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日三餐(1 / 2)

一日三餐

山中无事,只计较一日三餐。

青兰的厨艺越发长进。手巧心巧之人,做什么都能做好。

姜雨对她是有一些欣赏的。

风月场出来的人,体验过温柔富贵乡之繁华,一朝落地,沦为洗手作羹汤的村妇,或多或少难以适应。青兰还算难得。大多数活她都是自愿干的。起初是怕自己懒惰,被姜雨赶走。后来找到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她每天背着竹筐出去采蘑菇,跟阿狗学会了钓鱼。早出晚归,上瘾一般,翻好几座山头去找。她爱上了采蘑菇。有次差点迷路,幸亏阿狗根据她留下的记号找过去。她又跟阿狗学辨认方位,譬如从太阳和影子的偏移度,树冠的茂密程度分辨南北,根据水源走向判断位置。

姜雨每天吃饭就听见这两个人叽里呱啦,聒噪极了。

不知道采蘑菇哪有那么大乐趣。

前几次吃,确实味道鲜美。天天吃实在腻歪。

现在家里的地上铺满蘑菇,外头木架上晒满蘑菇,连厨房灶上都烘着蘑菇。人被泡在那奇异的芬芳中,有种中毒的眩晕感。姜雨不太喜欢,她又不能把青兰的劳动成果全部扔出去。

“哪天去集市卖了吧,这么多,吃不下浪费。”

“我和阿狗商议过,正准备去呢。他昨天给我支了一个小摊。我与说与他五五分成。他不肯要,让我做好吃的叫他就行。也不知道卖不卖得掉。”青兰将晒干的蘑菇收进来,分门别类,用粗麻口袋装好。

“肯定能卖掉。大家就喜欢吃这个。”阿狗跟在她屁股后面。

姜雨一个人坐在桌前。中午四个菜。一碗蛋花汤,其他全是菌子。青兰刚饭做好之后叫姜雨来吃。姜雨来了,她自己倒忙个不停,阿狗也跟去帮她的忙。只剩下姜雨在吃。

她挑起一筷子蘑菇,兴致缺缺,看着进进出出的一对男女,这两人什么时候这么熟了?她生出一种微妙的情绪,自己好像个瘸腿的老大爷,依靠儿子媳妇干活养着。

“你们吃完饭再弄。”

“马上就好,”青兰应声道:“你先吃吧。”

“阿狗!”姜雨道。

“我先把筐放到驴车上。”阿狗在外头搭话。

姜雨放下筷子,感觉自己是家里唯一一个无所事事的饭桶。她吃不下了。默默拄着拐杖回到房里躺着。半晌过后,青兰忙活手里的活,洗手吃饭,却发现桌前空空如也。姜雨不见了,碗里的饭只吃了一口。于是阿狗又来敲门问候姜雨。

姜雨道:“吃你们的。”

阿狗哦了一声。

回去吃饭,青兰见姜雨还是没来,问怎么回事。阿狗道:“没事,三姑奶奶脾气就是这样。她烦的时候,千万别去打扰她。”

青兰别无他法,留了饭,在灶上温着。两个人吃完后自去忙碌。姜雨躺到下午肚子咕咕叫,爬起来,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她转到厨房,把青兰留的饭吃了,闲极无聊,又掏出弹弓,坐在外面墙头打林子里的鸟。鸟掉了几只,没人捡,便宜山中黄鼠狼。今天运气很不错,她打掉了一只雪白的肥鸽子。

鸽子肉比麻雀多,烤着流油,肉质鲜嫩,比鸭子口感还好。这下她舍不得便宜黄鼠狼了。怕迟去就没了,她拄着拐杖走到下山的小路。其实不远,她都能看到鸽子雪白的羽毛,在草垛里若隐若现。一步一步,靠近,走得很艰难,但她觉得还行。如果保持这样的水准,她很快就能自己下山去转转。

然而即将够到猎物时,她踩到一片松散石子。失去平衡,滑倒在地。这一摔不要紧,关键是在下坡。她整个人如滚石一样翻了出去。速度越来越快,最后撞在一棵大树上才停下来。她滚得眼冒金星,头晕目眩,缓了好一会才能看清事物。

她捂着隐隐作痛的脊椎骨,艰难翻过身,仰面望着苍穹。老天爷的报应从来不轻易饶恕每个人。昔年恣意纵马巡山,可曾料想今日,狼狈不堪。被踩断腿,落到张秀臣手里,她没觉得如何,反倒是今日一摔,摔出些凄凉无助的悲哀来。

何至于此?

她闭目养神,等缓过那一阵麻劲儿,才有力气站起来。拐杖不知道滚到哪里去了。找了半天没看见。她叹了一口气,只能手脚并用。滚下来只是眨眼功夫,爬回去却花了半个时辰还没到。她独自坐在山林间,看松鼠在树上蹦来跳去。

半道上,五爷前来,看见她身上青苔痕迹。

“你摔了?”

“没有,”姜雨道:“我坐在这欣赏落日。”

“阿狗去哪里了?”五爷把她背起来,往回走,“再调两个人上山,你不要乱走,有什么事喊他们做。”

阿狗回来,五爷发了好大脾气。阿狗看见姜雨也有些自责,被骂得一声不吭,成了霜打的茄子。姜雨道:“不关他的事。我自己要下山。”

五爷道:“万一你掉到山沟里,爬不起来怎么办?”

姜雨道:“到处都是树。”

“万一没拦住呢?”

“真动不了,我会喊人。”

“我明天会调人过来。”五爷见不得她狼狈模样,情绪很不好。

“不用。”姜雨手底下不是没有人。真要调,也不用麻烦五爷。说了这半天,她也烦了。“没事你先回去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