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灵异恐怖>[红楼]国师宠妻日常> 第94章 别是有人给药里动了手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4章 别是有人给药里动了手脚(1 / 2)

第94章 别是有人给药里动了手脚

中午在林家吃了一顿规规矩矩的饭之后,顾庆之带着林黛玉送他的东西回安国府了。

林黛玉送他两样东西,一样用来展示女红的桌屏。

鸡翅木的底座,上头是双面绣的柿柿如意图案,跟顾庆之从前装成林如海给她送的那个茶叶罐子的图案一模一样,看了就叫人喜欢。

顾庆之把这东西摆在了外书房里,外书房是见较为亲近的客人的地方,他打算见人就要夸一夸。

下来就是那个小荷包了。

颜色是晴山蓝,一面绣了一只小鸟,别说线头了,丝线细到连线条都看不太出来,顾庆之直接就挂在了腰上。

晴山蓝算是比较浅的颜色,所以打第二天起,顾庆之就是各种深色外袍加身了,力求叫人远远的就看见这荷包。

像关系亲近天天都见的,比方皇帝,一眼就看见他腰间浅色荷包的,顾庆之就跟人笑一笑,“您怎么知道长明郡主给我绣了个荷包?”

关系不太近的见了面,对方见他穿了深色衣服,多数都要赞叹他成熟稳重,两句话就能引到成家立业上,也能夸一夸林黛玉。

原本最操心新任国师成亲的,算来算去应该是皇帝,如今纳彩的回礼都挂在人腰上了,加上已经过去些时日,皇帝倒也没那么着急了。

虽然成亲这事儿在勋贵这儿要拖过一年,可既然都开始了,那差不多明年肯定能成亲。

高兴之余,皇帝又给长明郡主赏了不少东西,理由也挺简单,“女红优秀,为天下表率”。

“怪不好意思的。”林黛玉跟顾庆之道:“我一年也拿不了两次针线——”她稍稍一顿,又笑:“全应在你身上了。”

顾庆之很喜欢她这样隐晦的表达情意,总叫人忍不住的微笑。

他扶着林黛玉的手,看她上了马车,自己往前头的马车去了。

今儿是他们往玉泉山去的日子,就是马车稍微多了些。

走上了正经的成亲流程之后,虽然顾庆之还有个林如海关门弟子的头衔,不过跟自己未婚妻接触,也要稍微避避嫌。

顾庆之就觉得这条规矩不合理,没成亲之前不避嫌,定亲了反而要避嫌?这有什么可避的?

加上林黛玉也已经在成亲的流程中,又是郡主,嫁的还是国师——国师算是非宗室爵位里头最高的一等,俸禄是比肩亲王的,就是在规格上低了亲王半等。

林黛玉算是稍稍跻身“君”这个档次了,所以她跟林如海也要稍稍避嫌。

当然私底下大家还跟以前一样,唯一的差别就是出门不能坐一辆马车了。

国师的马车在最前头开路,一路往城西走,正好跟去王家的王熙凤打了个照面。

国师的马车,在京城里除了要让亲王,别的都是人家停下来让他。

王熙凤也不例外,尤其是现在她坐那马车,上头荣国府的牌子没有了,贾琏如今还是个白身,连带王熙凤出来,也差不多到了遇人就得让的地步。

就这么坐起来扒着窗口看马车过去的功夫,王熙凤就又觉得累了,除了身体虚弱,权势没了对王熙凤更大些。毕竟没了权势,她就没了精气神。平儿伺候她小心躺下,又吩咐车夫道:“小心些,别颠了奶奶。”

临近中午,马车慢悠悠到了王家,平儿下去先叫了轿椅,这才跟丫鬟婆子把王熙凤架了出来,送到了王家后院。

王子腾的夫人丁氏一见她这个样子,慌得脸都白了。

“怎么搞的?是不是你没伺候好你们奶奶?”她一时间失了主见,先骂了平儿两句,又坐在王熙凤身边拉着她的手,“怎么就瘦成了这个样子?这都多久了,还没休养好?那孩子不过三四月,怎得如此伤身?难不成是来讨债的?去庙里上过香没有?”

见丁氏这个样子,平儿不由得红了眼圈,她日日跟王熙凤一起,纵然是知道王熙凤身子不好,但没受到丁氏这样大的冲击。

……连王夫人都慌成这样,可见是真的不太好了。

“大伯娘。”王熙凤虚弱地叫了一声,道:“已经比以前好些了,你看着我虽然瘦,不过能撑起来了。要是还像原先似的那么多肉,倒累得人起不来身。”

“需得慢慢调养。”丁氏劝道。

以前王熙凤来,总归是要跟人多聊聊的,但是现在身体不允许,她挥挥手叫平儿出去,问道:“大伯父到哪里了?”

