料子,只好绞尽脑汁地学着平日里听来的词,磕磕巴巴道,“就是什么淮楚明t泉锦,灵州沁泉丝,雪雾纱之类的。”
他手一挥,大气道,“郡主喜欢什么,我都给你送来。”
“好啊,”谢神筠道,“正巧,我新得了一套琉璃玲珑杯,是淮南进上的贡物,配你喜欢喝的秋露白正好,回头叫人送到你府上。”
宣蓝蓝大喜,立即谄媚地道了谢,将帕子还给了谢神筠身边的侍婢。
沈霜野眸光渐深。
谢神筠觑了眼天色,又说,“今日天气不好,你们的马球赛只怕也打不成了,今日望江阁有赋诗宴,方才言卿还想去看一看,你们不如去诗宴上瞧一瞧?”
宣蓝蓝果真觉得诗宴无聊,但确如谢神筠所说,这天气马球赛也打不成了,一听荀诩想去又觉得不是不行:“你想去?”
“我——”荀诩记得自己没有说过想去诗宴,但不敢驳了谢神筠的面子,犹豫着点了点头。
“我也想去。”沈芳弥忽然道。
既然沈芳弥和荀诩都想去,宣蓝蓝只好摆摆手,道:“去吧去吧。”
宫人们也将伞取了来,谢神筠便吩咐杨蕙带他们去望江阁。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