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灵异恐怖>[红楼]国师宠妻日常> 第39章 帮林大人活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 帮林大人活血(2 / 2)

顾庆之却没打算听他说什么,先憋着吧,这样过两日正经问事儿的时候,倒得特别快也特别彻底。

他站起身来道:“中午了,我就不陪着您吃饭了,毕竟张婶子回来了,我中午说不定有金葱麻鸭吃呢。”

林如海的确是有点哽住的感觉,怎么才开了个头,人就要走了呢?

顾庆之回去自己的小院子里,中午的确是吃到了金葱麻鸭,不过时间挺紧,用的不是整只鸭子,而是只用鸭脯肉做了个意思。

“张婶子的手艺还是这么好,明天还想吃。”

“有的有的,鸭子准备好了,已经炖上了。”

吃过午饭,顾庆之出来溜达消食,林满还专门叫了个人来陪着,顺便给他介绍花园子里的种种造景和植物。

清明节刚过去没几天,午后的太阳也不晒,还有风吹在身上,气候宜人,景色秀丽,让人很是放松。

顾庆之才转了小半个园子就不想走了,他才在椅子上靠了没多久,就见不远处林黛玉身后跟着两个丫鬟走了过来。

顾庆之起身叫了声“林姑娘”,林黛玉冲他福了福身子,道:“顾大人住得可习惯?有什么欠缺的只管吩咐。”

“他们照顾得很是周到,就是住家里也不过如此了。”

听见他这么说,林黛玉笑了笑,问道:“顾大人早上同父亲说了什么?叫他午饭也多吃了半碗,这会儿正喝山楂茶呢。不过乔太医说父亲正进补,吃些山楂有好处的。”

“倒也没说什么。”顾庆之不好意思笑了笑,虽然早上也是为了给林大人平平无奇的养病生涯找点乐趣,不过被人家女儿抓包,总有点惭愧。

“那顾大人下午可还要去看看父亲?”林黛玉问道:“若是能叫他再多吃半碗饭就更好了。”

这个他还真可以。

顾庆之点头,承诺道:“放心,下午还去。”

正说着话,忽然一阵风吹来,吹得些许树叶花瓣飘到了空中,顾庆之忽得有些懊恼。

“我还给你送了茶叶和风筝呢,这下可好,被荣国府扣住了。专门找百工坊做的风筝。”

“原先的茶叶是你给我送的?”林黛玉一下子就猜到了真相。

“正是。好不好喝?专门挑的茶叶,连茶罐子也是精挑细选的。”

林黛玉笑出两个小酒窝来,“我父亲原先并不曾单另给我送过东西,都是随荣国府的礼一起来的。不过荣国府没一个人猜出来,那会儿我虽然觉得奇怪,不过也没多想——”

她稍微一顿,别过脸去,言语里的笑意越发的明显了。

“一个柿柿如意,一个云淡风轻,的确是上了年纪的人才会选的东西。”

“是卫公公选的。”顾庆之笑道。

见林黛玉高兴,他自然不会没情商去说什么:为了不叫荣国府起疑心才选的这些图案。

“一套四个,还有个玲珑瓷的。”顾庆之试图挽回一下自己的品味。“我比较喜欢那个。半透明的罐子,里头茶叶喝了多少看得清清楚楚。回头把荣国府的也要回来,正好凑齐一套。还有我才给你送的风筝,专门叫人仿的方家的手艺。你喜欢燕子的吗?”

林黛玉摇摇头,“样子倒是其次,我喜欢飞得高的。我今年还没放过风筝呢。”

“那有什么,现在就放。”顾庆之道。

“不会过季了吗?清明都过了。”林黛玉声音里有点小心翼翼的感觉。

“怕什么,就是没风都能放风筝,况且现在有风。”顾庆之拉了一边的下人,就道:“赶紧出去买两个风筝来。”

“不用,家里有风筝,我就是——”

就是怎么她也没说出来。

顾庆之便道:“赶紧去拿风筝,我也没放过风筝呢,你教教我。”

这种跑腿的事情,自然有丫鬟去,林黛玉引着他又往前头走了一段,“这块平,周围都是矮树,正好放风筝。”

顾庆之借着去一边整理衣服的功夫,把风速点了上去,想也知道,从去年接到林如海的信,再到今年回家,她过得多压抑,如今有兴致放风筝,必须得有金手指,必须放得高高的。

丫鬟很快回来,顾庆之跟林黛玉一人拿了一个,林黛玉兴致勃勃给他示范。

“先要看风筝的平衡。”她把手指抵在风筝绑线的位置撑了起来,“你看,前头不能比后头重,不然放起来就会往下倒,左右也得一样重,不然飞不高的。”

顾庆之认真听着。

“风小的时候,就要跑起来。”林黛玉顿了顿,手举起来感受了风,道:“现在这个风不错,把风筝平放在地上,线松开一段,往前走,再这么用力一拉!”

