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46 章(1 / 2)

第 46 章

周五下午沈潇茗甩出两张水族馆的门票,要曲衍森陪她去。

都说水族馆是约会圣地,而这个要求还是被追求的沈大小姐提出,因此沈大小姐的面部表情始终呈现一种屈尊降贵、与“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追人只会闷头做事怎么行。

“张星翰回国了,我周六要和大学室友聚会。”曲衍森原意是这些人沈潇茗认识,不算一个难以理解的理由。

可沈潇茗早把这几号人抛之脑后了,此刻充斥在她脑子里地是,曲衍森竟敢拒绝她!

沈大小姐美目嗔怒,撅着嘴控诉:“我好不容易托于叔买的票!”

曲衍森想了一圈,问:“艾米有时间吗?”

“她有时间我会喊你吗?”沈潇茗忿忿道。

毕竟是首次约会,曲衍森也不想推掉,试着协调:“下周好吗?我来买票,你还想去什么地方?”

可大小姐哪有那么容易哄好:“曲衍森,我宣布,你在我心里被扣一百分,你好自为之吧!”

说完也不理会他,将门砰地一摔,怒气冲冲地走了。

路过的同事:“……”

曲律这是带实习生还是伺候祖宗?

沈潇茗一出办公室,就碰上脚步匆匆的安淑兰,后者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潇茗,我今天有点事,下午有个会不知道能不能到场,如果我三点没有回,你就把这个文件给谢主任。”

沈潇茗大概了解安淑兰最近烦恼的事:“委托书?”

安淑兰点点头。

作为资深刑事律师,她完全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就连之前处处和她唱反调的实习生,也没有表现出不满,只能从她果断的处理中窥见一丝失望。

“委托人是京都科技大学的一位教授,被学生指控学术造假。”

学术造假不在刑事案件范围内,安淑兰又解释:“这个是之前的事。一个月前,他举报这名教授学术造假,案子到了知识产权的小王手上,现在还没出定论。但是前几天这个学生报警,说他为了挪用公款伪造实验数据,现在警方已经开始立案调查了。”

至于安淑兰为什么要转让这份委托书。

因为提供转款记录的证人正是安淑兰的儿子。她早年离婚,儿子暂居外婆家,后来不知怎么,虽然小孩成长得出类拔萃,却越来越脱离父母规划的路线,硕博跟着导师出国不说,即便现在在京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职,也很少和父母交流。

安淑兰一直为此事头疼不已,干脆不再参与。

……

下午三点,沈潇茗敲谢主任的门,没想到曲衍森也在。

她气没消,自然没什么好脸色。

倒是谢主任,这个昭彰大老板,一见到沈潇茗,就露出谄媚的笑容:“小沈,是安律师让你过来的吧?”

沈潇茗直接将文件递过去。

谢主任翻到证据材料一页,里面是一笔投资款,金额为五百万元,投资方是黄教授,接收方是京都一家有名的制药公司。

一个教授,能拿出五百万去投资,并且没有证据证明这笔钱来自国家的科研资金,确实可疑。

这家制药厂名字熟悉,曲衍森询问:“这是安律师前夫的公司?”

谢主任说没错。

沈潇茗切入正题:“委托人那边现在准备怎么办?”

谢主任:“听说学校正在向报案人施压,要求他撤案,否则就开除他。”

听到这个,沈潇茗嘲讽:“出了事只会用这些手段威胁学生。”

谢主任作为领导层,倒是能理解一二:“其实这种事也不新鲜了,如果真的要追究,学校的规章制度没做好,肯定要担责,学校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措施。”

沈潇茗犀利道:“不得不?我看是专挑软柿子捏吧?”

曲衍森觉得这件事还有回旋之地:“如果警方或者检方觉得有必要调查,就算报案人撤案也没用。”

谢主任耸耸肩:“我跟对方传达了这一条,但他说我们守着公鸡下蛋,只是第二手准备。”

曲衍森:“……”

谢主任试探道:“接不接?除了你和安律师,其他刑事律师手上都有案子,安律师现在不适合接这个案子,那就只能给小钱了,只是他还没有处理过这样的事情,如果搞砸了……”

纵览全案,这涉及到多方利益,网上已经闹得沸沸扬扬,而报案人似乎是个不死不休的性子,怎么看都不是件简单的事。

曲衍森做事喜欢考虑周全,正犹豫是否能从一手准备里得到有用讯息。

一只涂着裸粉色甲油、以猫眼点缀的纤长玉手,先他一步,捏住委托书一角。

沈潇茗全然不顾曲衍森的神色,眸光明耀,红唇微启:“——接了。”

-

周六晚,京都某酒楼。曲衍森姗姗来迟,其余俩人见状不禁打趣:“我们曲大律师现在是大红人,恐怕以后吃饭都要提前和您预约了——喏,看看要吃什么吧。”

曲衍森对这样的奉承可承受不起,点完菜才和他们解释:“最近有个新案子。”

张星翰感兴趣地问:“什么案子?”

曲衍森简易地说明了一下,没刻意隐去沈潇茗的存在。

一听完,杨子博哈哈大笑:“沈大小姐直接替你接下了?”

曲衍森:“……表面上看是这样没错。”

张星翰一向佩服沈潇茗的能力:“你放心,除去沈大小姐迎难而上的脾气,她心里肯定也是有几分把握的。”

曲衍森:“……”

所以这就是沈潇茗扬言拿下、然后一下班就溜、把琐事都丢给他的原因?

张星翰随即询问他接下来的打算,曲衍森阐述:“先查证一下学术造假的真实性。如果是真的,舆论的风向是没办法扭转的,重点放在有没有挪用公款构成职务犯罪上。”

“确实只能如此了,一旦确定是学术造假,舆论上根本翻不了身。”

张星翰这些年在国外当过律师,因为美国采取的是公民陪审团制,律师很大程度上会给自己的当事人制造有利于自身的舆论环境,所以他对舆论的走向很敏感,更是清楚地知道,就算不是学术造假,“德高望重”的教授也不会有太正面的评价。

张星翰热心提出:“我家小鸢也是研究这方面的,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找我,我帮你问她。”

小鸢全名盛晓鸢,张星翰高中初恋,后来考到美国学生物,今年刚好博士毕业。

曲衍森:“好,谢谢。”

张星翰:“小事而已,而且这件事还是她告诉我的,只不过她更倾向于学生那一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