丁氏叹气,眉头紧锁,“距离京城不过三五日的路程,幕僚已经去接了。就是……”

丁氏犹豫一下,“我也不瞒你,你大伯父说他这次回来,怕是要乞骸骨了。他这个职位,只有皇帝心腹才能做,皇帝明显不信任他。”

王熙凤也跟着叹了口气,“竟然没有别的出路了吗?贾家也是这个样子。当日咱们多风光。”

“你大伯父说,皇帝这几年对他怕是累积了不少宿怨,他计划着要病一场,皇帝总归是个心慈手软的人,他可怜些兴许辞官后皇帝还能给些体面,有了体面才好庇护家人。”

丁氏抹了抹眼泪,“他都多大的人了?皇帝还派了良医跟着他,为了瞒过良医,不叫皇帝知道他是装病……唉。”

王熙凤轻拍丁氏的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经历这么一遭,咱们王家的子弟想必会更加上进的。”

“你说得也是。”丁氏抹掉眼泪,微微一笑,道:“你歇着,睡一觉再走,这两片人参你喊着,兴许能好些。”

王熙凤点头道:“这半年也不知道吃了多少参,我长得也快跟人参似得了。”

丁氏一笑,“你还有这个精神头就很好,总能养好的。”

丁氏吩咐丫鬟里头守着,自己匆匆出来,拉了平儿问道:“你奶奶不过小产,孩子都不到四个月,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平儿把她没好好调养的事儿一说,又提了提贾家这多事之秋,“二爷也劝她,我也说了多少话了,连跪在地上求她都不知道几次了,大姑娘才七岁,她就是不想别的,总该想想自己亲生女儿吧。可谁劝得住她呢?总归是起不来了才肯好生调养。”

平儿压力太大了,贾家这个样子,老太太叫她帮手管家,她还有奶奶要伺候,不过两月下来,衣服就宽了两圈。

见她这样,丁氏也安慰道:“我知道你受累了,好生伺候你们奶奶,福气在后头呢。”

说完这话,丁氏又是一犹豫,“你们奶奶的药是怎么开的……”她眉头又皱了起来,干脆直截了当的问:“我知道姐儿性子,前头怕是得罪了不少人,会不会……有人在她药里动了手脚?”

平儿想了好久,“不会。药方子是王太医开的,抓药……头五副是王太医开好叫药童送来,后头我们也差人去药房抓药,都是奶奶的陪房,熬药是在自己院子里熬的,有时候我也去盯一盯。还有人参,是外头置办了来一起切成片的,老太太用的也是这个。”

丁氏松了口气,“你知道的,我前头难产过一次,可也没成这样……这么一看,贾家风水不好,这一代有多少人都子嗣艰难?”

两人又叹息了几句,丁氏也安排平儿去休息,等王熙凤睡觉,又给她含了两片人参,这才把人送上马车,一脸担忧的看她走了。

王熙凤再回到贾家的时候,已经过了申时,天都有点黑了。她才躺下没歇多久,就听见院子里琥珀的声音,“老太太叫二奶奶。”

王熙凤冷笑一声,道:“自打我瘦成这瘦骨嶙峋的模样,她就不爱见我,怎么我一回王家她就要见我?她不怕我给她过了病气儿了?她不怕我死在她面前了。”

“奶奶!”

王熙凤这才放缓语气:“擡轿椅来。没事儿,平日里也能院子里走几圈的,今儿出去又是坐着马车,也没那么累。”

不多时,王熙凤又坐着轿椅去了贾母院子里,平常为了表示尊敬,轿子都停在贾母院子门口,然后她走进去的,今儿王熙凤心里憋着气,索性坐着轿椅一路到了贾母屋子门口。

天气已经是深秋,贾母屋子门口也挂上了厚厚的帘子,可就是隔着这帘子,王熙凤也听见里头的骂声。

“这是胭脂米?你糊弄谁呢?”

小丫鬟掀了帘子,王熙凤慢慢走进去,听得越发真切了。

“我身子不好,正要好生补养,你们就拿这些东西糊弄我?你们是不是盼着我早点死了好分家产?我告诉你们,我就是砸了扔了给乞丐,我也不给你们!”

王熙凤扶着门边,冷笑见王夫人一脸焦急的分辨,“今年是遭了灾的,这是去年的米,咱们家里这胭脂米只有老太太用的,别人并不敢动。年景本就不好,又有个顾庆之——听说周围一圈田里都好好的,就咱们家的田里不下雨。”

她说完又环绕一圈,想找个能帮着她说服老太太的,这一看就看到了王熙凤。

“你快来!”王夫人挥手道:“老太太,您问问凤哥儿,您不信我,总归得信她吧?”

王熙凤由丫鬟扶着,不等老太太开口,就先坐了下来,又睨了王夫人一眼,这一眼有点她以前那个风格,叫王夫人胆战心惊。

什么叫遭了灾?她可是听说了,管着地租的她这位好姑妈的陪房周瑞,已经两月没露面了——倒也是遭了灾。

“我都病了快一年了,半年都下不来床,如今是什么都不知道了。不过我想太太应该不会骗老祖宗吧。”

勉强也算过关,王夫人唏嘘一声,往后退了两步。

贾母扫了一眼王熙凤,立即便移开了视线,她现在这模样,也就比骷髅多一张皮,看得人害怕。尤其是贾母如今身子也不好,看见王熙凤就等于看见死字,她就更不乐意见她了。

但是贾母看谁都不顺眼,尤其是去了王家整整一天的王熙凤。

“你们王家人倒是跟娘家亲近。”贾母愤愤道:“一个叫娘家姐妹的儿子入赘,一个不知道开枝散叶整日往娘家跑,是我们贾家不配。”

王熙凤今儿也不知道哪里来的精神,许是听说了大伯要回来,就连娘家的人参似乎也比贾家的甘甜些,她笑道:“主要是路上耽误了些功夫,我路上撞见安国公了,他那一大队车马,等了好久才叫过呢。”

她也不等老太太问,自顾自道:“我数了数,前头一辆马车挂着安国府的牌子,后头三辆马车是文华殿大学士的牌子,许是又出城游玩了吧?林家三辆马车,该是林姑父新娶的那继妻也跟着去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