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你一个太监,敛财竟不如带把儿的
处暑出伏。
过了处暑之后,秋意渐浓,只有午后那一段时间还很热,早晚也凉了下来。顾庆之便想着带林黛玉进宫谢恩。
当然这等事情是不能跟大领导也就是皇帝商量的,所以这天照例是先去钦天监,接着是去祭台上香。
这段时间白天热晚上冷,昼夜温差大,正是农作物加速成熟的好时机,保证合适的降水也很是重要。
接着就是宫里陪皇帝说话吃午饭,等全公公送他出御书房,顾庆之说了这事儿。
全公公笑道:“国公爷不用担心,回头我找机会跟娘娘禀告一声便是,我想想——”
宫里各种规矩都是祖宗定下来的,纵然是能自己改,不过如今的帝后二人虽然权威差不多是够了,但心态上还没转变过来,所以宫里待得久的太监宫女,多半是能推测出来的。
加上顾庆之也是皇帝心腹,所以皇后什么时候有空,很容易猜出来。
“后日或者大后日巳时进宫如何?”
顾庆之点头道:“多谢大总管。”
全公公半真半假的嗔怒道:“国公爷也太过客气了,如何叫我大总管?”
“那您也别叫我国公爷啊。”
全公公哈哈笑了两声,“我听下头太监说了,您那择日子的活计很是不错啊。”
“二月的那一位还在谈,过两日就能送银子来了。”
全公公笑得眼睛都快看不见了,“我不是催你,我就是高兴。唉……”
全公公笑着笑着就叹气,“你一个人就把我们这些太监全比下去了。”
“这不是各有所长吗。”顾庆之也笑得眼睛弯弯的。有了银子,他也能多置办些产业了。
从宫里回来,顾庆之去找了林黛玉。
林黛玉坐在前头明间正堂里,桌上放了不少点心,一边还放着漱口消味的茶水等物。
“后日或者大后日巳时进宫给皇后娘娘谢恩。”
林黛玉嗯完了才觉得有点紧张,问道:“我——问你也没用,你肯定说随便穿什么都行,不用太在意,皇后娘娘很是和善。”
槽都叫她吐完了,顾庆之便彻底转换了思路,郑重其事清了清嗓子道:“见娘娘还是要注意些的,毕竟不是家里。县君都当了这许多日,也不是没给你做新衣裳,上回那个浅绿的命妇礼服——”
林黛玉把点心匣子推到了他面前,“国公爷吃些点心堵住嘴吧。”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不爱吃甜的。”
“我这选中秋节的礼呢,父亲什么都不管,你也不管,总不能叫我一人都吃了吧?”
顾庆之瞪圆了眼睛,“我身边有个太监呢,这事儿都叫我选,那我的太监做什么?你也别太操心了,不是还有满伯?他光管家都当了快二十年了,不用担心。”
林黛玉略带忧愁的叹了口气,“四大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端午节的时候你不在,中秋送礼的人怕是不少。别人送礼你得回吧?”
“那是,卫公公什么都会,什么都知道,还有——”顾庆之顿了一下,“你说。”
林黛玉这才满意,“不管是送礼还是回礼,大概就是分三类,就拿中秋节来说,关系最好的才能送吃食,下来一档便只有古董字画,最后便是花瓶摆件这些,稍微有个联络就行。”
林黛玉又推了一匣子点心过来,“咸鸭蛋前些日子我已经吩咐人去高邮那边置办的,估计过两日就能送来。这里头都是各种样式的月饼,国公爷尝尝哪个好?”
一匣子十二块月饼,吃是不可能吃完的。
测评嘛,顾庆之从桌边拿了被林黛玉挡住的小刀来,笑眯眯把月饼都切了开来。
“这个是不是过于甜了?”
“青红丝不行,这是我一生的痛。”
“我挺喜欢吃瓜子的,我更喜欢核桃,但是五仁不行,这个真的不行。”
“真不该叫你来。”林黛玉叹气道:“我原先还挑了两样的,被你一说,要么太甜,要么太油,哪个都不行。”
顾庆之笑了两声,正好又有婆子进来禀告道:“乔太医差人送了牛膝当归蜜膏来,说是润肺养肺,秋燥十分早晚各一勺,用温水化开即可饮用。”
“咱们给乔太医送些什么节礼好?”顾庆之立即问道。
林黛玉道:“吃食肯定是要有的,我记得我家里还有本汤液本草,是陆太医注解过的,我叫人抄录一份,给乔太医送去。”
“师姐思虑周全,旁人不能及。”
“你原先想送乔太医什么?”林黛玉问道。
顾庆之也没瞒着,道:“我叫人找百工坊的匠人,打了两副银针送他。”
“这个也不错。”林黛玉道:“那就都送了吧。你送是你安国公感谢他,我送就是我林家感谢他了。”
两人又说了两句,顾庆之又嘱咐两句:“别老坐着,点心尝个味道就行,别耽误晚上吃饭。”
等顾庆之去书房读书,林黛玉叹了一声,若是原先,她肯定是说不出来“这个也不错”的话来的,八成是:“你既自己能送,又要我的东西做什么?”
只是叹气还没叹完就转成了笑意,敲了小钟叫了丫鬟婆子来,“提上东西,我去后头水榭上吹吹风。”
到了下午,宫里传来了消息,请新鲜出炉的林县君后日早上巳时进宫谢恩。
到了正日子,顾庆之早上也没去钦天监,而是留在家里陪着林黛玉用了早饭。
“可恨林大人竟然一大早就进宫修书去了,竟然也不陪着你一起。”
林黛玉觉得他这样子有些好笑,道:“昨儿你还说有他没他都一样,还说我是从北安门进宫,他在文华殿修书,一南一北的隔了整个皇宫,他又不像你有腰牌,不能在宫里穿行,白白绕一圈不值当,有你就行,叫他好生修书,就不用陪着了。”
“唉……我就那么一说。”顾庆之叹气,“总之我肯定陪着你。”
“你还能陪我见皇后娘娘不成?”
