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灵异恐怖>[红楼]国师宠妻日常> 第77章 我知道我应该喜欢孩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7章 我知道我应该喜欢孩子(2 / 2)

“师姐还得起个号呢。”顾庆之道,“起个响亮的,能流传千古的号。”

“你也不早说。”林黛玉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说这个,她又不是不知道发诗集要取号,奇奇怪怪的。但是问她什么号,她想过的,也没想出什么好的来。

况且这两月……心思也没往这上放。

“你帮我想一个?”林黛玉跟顾庆之眨了眨眼睛,道:“人人都说你鬼主意多,这必定难不倒你。”

顾庆之笑了一声,清了清嗓子,背了他那首打油诗,“天子脚下好风光——”

林黛玉一下子就把脸捂住了,“快别提这个了,你出去再别说是我教的你,我丢不起这个脸。”

顾庆之特别喜欢她这个笑起来的小模样,面颊微微带红,露出半口小白牙来,别提多可心了。

“我起不了,安国公正堂上的匾还是金玉满堂四个大字,我还等着师姐嫁进来,帮我写个雅致的匾呢。”

这次林黛玉脸红的速度,可以用“刷的一声”来形容,“说正经事儿呢。”

顾庆之就又清了清嗓子,“我想的,无非就是福寿安康、平安喜乐又或者长命百岁。”

“那便叫长明,取自长命的谐音。”林黛玉眼波流转顾盼生辉,“我也想……长命百岁。”

顾庆之非常想知道,她那个停顿,原先是想说什么,但是慢慢来也很有吸引力。

顾庆之便道:“是得长命百岁,能做的事情太多了。师姐多做些诗,等过上几百年,就是大魏朝著名的女诗人,我师尊就是平平无奇的大魏朝高官,唯一值得称赞的就是中过探花,所以样貌应该不错,至于我……好一点就是方士,差一些就是靠奇门遁甲哄骗了皇帝的野道士。”

“你还骗了大魏朝著名女诗人。”林黛玉笑了起来,“他们还得猜你必定口齿伶俐,不然怎能骗到皇帝,还能骗到著名女诗人。”

顾庆之凑近了些,“师姐是被我骗来的吗?”

这会儿天气都有点热了,他一凑过来,林黛玉就觉得空气中弥散着热气,“好好说话呢,你也好生坐着。”

因为太过喜欢,所以想要接近,但同样是因为太过喜欢,所以越发的敬重,顾庆之坐直了身子,又道:“晚上咱们吃什么?”

这话题转得安全到有点尴尬,林黛玉笑道:“都行,我不挑的。你不许告诉我爹爹——”

顾庆之忙道:“那肯定,这是咱们两个的小秘密。”

林黛玉点头,“还有一件事儿……爹爹说要带我去庙里上香,我不想去来着。”

“知道了,我先去把师尊打发了,一会儿再来陪师姐说话。”

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谁叫你陪,你好生读书去吧。晚上——”她指了指自己眼睛,“晚上晚些吃饭,等我眼睛不肿了才好见人。”

“这个简单。”顾庆之笑道:“我只答错两道题,师尊保管想不起来吃饭。等你觉得能见人了,再叫人来催吃饭就成。”

“就你会出主意。”林黛玉拿了诗集,“我去里头看了,你赶紧去读书。”

顾庆之又去了外书房,只见林如海背着手站在窗边,面色不虞,很是有两分愁苦的滋味。

顾庆之笑道:“师尊愁什么呢?”

“还能愁什么?”林如海瞧他这面色红润,眼睛明亮的样子,也知道一切都如他愿了,笑道:“愁你这个不听话的弟子。”

顾庆之上前行了个大礼,“岳父大人,咱们读书吧。”

猛得来这么一下,林如海稍显不适应,不过反应过来,倒是神色如常受了他的礼。

两人又坐在书桌前,其实顾庆之原先也想叫他师尊尝尝什么叫压力的。

比如把子嗣的压力全都还给林如海,比方:顾家无子,咱们两家就全靠师尊再生了,不管生什么,只要是个孩子就行,女孩子一样继承家业。

只是他待自己人一直是表里如一的,况且林如海也有可能受不了这等玩笑,那就——

“你又发什么呆。”林如海疑惑道。

顾庆之故意道:“爹爹,过两日我能带师姐出去逛逛吗?”

林如海呵呵两声,“过两日我去庙里上香,你们两个跟着一起。”

得,把自己也砸进去了。

另一边,王家最大的靠山王子腾,如今的日子不太好过。

从他升了九省统制,奉旨查边算起,如今已经四年多了。

九省统制啊,九个省的武官全都归他管。

巡抚才能管一个省,就是总督,最多也不过管三个省,他能管九个,大魏朝快三分之一的武官,而且还都是边军。

刚升九省统制的时候,王子腾是踌躇满志,只觉得两趟轮查下来,再回京城,兵部尚书都配不上他,他能直接以武官的身份入阁,上一个武官入阁,还是大魏朝刚建立那会儿。

这可是莫大的荣耀,说不定还能给王家再封个爵位呢。

可几年下来,他才查了七个省,王子腾觉得这事儿快要干不下去了。

什么九省统制?这哪里是一个人能干完的活儿?

