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玄幻奇幻>鸳鸯错> 第104章 第 104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章 第 104 章(1 / 2)

第104章 第 104 章

虽雨未停, 但毛毛细雨已经不妨事了。

站在河道旁,看着官府的人将沙袋垒的半人高,孙兰莺安心的吐出一口气。

果然是天子脚下, 寻常百姓也可得官府庇佑。转头对凌六郎道:“是整个沿岸都有沙袋防洪吗?”

“洼地才会有,水都流到这,那些高位地段自然安全。”

孙兰莺本来不懂的,凌六郎简单解释几句,她便明白了。翘首朝着最前面看过去,似乎有朝廷官员在指挥。

不过怎么有个头发花白的老者?

前面站了不少高个的男子, 孙兰莺翘着脚也瞧不见。片刻后,忽觉腰间一紧,两只手掌扶着她, 轻而易举的将她提起来。

“看的见吗?”身后的凌六郎淡声道。

“看的见, ”孙兰莺用手去抚他的手,轻轻拍了几下, 声音也压的极低,像是做贼似的不敢往旁边看。

“六郎, 快松手。”

让旁人瞧见多不好。

“看不见。”他答。

凌六郎身量比一般男子高上许多,他将孙兰莺抱起来, 高度并未超过他, 因此不必担心有人看见。

不过怀里的小娘子是个容易害羞的性子,他便将人缓放在地上,果然瞧见她一脸绯红, 娇嗔道:“胡闹。”

凌六郎似乎受了她的训斥, 开始安安静静的站在那, 但袖子下的手去握住她的手,十指相扣。

围观的百姓们就是好奇这么大的雨会发生什么, 有人议论:“许久不曾见如此大雨了吧?”

“上次还是我年少时候,如今我都当祖父咯!”

住在城里还能围观的百姓手里都有点小营生,那些城外有地的百姓早就哭晕在家里了。

幸而才四月,种下的庄稼不多,只是地里都是水,日头也不曾出来,不知道会不会影响接下来播种。

围观了一会,瞧见前面的官员上了马车离开,孙兰莺惊喜道:“我认识前面那位老伯,他曾在铺子里吃过蒸饼。”

这些官员凌六郎也不认识,但晓得恐怕不是小官。

白头发、老者。凌六郎沉思片刻,想到一个人。

当天晚上来接孙兰莺的时候,便告诉她那人就是当朝的柳相。

“柳相?!”孙兰莺一脸震惊。

别说对于普通百姓了,就算是朝廷命官来讲,柳相也是天大的官,且他还是柳贵妃的父亲,当朝国丈。

“对对,我想起来了,旁人称呼他为柳公。”

凌六郎颔首,眼神里带了崇敬之色。

“柳相两朝元老,为人正直清廉,年初时还带头募捐充盈国库,宫里的柳贵妃更是以身作则勤俭作风,柳家不愧是世家。”

凌六郎不善言辞,自然也很少夸人,这还是孙兰莺第一次听见他说这么多话来赞旁人。

孙兰莺点头:“是啊,那时候柳相来吃蒸饼,见我心情不好,还安慰我来着。”

说完她心念一动。

“六郎,你说小郎这么快被送回来,会不会是柳相从中帮助?”

思忱片刻,凌六郎认为极有可能。

孙兰莺双手合十,虔诚道:“我恐怕没机会当面道谢了,那就请求老天爷,保佑柳相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

雨是在两天后彻底停了,可朝堂上却乱成了一锅粥。

只因城中不少百姓房屋被雨水冲塌,无处可去叫苦连天。这还是城内,城外村庄里的土房恐怕在第一天就已经撑不住了。

光是各个州府上报的灾情折子,就如雪花似的往案上飞。

朝会结束,大理寺的陈大人忧心忡忡,如今国库空虚边关缺军饷又逢天灾,当真是内忧外患了。

朝会上皇帝心情不好,连着骂了好几个大臣,还是柳相帮忙,才不至于被罚。

可现在能有什么法子?如今已经加强赋税,总不好再加,到时候百姓名不聊生,岂不是天下大乱?

乱世出英雄,可乱世也出主子啊,本朝的祖宗可就是在太白经天时夺了帝位。

陈大人胡思乱想回了大理寺,裴禄他们早早到了等候在公房里,陈大人一推门,几个人唰地站了起来。

“大人,”章文先开口说话,陈大人只嗯了一声,低垂着眼眸往桌子后面走。

“大人。”这回说话的是裴禄。

陈大人本就心烦意乱,被他们叫的更烦,语气不好道:“都喊什么,有事直说便是。”

裴禄指了指桌子,陈大人顺着手指的方向看过来,这才发现桌面上放了一封密信,上面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陈大人轻启”。

给他的信?

信封口处用了火漆,陈大人肃容快速抓过,几下拆开,一目十行的看信。

他眉头越来越皱,底下的人无比好奇到底是谁来的信,里面内容又是什么。

看完之后,陈大人像是不敢相信一般,又把信看了一遍。

最后他折叠好重新放回信封里,直接揣在怀里贴身存放。此举说明,那封信十分重要。

给下属们布置好今日要事后,陈大人将裴禄和章文留了下来。从怀里掏出那封信,道:“看看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