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章 迎亲(2 / 2)

林黛玉笑着推了他一下,“我想过了,你给地上都铺着架子,我就不算脚着地了。”

成亲脚不能着地,这个就算没嬷嬷说林黛玉也知道的。不过嬷嬷来讲过规矩之后,这念头又冒了出来。

她没问过任何人,也没跟人商量过,毕竟别人答不答应她不知道,但顾庆之肯定是答应的。

果不其然,顾庆之点了点头,“这都是小问题,你可千万别自找苦吃,别委屈自己。”

“知道啦,我怎么可能委屈自己呢?谁天生不想过好日子不成?”

有事情做,时间就过得特别快,更别说按照繁琐的周礼成亲了,还挺折腾人的,但人的确是开心的。

这边婚礼办得很是喜庆,贾家的婚礼就不那么符合贾家人对自己的定位了。

也就是东府西府凑在一起吃了个饭就算过去了。

贾家原本就没什么亲朋好友了,又是入赘,难不成要大张旗鼓?

跟贾政板到面无表情,王夫人觉得有点丢脸,贾母耷拉着眼皮的表情相比,新婚的两位佳人是真的高兴。

毕竟他俩一个成亲是为了有个身份,一个就是盼着入赘之后能留在娘家管家。如今主要目的达成,自然是很满意的。

别人虽然不大高兴,不过都挤出了些笑意,就只有贾母喝了喜酒之后气不过又骂了一顿。

“没几日就要成亲了,竟然真的不给我发请柬?若不是你们这些不争气只知道胡闹的子孙当日欺负他们,我哪里会被你们连累,连婚宴都去不了!”

众位“不争气的子孙”打个哈哈四散跑了,从邢夫人开始糊弄贾母以来,也有不少日子了,如今大家都敷衍贾母,而且敷衍的越发不走心了。

时间进入到四月,顾庆之的婚礼也进入到了倒计时。

先是顾庆之带着人骑马擡着轿子走一遍路,顺便踩点算时辰,接着成亲当日的正式流程单送到了林家。

原先成亲到没有如此郑重的,人家安排行程都是早上出门迎亲,晚上拜堂成亲,顾庆之这倒好,别说精确到刻,他靠着西洋钟恨不得能精确到分。

别说林如海看这单子有点发懵,皇帝也是一样。

他还跟全公公道:“早知如此,上回真真国来朝的时候,就该叫国师来安排诸事项。你说国师既然有这才能——”

皇帝微微一顿,道:“先等他成亲,然后叫他去给礼部众人好生讲一讲。”

林如海懵逼的事情比皇帝多一样,成亲的话,女子早上出娘家前要先去祠堂祭祀的,进了夫家也得先去祭祀。

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林如海家里祠堂在姑苏,顾庆之家里没祠堂,所以这一步就简化成了拜祭祖先灵位。

顾庆之也没有。

于是从开始商量的时候,就被皇帝改了,“叫他们去拜太庙。都是我大魏子民,朕的先祖,也是他们的先祖。”

林如海明面上说的是“谢主隆恩”,私底下不免也要吐槽皇帝这也太看重他了。

可毕竟皇帝只是各种想跟顾庆之成一家,林如海是真跟顾庆之成了一家,这么埋汰皇帝,林如海也有些心虚。

这么一想,林如海又要吐槽贾家,当初不能怪贾家对他冷淡,贾家这等人家,不管是天气预报还是祈雨,这都是帝王术,贾家根本够不着。

不过再转念一想,贾家连这点敏感度都没有了,也活该他们败家。

从四月起,京城就是刮一天风下一场雨再晒一天太阳,而且刮风下雨还都在晚上,不耽误百姓出行,还能给更夫放假,毕竟更夫最重要的作用,不是半夜叫人起床告诉人现在是什么时辰,而是“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这么两轮下来,京里的地是干净了许多。

这也叫京里百姓们津津乐道,“国师有上天庇佑,这是老天爷给国师送贺礼呢。”

这话题聊了几天,贾家也被牵扯进来了。

“你们说……当初贾家被雷劈了,会不会是他们对国师不好?所以老天爷惩罚他们来着?”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大冬天打雷本就少见,又劈在闹市区正中正堂,不说百年一遇,至少绝大多数人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事儿。

不管过去几年,这都是谈资,到老还能拿出来炫耀自己见识广博。

“当初还有人说他们是不学好还败家,辱没了宁荣二公的名号,这才被先祖降下雷警告,他们当初还不承认,说自己好好的。如今看——呵呵,贾家的确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们先祖的确没这个本事。”

这讽刺还挺有市场的,尤其贾家原本就不是什么谨慎小心谦虚低调的人家,连太上皇都敢算计的,寻常人家就更不用说了。

有了这传闻,又落到跟寻常人家差不多的水平,那原先受过气的肯定是要来报复的。

还有贾家周围一圈邻居,总想把贾家赶出去,别的不说,住得这么近,信任国师是肯定信的,但……万一下回没劈准呢?万一劈的时候不小心打了个喷嚏手抖呢?