“也不是不可以。”
林黛玉笑着别过头去,看了看屋里西洋钟,“咱们走吧,一会儿别迟了。”
顾庆之虽然跟着站起身来,不过又宽慰道:“我今儿专门备了四匹马的马车,又有锦衣卫开道,保管迟不了。而且皇后娘娘还给你安排了轿子,不用自己走的。”
“哪里就那么娇弱了?”林黛玉反驳一句,又笑着说道:“多谢皇后娘娘恩典。”
顾庆之指了指自己鼻子,“还有我呢?”
林黛玉一边往外走,一边语气轻松道:“你常说大恩不言谢,又说赏无可赏不如杀了吧,我以后就不正经谢你了。”
顾庆之不免又问了一句,“那也可以不正经的谢吧?”
“你猜我怎么谢你。”林黛玉欢快的笑了起来。
等上了马车,顾庆之又问她渴不渴,乔太医送来的蜜膏喝了没有。
这一路絮絮叨叨的关心,倒是让人觉得挺暖的,不过秋天虽然是秋高气爽,但又是万物落幕前最灿烂的时候,敏感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点愁绪。
“原先……还在外祖母家里的时候,外祖母每年除夕都能去宫里谢恩的。”
“那……今年我给她试个绊子,不叫她去了?”顾庆之肯定道。
林黛玉白他一眼,“别打岔,我正难过呢。”但正是这么一打岔,林黛玉又笑了起来。
“虽然安排她中午才出门,到请安的时候都快申时了,但是每年除夕早上起来,她都不吃不喝的,只两杯浓参汤顶着,又总爱说什么雷霆雨露皆君恩,在宫里万万不能失仪,好像宫里是龙潭虎xue似的。只是她……又很是骄傲。”
“对她可能是吧。”顾庆之用满是同情的语气道:“你进宫了就知道,宫里人超好的。太监说话超好听,宫女伺候人超体贴,皇后娘娘也超和善的,你肯定超喜欢宫里的。”
林黛玉笑得脸都红了,她指着顾庆之道:“你转过头去,别跟我说话,一会儿头发都要笑松了,万一见了皇后娘娘失仪,我就真不理你了。”
“其实宫里梳头的手艺也不错的。”
马车很快到了北安门,那边有人放了下马凳,顾庆之亲自扶了林黛玉下来,才站定,林黛玉就瞧见不远处站着的正是她亲爹——林如海。
眼眶瞬时就有点热了。
林如海含笑走了过来,“别担心,父亲也在。”
林黛玉忙把头别了过去,吸了吸鼻子才又转过来,“父亲来着一趟做什么?这么远的路。”
林如海也不说话,只微微叹气,顾庆之笑道:“就进个宫,说不定中午还能在宫里吃饭呢。别伤心了,赶紧上轿子,我跟师尊送你进去。”
北安门是皇城的北门,上回贾琏送顾庆之进宫,他就只能等在北安门外,进不去的。
不过林如海不一样,他是朝廷命官,各衙门本就在皇城里,如今他又是文华殿修书,文华殿不仅仅在皇城里,更是在皇宫里。
加上又有顾庆之,所以从这儿进去,无非就是叫人说一句,过于担心女儿了。
很快太监又擡了两顶轿子出来,三人一起上了轿子。
有外人在,能说的话也就不多了,不过是些“进去好好行礼”、“娘娘问什么就答什么”之类的,一直到轿子到了皇宫北门,玄武门。
这门顾庆之就不好进去了。
他虽然有御前行走的牌子,不过皇帝这会儿不在后宫,而是在御书房,若是皇帝在乾清宫,他从玄武门进去就还说得过去。
玄武门有皇后宫里派来的宫女,也有全公公专门安排的太监,都笑着跟顾庆之道:“大人就别担心了,有我们照看呢。”
这样的关心,除了感动,还叫林黛玉生出莫大的勇气来,她还很是不好意思小声嘀咕了一句,“我也不是小孩子了。”
顾庆之正想张口说:你永远是你父亲的好女儿,余光瞧见人家亲爹在,下意识闭了嘴,只是等了片刻,不见林如海这个深沉内敛的中年人说什么话,顾庆之也只能叹了口气。
“烦劳公公,一会儿娘娘要送她出来,烦劳差人去叫我一声,我应该是在御书房的。”
林黛玉这才又换了一顶轿子,从玄武门进宫去了。
皇城里虽然有衙门,不过属于大臣们的衙门都在午门南边,剩下的地方基本全都是太监的地盘,顾庆之也怕林如海一人过去不自在,他道:“师尊,咱们从东华门进,送你去了文华殿我再去见陛下。”
林如海又想赞叹他思虑周全了。
就连送黛玉进宫这事儿,今天早上他忽然出现,都是这位陛下心腹提前安排好的。
当时他是怎么说的?
“……你亏欠林姑娘可太多了,你把人家扔到贾家一扔就是六年……”
“…………平常好生待她不算什么,当爹的都该这样,关键是遇见事儿,你可不能再丢下她不管了……”
再加上今天早上还有轿子坐,不用想也是他安国公的脸面。
还有送自己再绕一大圈。
林如海叹气,“你要是当了太监,比现在升得快。”
擡轿子的太监乐了,笑道:“我们全公公也这么说。”
“这是怎么话说的?我们顾家可就只剩我一个了。”
林如海跟着也笑了几声。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