尤其是最近,跟他走得近的几个官员,不是明升暗降,就是直接乞骸骨回家去了。

特别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张大人,从都察院调到了詹事府任詹事荣养去了。

左都御史是正二品,詹事虽然是詹事府最高的长官,但只有正三品,所以皇帝又给他加衔了太子少师,从一品。

看着是升了半级,而且不管是詹事府还是太子少师,这都是辅佐太子的辅官,从龙之功,能一步登天的职位,可问题是如今没有太子啊。

皇后倒是有儿子,可这儿子还正学走路呢,他要什么太子少师?不如多给他两个奶娘。

况且张大人这把老骨头,都活不到那个时候。

还有就是他上本保举的贾雨村,如今还在吏部选官,这就不合理。

皇帝这是什么意思?他这是要卸磨杀驴啊。

看着面前皇帝发来的密信,表面上是关怀,是问他累不累苦不苦,还说有什么要求只管说只管提,可实际上……

“这是催命符!陛下要办我!”

王子腾失眠了好几日,他舍不得权势,更想升官,可如今这场面,真要忤逆皇帝,后头指不定来的是什么呢。

“怎么办呢?”

查边本就辛苦,王子腾这两年的确是老了许多,这几日下来更是憔悴,他如果倒下去了,他王家怎么办?

这两年有他护着,王家没人敢欺负,可如果他倒了,王家就跟肉似的,别说狼了,就连他们家里的狗都要来咬两口。

除非……

王子腾又想起他幕僚前两日提的主意,“若是大人病死在任上,朝廷是只能有嘉奖的。再舍出点利益,旁支管不了那么多,只护住主家就成。”

京城里,皇帝也在想王子腾。

“他若是老实辞官,朕给他留两分脸面。”皇帝没好气道。

他面前的桌上,放着两叠王子腾的罪状,一叠是锦衣卫查出来的,一叠是贾雨村送上来的。

锦衣卫查的,就全是王子腾的,贾雨村的这一份,其实就是:我当金陵府尹这些年帮金陵四大家为非作歹的详细记录。

“这些人——”皇帝点了点贾雨村送上来的那叠罪状,“还真以为朕是搞派系不成!他当金陵府尹,帮贾史王薛四家掩盖了多少罪状,还跟贾家连了宗,难不成要朕嘉奖他?”

顾庆之跟尹恩立对视一眼,小声道:“陛下想叫他辞官,想必也没那么容易,有官职护着,逢罪减三等,他又是从一品的高官,还能再减一减,官员又能用钱免罪。若是他没了官职,他家里这些人——”

顾庆之挑了两张出来,“虽然罪不至死,但——去岭南可能有点近,得去琼州了。”

也就顾庆之敢这么说了,尹恩立松了口气,小心附和道:“这姓贾心思颇深。况且这东西也不是他亲自送的,他是先找了个机会跟锦衣卫交好,后来请人喝酒,装作醉酒把东西漏出来的。真算起来,这东西是咱们锦衣卫偷的。”

“这就不算自首。”顾庆之无奈道:“陛下就算想给他奖励,臣要也拦一拦的。这奖励该是锦衣卫的,这是锦衣卫凭本事得到的线索。”

尹恩立偷偷给他竖了个大拇指。

这么一说,皇帝高兴了些,又叹道:“朕……一开始封王子腾做九省统制,的确是有累死他的意思,有总兵有巡抚还有总督,况且还有太监钦差,上头再加个九省统制也没什么意思,除了名头好听,就是叫他多跑跑路。”

当着自己人的面,皇帝也很是坦率,“就算累不死,两年下来他也得累病,到时候换个清闲的职位给他。虽然当日朕登基,不能算是他的功劳,可他是京营节度使,若他真的出兵,也不知道如今会变成什么样子。”

“九省统制,他一个人怎么做得下来?四年多了,还有两个省没去过,这多耽误事儿,他就不能上书请辞?”尹恩立道:“我虽然是锦衣卫指挥使,可真要管,我也只管京城的锦衣卫,不然我得累死。”

“要不怎么说权势迷人眼呢。”顾庆之也叹道。

皇帝下定决心,“宣他回京。叫兵部侍郎简镇川去巡察剩下两省。”

荣国府里,在宫里当了十年多女史的贾元春暂时还不知道外头跟宫里一样,并不能事事都如她的意。

她如今住在贾母院子里,一排五间的正房,这都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她发现了鸳鸯的隐秘。

贾元春甚至都开始感谢自己在宫里十年那些人的打压了,不然她不能像今天这么耳聪目明。

她坐在自己屋里,笑眯眯看着面如金纸、满头冷汗的鸳鸯,“你也不想叫人知道你私下跟琏二爷来往吧?我听说琏二奶奶善妒,她能饶得了你?”

鸳鸯腿软,扑通一下跪了下来,“大姑娘……”

元春一笑,“就算不提琏二奶奶,你是老太太身边第一得意的丫鬟,老太太必定是会给你找个好归宿的。我想琏二爷想必就是她给你找的好归宿了?”

鸳鸯心如死灰,抖得元春都能听见她上下牙打架的磕绊声。

“大姑娘……老太太知道的,家里……不太好,琏二爷跟琏二奶奶管家,老太太说可以稍微帮帮他们。”

元春笑得更开心了,“没想我祖母这样体贴,还叫你帮着琏二爷泄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