在整个京城都专心致志等国师成亲的时候,时间来到了四月十二。

今儿是送嫁妆的日子,从林家到顾家这一路围了不少人。

虽然大家具,比方拔步床、各种柜子还有书架等等早就送过去了,不过今儿的嫁妆也依旧很好看。

嫁妆怎么擡也是有规矩的,一般头一擡都是些地契或者金银之物,不过既然有宫里的赏赐,那肯定是要放在第一擡的。

林黛玉的第一擡嫁妆就是各种首饰,都是宫里赏的,压在上头的是个日常戴的小冠。

第二擡才轮到了地契金银等物。

随着一擡擡嫁妆过去,旁边也有人赞叹,“我还想看看拔步床呢,听说长明郡主是姑苏人,那边的拔步床更华贵些。”

另一边的人虽然跟他不认识,不过都来看送嫁妆,那就是好朋友。

这一聊起来,参与的人就多了。

“北边的确不大用这个,冬天该是用暖炕的。”

“夏天用这个好,里里外外挂上好几层蚊帐,蚊子进不来。”

“那可是国师,国师能被蚊子咬?”

“哪儿能叫咱们看郡主跟国师的床呢?早就送去了。”

“真要说起来,我兴许见过……上回见了好大一个用布盖着的东西,肯定是拔步床。”

“也不一定,整个运来不好擡的,门就进不去,肯定是拆了包好免得磕碰,到屋里才拼在一起。”

一群人兴高采烈地交换着各种信息。

别的不说,四月的天气还挺好,有太阳还有小风,擡嫁妆的人不觉得太热,挤在一起热火朝天聊天的人也不觉得闷。

送嫁妆这事儿本就带着炫耀的意思,加上林家早就把大件送去了,东西都不沉,擡嫁妆这些人慢悠悠一路晃过去,早上巳时送到了下午未时,整整三个时辰。

“他们倒是真不着急!”顾庆之笑骂道:“倒叫我这个发礼钱的等他们。”

一台嫁妆四个人擡,一百二十八擡嫁妆就是五百一十二人,顾家林家加起来连主子都没这么多人。所以擡嫁妆的人里不少还是媒人忠顺王借给他们的。

忠顺王这辈子最靠谱的就是顾庆之了,他也想炫耀啊。

送完嫁妆,这一天的事儿就算过去了,剩下的就是明天拜堂成亲了。

四月十三日早上,顾庆之天没亮就起了,一想林黛玉也差不多得这个点起来,他就也不觉得那么困了。

沐浴更衣之后稍稍用些食物,到了算好的吉时,顾庆之带着车队和彻底长成的大雁往林家去了。

鞭炮开路,锣鼓震天响,顾庆之骑在高头大马上,满脸是笑,得意洋洋到了林家。

又是一顿放炮,递了好些红包过去,顾庆之才被带了进去。

林黛玉这会儿已经拜了先祖灵位,等在厢房准备上轿了。

林如海把顾庆之引进来,不免有些伤感。

虽然说这年代成亲,男方跟女方是各办各的婚宴,他早就习惯了,可把女儿送出去,弟子彻底成了女婿,再说是喜庆事儿,他也难过啊。

顾庆之一边笑一边安慰道:“以后就不用避嫌了。我家里又离皇宫近,师尊中午去我那儿吃饭洗个澡睡个午觉都不成问题。若是轮您值夜,来我家吃晚饭也不在话下。我也不说常带娘子回来,娘子自己长腿的,她想您了自然会回来,我又不限制她这个。师尊若是不好意思,我也常来就是了。”

林如海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吐槽哪个点,毕竟是成亲,啰嗦也不好说的,他半晌就来了一句,“别误了吉时。”

顾庆之又笑了两声。

女子成亲,多半是兄长背上轿,或者弟弟搀扶着过去。不过林家这情况,虽然忠顺王表示我儿子孙子都能借给你们用,但最后是庆阳公夫人扶着上轿的。

临走前最后一步,就是要新郎上前锁轿门,然后等进了新郎家再打开。

不过交通工具上锁,顾庆之是深恶痛绝。

而且这里头还有个暗含的压迫跟地位从属关系,这一点顾庆之一样是深恶痛绝,所以他给改了个样。

表面上是用红绸子把轿子捆住了,实际上其实就是绕了一圈分别系在两个门把手上,前头再用大红花一挡,谁也看不出端倪,里头一推就能开。

顾庆之上前关花轿门的时候,还给林黛玉手里塞了个铜搭扣。

“你从里头别着就行,轻轻一推就能开,还能防身。”

谁家好新娘子带着防身的东西上轿子的?

林黛玉本就紧张,况且顾庆之这阳奉阴违的不知道暗地里改了多少规矩,当初觉得高兴,如今真成亲了又怕不吉利,别提多纠结了。

现在又听他这么说,林黛玉咬着牙小小声,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说了什么,“我知道了,你怎么这么多事儿?”

她又一推顾庆之,可铜搭扣还在手里呢,这么一推就戳到了顾庆之身上。

顾庆之诶呦一声,林黛玉猛地反应过来,又好气又好笑,“你赶紧上马!别耽误工夫了!”

顾庆之却没走,又小声问道:“梳子带了吗?”

“带了带了!”林黛玉强忍着羞意道,又努力摊开掌心给顾庆之看,梳子就在她手里捏着呢。

一边等着送嫁的庆阳公夫人都是笑了起来,“也不知道国师有什么话非得现在说,竟是一刻都离不了似的。再多说些话,天都要黑了。”

林黛玉脸上一红,虽然有盖头看不见,可她从未觉得脸上这样烧,她用力往顾庆之胸口一推,两手拉着门把轿子关上了,接着便是搭扣往上一扣,下定决心,不管他说什么都不开了。

轿子上锁都不行,那就更别提颠轿子了,林黛玉在锣鼓和鞭炮声中被擡出了林府,平平稳稳往国公府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