风筝被她拉了起来,很快飞到了两人头顶,距离地面也有一丈多了。

林黛玉颇有几分洋洋得意,看着顾庆之夸耀道:“放起来就是拉线了,这些都是单线的风筝,简单。我还能放四根线的呢。”

顾庆之肃然起敬,冲着林黛玉一拱手,叫道:“师父。”

林黛玉笑得很是开心,“整个扬州城,没有人风筝放得比我好了。”

风好老师更好,顾庆之的风筝也很快放了起来。

林黛玉拉着手中线绳,还不忘指导他,“风大的时候松线,风小的时候拉线,逆风才能飞得高。还有,三角形的风筝飞得最高。”

她一脸“我把秘密全都告诉你了”的骄傲,顾庆之便又一拱手,“师尊。”

叫师父是玩笑,叫师尊就过于郑重了,这称呼把林黛玉闹了个大红脸,“你别看我,你看风筝,要掉下来了!”

靠着金手指加码,林黛玉的风筝飞得很高,她甚至还有点遗憾,“早知道今天风这么好,就该多接些线,还能放得更高些。”

说完她又安慰顾庆之,“你多练练就好了,新手能放起来已经很不错了。”

收了风筝,差不多也快到申时了,两人分别回去洗漱,就到了吃晚饭的时候。

林黛玉活动了一个下午,晚饭自然是吃得挺多。

顾庆之答应了她要帮着林如海“行气活血”,吃完饭就又来林如海屋里了。

“林大人,还有件正事忘了说。”

林如海神情严肃起来,“顾大人请讲。”

“你还得写封信。”

“啊?”林如海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写信?给谁?”

顾庆之呵呵两声,笑道:“人家吴县令把厨娘给你找回来。你得谢谢人家吧?”

林如海正要点头,顾庆之又问:“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哪个你比较熟?”

林如海也是多年当官的,顾庆之这么一说,他立即就明白要干什么了,给吴县令的考评加点分。

这也是正常官场交际,只是……

“布政使是去年年底才来的,那会儿我病着,未曾见过面。巡抚倒是能说上话,就是南直隶四位巡抚,能管他的那位我不认得。总督……有点不合适。”

“林大人,你也在官场多年了。”顾庆之一边去拿纸笔,一边叹气道:“我原想着不用提醒,你也能想起来的,可等了一下午,也不见你写信,可是大病未愈,拿不动纸笔?”

说实在的,要是搁在以往,的确是不用顾庆之提醒,不过林如海确实是病了许久,又觉得自己快死了,精神紧绷,加上顾庆之来了以后,事事都不用他操心。

林如海是真的什么都不用管,什么都不用往心上去了。

但是被顾庆之这么一说,他的确是有汗颜,怎么连这个也忘了呢?

“又没说不写。”林如海小声道。

顾庆之坐在他身边给他磨墨,“他自己也得有点关系,知府给他的评语肯定是好,总督太大了,巡抚最合适。”

林如海嗯了一声,拿着笔正斟酌字句呢,给不认识的人写信,只能是尬写了,但他毕竟是探花出身,就是尬写,也不能丢了翰林院的脸。

这一斟酌就斟酌的有点久,半天也只写了个孙巡抚。

顾庆之故意逗他,道:“不是吧林大人,这还要我教你不成?你家里下人可被你内侄卖了不少呢,还有田地商铺,大半都得吴县令给你找回来。你麻烦人家这么多,就写封信呗。这事儿可不能拖。南直隶官员多,得让上头早点斟酌排位。”

被他这么一激,林如海脸上有点挂不住,不过两人的确是已经有了深厚的交情,又很是亲近,林如海把笔往他手里一塞,“你写!”

顾庆之又笑了两声,“我写就我写,不过信封得用你林家的。”

这个也很正常,这是给他林家办事儿,自然是要他林家出面的,送信的也得是他林家的人。

林如海点头应了。

很快,顾庆之就写好了举荐信。

总结一下,就是给巡抚孙大人介绍了一下吴县令八字很好。

林如海是又气又笑,“哪有你这么写的?”

“我是钦天监监正,我这么写有什么不对?我总不能夸他为官清廉,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吧?”顾庆之又去林如海床头摸了那块御前行走的牌子,墨汁往上一刷,就要往信纸上按。

“不行不行!”林如海一想到这信要装在他林家的信封里送出去,头皮就一阵阵发麻,热血也是一阵阵往上涌。

活血效果还挺好。

别说手了,林如海恨不得整个人都挡上去,顾庆之直接给他手背上按了个御前行走的印子。

“你这要把巡抚吓死的。”林如海慌张道:“他拿着这信,万一去弹劾你怎么办。”

“怕什么,反正信封不是我顾家的。”顾庆之笑嘻嘻道。

林如海瞪他一眼,“真是胡闹——罢罢罢,你赶紧走,没你打岔,我安安静静的,一会儿就能写好,明早就送出去。”

正说着话,来晨昏定省的林黛玉到了。

“父亲同顾大人说什么呢?还在外头就听见声音了。父亲平日里还说顾大人稳重可靠,怎么今日又胡闹了?”

顾庆之抢先开口,“林大人把墨汁滴在手背上了。”

林如海眼睛都瞪圆了。

林黛玉笑盈盈道:“父亲也一把年纪了。还是打水来洗洗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